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京山農村老年人自殺的倫理解讀

    2016-01-15 15:27:21龐曉宇
    學理論·下 2015年12期
    關鍵詞:自殺倫理學

    龐曉宇

    摘 要:近年來,我國自殺人口數(shù)的總體情況正在下降,但是老年人的自殺率卻居高不下,尤其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一直是自殺人口中比例最大的。而京山縣的老年人自殺也是同類自殺情況中較為嚴重的,這與當?shù)氐膫惱硪?guī)范、代際關系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道德的衰敗是導致老年人自殺的重要原因,現(xiàn)代性的入侵與老年人倫理觀的矛盾,導致老年人與年輕子女之間的交流溝通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突,這種關系一旦超出了老年人心理承受的極限就極易引起老年人的自殺行為,本文站在倫理學的視角,對京山縣老年人自殺的情況從道德倫理方面角度著重分析。

    關鍵詞:農村老人;自殺;倫理學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049-02

    湖北省京山縣老年人自殺的情況由于其嚴重程度超出了正常范圍一直受到業(yè)內人士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老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特別是身處農村,幾乎與世隔絕的伴隨著身體、心理等各項機能日益下降的農村老人,但這并不足以導致老年人自殺,京山縣老人自殺情況之所以相對嚴重,這主要與當?shù)氐膫惱盹L俗、價值取向、道德水平有著直接和主要的聯(lián)系。

    一、京山縣老人自殺概況

    湖北省京山縣地理位置相對不屬于偏遠山區(qū),屬江漢平原,離城市較近,所以從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上看,不算貧困山區(qū),人們的生活水平遠在溫飽線之上,所以,老人的自殺不是來自于饑荒。京山村的農民自殺狀況嚴重,三十多年間發(fā)生了200余起老年人自殺案例,遠遠高于國內農村的平均水平,而且近年來持續(xù)上升,有圖表為證。

    由此圖表可以看出,京山縣近年來青年人的自殺率,尤其是青年婦女自殺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老年人的自殺情況卻在逐年迅速增加,情況十分嚴重。該村老年人自殺的特點是老年人都是死于非正常死亡,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們這里就沒有正常死亡的”。而在他們眼里,“非正常死亡”就是自殺。該縣沙嶺灣村僅有的30多戶人家中,最近20年共有10多例老年人自殺事件,甚至僅在半個月期間就出現(xiàn)了3例老年人的死亡,均是自殺[2],而且為此死者的家人并不承擔任何責任,也沒有人去追究死者的死因,死者生前的種種,甚至更多的是指責死者的過錯,而不是尋求值得反省的原因。

    在京山地區(qū),有著不成文的思想默契,老人們只要還能活動,就一定要幫家里勞動,出力,只有具備勞動價值,才能被供養(yǎng),才不會被人說三道四為吃閑飯的。人老了,受苦是必然的,這已經(jīng)成了當?shù)乩夏耆说墓沧R。久而久之,老人們到了年紀覺得生活無望,感到自己被拋棄,既沒有來自晚輩的關心和留戀,也沒有來自外界的同情和理解,自殺便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這在他們看來不是對生命的剝奪,而是對于自身苦難的解脫,是最好的歸宿。

    另外,京山地區(qū)由于受現(xiàn)代化影響較深,對過去傳統(tǒng)的習俗并未有過多的保留下來,所以缺乏對死亡宗教上的敬畏,他們不信鬼神,沒有因果報應的觀念,對死亡也沒有過多的想法,所有自殺的念頭只是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簡單權衡,這種種意識形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對于老年人的生存都是很不利的。

    二、京山縣老人自殺原因的倫理分析

    (一)代際關系的緊張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倫理生活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向來都是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的雙重對等關系。父母盡心盡力撫養(yǎng)未成年的孩子,等到父母老去,兒女承擔父母老年的贍養(yǎng)責任,這樣的代際關系在中華大地上幾乎是不言而喻,而京山縣卻打破了這幾千年來的倫理規(guī)范,逐漸形成了一種父母無怨無悔,無欲無求地應該一輩子為兒女付出的社會共識。

