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婉婷(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運弓法研究
曲婉婷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摘要】《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是巴赫的小提琴代表作品之一,是世界小提琴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音樂家、小提琴演奏家都對該奏鳴曲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中,巴赫采用了復雜的對位形式和大量的和聲變化,如果要還原《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韻味,必須對演奏的弓法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對小提琴的弓法知識進行了簡單介紹,分析了《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運弓法。
【關鍵詞】《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運弓法;運弓技巧
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旋律的表現(xiàn)就在于弓與弦之間的接觸,不同的運弓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觸弦壓力、觸弦點和運弓速度,從而產生不同的旋律。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曲調來說,十分講究小提琴的運弓法,如果運弓法有一些差異,演奏出的效果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區(qū)別。《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具有非常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巴赫在該曲中使用了非常復雜的三聲部或四聲部的對位法,不同的章節(jié)有不同的和聲特點,加上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與現(xiàn)代小提琴有一些差異,導致演奏《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難度非常大,只有深入分析并了解《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運弓法,才能夠把握住該奏鳴曲的特點,演繹出作品的韻味。
琴弓是手的動作的一種延伸,可以表現(xiàn)手上的細微變化,將其放大作用到弦上,從而演奏出美妙的樂曲聲。對于小提琴來說,運弓方式的好壞是決定演奏質量的直接因素,在小提琴的運弓中,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是弓對弦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產生弦的彈性動作的來源,因此在施加壓力時不能死死壓,而應該是具有一定彈性力度的壓力,并且應該隨著樂曲的變化改變壓力,比如說在演奏《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小節(jié)時,應該在拉到弓根的時候減輕一點重量,稍微延長一點“壓”的長度,不要急著拉下一弓。第二點是運弓的速度,這對于演奏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并且一般會與壓力的施加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同樣是在《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小節(jié)的演奏,應該在減輕壓力的同時稍微加快一點弓速,而在演奏第二樂章時則應該保持弓速的平衡。第三點是觸弦點,小提琴發(fā)音的最佳位置一般是指琴碼與指板正中間的部位,也是一般情況下弓與弦的接觸點,但是在整首樂曲中,觸弦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觸弦點如果越靠近琴碼,演奏的音就越強,因此在演奏中也要適當改變觸弦點。掌握了以上三種基本的運弓要素,就基本掌握了小提琴的基礎運弓方法,不過在《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中,還需要了解其他的運弓技巧。
(一)旋律進行時的運弓技巧
《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是旋律性比較強的一組小提琴樂曲,在一組旋律進行的過程中,拉弓不能斷開,但是也不能在旋律進行的過程中一味地采用不變化的拉弓方式,而是應該掌握該段旋律的特點,運用正確的拉弓技巧?!栋秃誫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中旋律性最強的是第二樂章,第二樂章是賦格,速度為快板。在演奏賦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運弓技巧:第一是由于該樂章為快板,三聲部的和聲可以一同演奏。在運弓時要使弓離開琴碼,重心應該放在三聲部的中間音上。第二,第二樂章的演奏要強調樂曲的主題,因此在演奏過程中要稍微增加一些弓對弦的壓力,使音量達到一種平衡。第三,在第二樂章的結構中,一個小節(jié)主題結束的音通常都是下一個小節(jié)開始的音,因此在拉結束音時要注意用弓速的變化來表現(xiàn)這種結束與連接的旋律,在要結束的主題音上加一些重音,注意在兩個小節(jié)的連接中不能拉斷,要使整個主題聽起來具有較好的連貫性。又例如在《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中,雖然都是由簡短的8分音符構成,但是也具有旋律的連貫性,在演奏中同樣也要注意上述的拉弓技巧,注意三音和弦與四音和弦的不同運弓技巧。
(二)節(jié)奏變化時的運弓技巧
樂曲在演奏過程中除了具有旋律的連貫性以外,也充滿了變化性,許多樂章之間以及同一樂章內都存在節(jié)奏的改變,在樂曲節(jié)奏改變時,同樣也要改變一些運弓的方式。在《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演奏中,要注意隨著節(jié)奏改變弓速,在拉到弓根的時候要將弓速稍微加快,換弓之前要有一個非常細微的停頓,做好和弦準備,和弦的演奏要有一種重新開始了的感覺,也就是說停頓要非常短甚至聽不出來,但是也要讓人意會到這種運弓的停頓。而在第二樂章的演奏中,雖然是快板,但是節(jié)奏并不是完全不變且快速的,要考慮到后半部分出現(xiàn)的一些連續(xù)的主題和弦之間的節(jié)奏變化,在整個樂章的演奏中運弓要比較輕快,不要有加重的表現(xiàn),而應該通過速度的細微變化表現(xiàn)節(jié)奏的變化?!栋秃誫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是一章沒有標明快慢的樂章,具有一些意大利的田園風格,演奏的節(jié)奏應該是6/8,12/8。該奏鳴曲的第四樂章則是由16分音組成的樂章,在運弓過程中要重點整體的曲線和發(fā)音,運弓要追求協(xié)調性和連貫性。
《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要注意小提琴的運弓方式的變化,在旋律進行時要注意運弓的連續(xù)性,而在不同樂章的不同節(jié)奏變化中,要注意根據(jù)每個樂章不同的節(jié)奏變化調整拉弓壓力或者弓速、調整觸弦點,以便表現(xiàn)出樂章的節(jié)奏和節(jié)奏變化。在整個《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中,要注重三音和弦與四音和弦的運弓法,合理通過改變運弓的方式表現(xiàn)不同和弦的特點。通過對《巴赫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的運弓技巧的分析和掌握,才能夠更好地體會整首奏鳴曲的節(jié)奏變化細節(jié),用更加嚴謹?shù)姆绞奖憩F(xiàn)樂曲原本的主題和內涵,還原作者的曲調節(jié)奏和作品思想,使演奏者達到更高的演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