?
《民族藝術》2016年第1期目錄
學界名家
康保成我的中國戲劇形態(tài)史治學經歷
彭恒禮中國戲劇形態(tài)學的創(chuàng)立與探索——康保成中國戲劇史研究述評
神話圖像
葉舒憲從“玉教”說到“玉教新教革命”說——華夏文明起源的神話動力學解釋理論
視覺人類學
宋衛(wèi)紅藏文化的空間句法 ——視覺人類學視野下的藏族空間觀念
陳丹“文創(chuàng)”神偶之顯圣性及實現——臺灣南投縣個案
文化遺產
劉琪文化遺產關鍵詞·時間
安琪文化遺產關鍵詞·地圖
林海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動物使用”的倫理困境
孟令法“動物保護”視域下的“非遺傳承”
——來自“狗肉”、“猴戲”與“點翠”的法律思考
藝術考古
宋亦簫楚“鎮(zhèn)墓獸”功能新解
何志國東漢外來雜技幻術與佛像關系及影響初探
藝術探索
范秀娟“民之歌”與“歌之民”:民歌研究的雙重維度
徐秀明中國連環(huán)畫:“藝術場”的傾斜與迷失
牟曉林景德鎮(zhèn)瓷業(yè)生產的時間性結構建制研究
謠言研究
施愛東辟謠困局:造謠動動嘴,辟謠跑斷腿
民間文學前沿論壇
安德明表演理論對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意義
張志娟安德明等《表演理論對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意義》問答、評議與討論
文化研究
王懷義論神話圖像的本體價值
岳永逸技術世界曲藝的可能
姚丹顧平清代湖州“筆客”考——筆商的另一種社會身份
海外視域
吉婭·賈尼珍凌嘉穗譯,蕭梅校文化音樂學視角下的少數民族與遺產議題
發(fā)現異邦
蕭梅“夢回故里”:問詢歷史老錄音
學界資訊
安麗哲藝術人類學與當代社會發(fā)展研究——2015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尚竑李修建多元語境下的民族藝術——評黃龍光《彝族花鼓舞田野民俗志研究》
主編許曉明社址:廣西南寧市青秀區(qū)思賢路38號郵編:530023
郵發(fā)代號48-58定價:15元投稿郵箱:minzuyishu0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