    在這個村莊里,原先傳統(tǒng)“反饋”的代際模式已經(jīng)被“剝削”模式所取代,父母如果無力解決兒女的經(jīng)濟問題,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有所照顧,便會得到兒女的冷眼,這對于農村的老年人而言,無疑是晚年的噩夢,情況發(fā)展到極端,老年人辛勞一輩子,到頭來心如死灰,被兒女推向生存的絕境,這成為老年人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國,贍養(yǎng)老人是子女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姚遠教授將其稱之為“血緣道義”[3],不應該帶有任何功利色彩和回報意識,因為父母和兒女之前的關系不僅僅是經(jīng)濟關系或利益互惠這樣的關聯(lián),而是一種天然的血緣文化的關系,不論父母帶給兒女的是什么,僅就血緣親情的關系,這世上有著這樣聯(lián)系的除了父母,再無他人。

    (二)傳統(tǒng)“孝道”的淪喪

    京山村老人都有一個普遍的共識:“人老了,受苦是必然的”,這與傳統(tǒng)的“安享晚年”“頤養(yǎng)天年”的養(yǎng)老觀相去甚遠。京山村的年輕人也有一個共識: “老了就該死”[4],這與傳統(tǒng)的“入則孝”“首孝悌”“父慈子孝”差之千里。由此可見,在京山村,傳統(tǒng)的“孝道”準則已經(jīng)形同虛設,失去了其應有的倫理規(guī)范作用。

    農村本來應該是保存?zhèn)鹘y(tǒng)倫理道德比較完整的地方,在人們的思想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具有一定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和威懾力,這樣的倫理觀念本是影響深遠的,但是短短數(shù)十年,隨著現(xiàn)代化的入侵,尤其是在各種欲望、貪婪、利益、權力交織的時代,這些基本的“人倫”觀念就消失殆盡了。年輕子女將老人留在農村家里不聞不問,霸占父母的財產(chǎn),村里子女、媳婦毆打父母,虐待老人等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這些事實表明在京山村不僅“孝道”的觀念已經(jīng)形同虛設,甚至最基本的人格尊嚴和“長幼有序”的倫理關系都已經(jīng)被視為無物,它對人的傷害,尤其是對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落差和傷害,比讓他們過貧窮的生活來得更加痛苦和慘烈,自己一手帶大的兒女對于他們的冷漠、蔑視甚至虐待、拋棄,絕對是造成老年人自殺亟待解決的重大原因。

    (三)生命價值信仰的缺失

    除了對于孝文化認同和實踐的松弛之外,京山村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現(xiàn)象就是這個村莊對宗教、祭祀并不熱衷,對于自然沒有基本的虔誠和敬畏。其實在農村,如果老一輩對于“死亡”有著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于老年人自殺現(xiàn)象的減輕將大有益處。于是他們對于死亡僅僅是就事論事,想死就死,將死亡看成是一件習以為常,對現(xiàn)實痛苦一了百了的解脫,對生命本身缺乏一種終極性、本體性、超越性的認識。

    三、京山縣老人自殺的應對之策

    針對京山村這種極端的社會現(xiàn)狀,要想改善當?shù)乩夏耆说纳娆F(xiàn)狀,降低老年人自殺的比率,必須從思想上根治他們的道德理念和倫理觀念,重塑傳統(tǒng)“孝道”的權威,改善代際之間的緊張關系,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認識,同時,國家和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為老年人晚年的生活給予雙重保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老年人的自殺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幸福感。

    (一)豐富老人的精神世界

    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單一、孤獨,在無所事事中就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亂,如果給他們提供可供活動的場所,打發(fā)他們的無聊時間,就能減少他們獨自在家想入非非。相關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很多,比如,挑選合適的地址修建公園,如今在城市風靡一時的廣場舞讓很多老年人每天有所期待,心情愉快,農村也完全應該效仿而建之,而且以京山村的經(jīng)濟條件來看,這是完全可行的,它可以將一個地方的老年人聚集起來,增加他們鄰里之間的交往,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除此之外,還可以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提供一些簡單的娛樂設施,增進他們同齡人之間的交往,讓他們可以在一起分享快樂,分散痛苦,減少自殺的可能性。

    (二)大力復興“傳統(tǒng)孝道”

    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孟子·離婁上》),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肖群忠教授認為“孝的倫理本質是愛、敬、忠、順,這是一切道德的內在精神源頭和基礎”[5]。在京山村,最缺乏的就是這種長幼有序的人倫規(guī)范,必須下大力氣給當?shù)卮迕窆噍斶@樣的思想,讓他們從根本上認可這種觀念,從思想上做徹底的改觀,價值觀方面,重新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并在現(xiàn)代社會的背景下將其重新解讀和發(fā)展,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一旦奏效,對于京山縣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將會大有裨益。

    “己欲立而力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的家庭和父母是他生命從所出,國家若能強調一個人的家庭觀并不是毫無價值和實際用處的,相反,一個社會小家庭的和諧是整個社會安定團結的基礎,也是人之為人的重要道德品質。因此,在國家和社會層面對于傳統(tǒng)孝道大力、全面弘揚和推崇并不是單純地強調代際之間的“孝”,也是促進國家和諧穩(wěn)定,社會安定團結的有效手段。一個視孝道為行為準則的人,必定是一個于國于家有價值的人,同樣,一個視孝道為基本美德的國家必定是一個禮儀之邦。形成了這樣的社會輿論,村民們對于孝道產(chǎn)生了內在的認同,對人倫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必定對于改善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狀況大有益處。

    (三)將老年人的自殺率納入地方官員的考核標準

    農村老年人自殺的情況之所以得不到緩解和解決,除了家庭內部關系復雜紛亂,代際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等內部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得不到輿論和地方政府的關注和重視,應將老人自殺的問題放到政府亟待解決的高度。

    老年人生活的安定健康,關系到一個地方倫理的規(guī)范,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是社會管理重要的一環(huán),作為地方官員,關注老年人的現(xiàn)實生活,加強同老年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各方面的幫助和便利是保證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但是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如果實行起來只是單憑一個官員的道義和良心,是很難盡如人意的。而若是將當?shù)乩夏耆说男腋V笖?shù)或是自殺率作為地方官員業(yè)績的硬性考察標準,從制度層面,以文件形式公開給予強制約束,與官員的切身利益相聯(lián)系,效果將會事半功倍,因為這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國家對于農村老年人現(xiàn)狀的關心,對于其養(yǎng)老問題解決的決心,同時對于提高當?shù)乩夏耆松畹男腋V笖?shù),有效降低老年人自殺發(fā)生的頻率也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陳柏峰.代際關系變動與老年人自殺——對湖北京山農村的實證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9(4).

    [2]賀雪峰.被“規(guī)定”為無用的京山農村老人[J].中國老區(qū)建設,2009(11).

    [3]姚遠.對家庭養(yǎng)老概念的再認識[J].人口研究,2000(5).

    [4]賀雪峰.被“規(guī)定”為無用的京山農村老人[J].中國老區(qū)建設,2009(11).

    [5]肖群忠.傳統(tǒng)孝道的傳承、弘揚與超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3).

    猜你喜歡
    自殺倫理學
    實踐音樂教育哲學中的倫理學意蘊探析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8:52
    開拓·前沿·創(chuàng)新與學科建設——簡評《中醫(yī)生命倫理學》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無錫召開
    倫理學研究(2021年1期)2021-03-11 05:19:36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新發(fā)現(xiàn)致洪深的三封信函
    電影文學(2016年22期)2016-12-20 14:41:57
    過失相抵規(guī)則在侵權受害人自殺情形的適用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11:24
    “自殺”的教授
    阿根廷檢察官“自殺”牽涉四國
    “蟻族現(xiàn)象”的倫理學思考
    凉山| 浠水县| 永顺县| 临漳县| 井研县| 杭州市| 米林县| SHOW| 罗田县| 乌兰浩特市| 淮北市| 河东区| 合肥市| 周宁县| 双柏县| 北海市| 穆棱市| 彭水| 张北县| 甘谷县| 邵阳县| 永寿县| 永春县| 宁都县| 锡林浩特市| 吉林省| 南召县| 丽江市| 鄂州市| 林甸县| 和林格尔县| 灵石县| 海盐县| 成武县| 莱州市| 唐河县| 南平市| 东丰县| 龙岩市| 桂东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