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小兒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其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患兒70例,分為兩組,均給予臀部肌肉注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注射及護理的有效性。結果 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科學、合理地把握小兒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并給予患兒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治療與護理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臀部肌肉注射;方法;護理
肌肉注射主要是將一定量的藥液注入到肌肉組織內(nèi)的一種治療方法,臨床常用的給藥方式主要是臀部肌肉注射,該種注射方式的操作較為簡便、使用的頻率較高、藥液的吸收較快[1-2]。但在小兒疾病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年齡、自控能力的特殊性,掌握小兒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并采取綜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確保注射的有效性尤為關鍵。本文主要分析小兒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其護理對策,并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4年7月~2015年7月從我院接收并治療的患兒中隨機抽取7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均行小兒臀部肌肉注射,并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患兒年齡為1~13歲,平均年齡(7±1.25)歲;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兒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兒年齡為1~14歲,平均年齡(7±1.69)歲;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兩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分析。
1.2 納入標準 本次研究均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和批準,并經(jīng)患兒家屬簽字同意;本次所選患兒均無其他疼痛性疾病,且患兒意識清晰,能夠感知疼痛;所選患兒智力發(fā)育正常,且注射部位無皮疹、過敏及破損等。
1.3 方法
1.3.1注射方法 注射前,醫(yī)護人員應指導患兒家屬應用俯臥位,同時夾住患兒腰及大腿部位,根據(jù)患兒年齡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對于不能獨立行走的患兒,其臀部的肌肉發(fā)育不完全,若行臀大肌注射,極易損傷到患兒的坐骨神經(jīng);因此,需選擇臀小肌或臀中??;具體注射定位的方式有以下兩種,①食指和中指的指尖置于髂前上棘與髂嵴下緣處,食指與中指內(nèi)角處即為注射區(qū)域;②髕前上棘外側(cè)的三橫指處,即為注射的區(qū)域[3]。
注射時,醫(yī)護人員應盡可能避開硬結或瘢痕處,并與患兒溝通,使其肌肉放松;若出現(xiàn)推針費力的情況,需稍稍退下針尖,直至無阻力后方可繼續(xù)推針;推注藥液過程中,需時快時慢,不可一次推注過多藥液或推注過快;且在推注時需用棉簽按揉,進而促進藥液的吸收。
注射結束后,需快速拔針并用無菌棉簽按壓針眼,以免藥液外滲或局部出血。
1.3.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臀部注射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3.2.1心理護理干預 患兒受疾病因素的影響,極易產(chǎn)生焦慮、不安等負面心理情緒,加之,肌肉注射的疼痛感極易增加患兒的恐懼,進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干預,緩解患兒不良心理情緒。
1.3.2.2做好注射后患兒疼痛護理 注射后,醫(yī)護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患兒的面部表情和主訴,若患者面部存在明顯疼痛表情,則需查看針眼處是否有血液或藥液外溢的現(xiàn)象,若有,需及時處理。此外,醫(yī)護人員還可有節(jié)律的給予患兒按摩,轉(zhuǎn)移其注意力,進而緩解其疼痛感。
1.3.2.3加強健康教育 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向患兒家屬講解臀部肌肉注射的優(yōu)缺點,進而提升患者家屬的配合度;同時,醫(yī)護人員應告知患兒家屬在注射的過程中,應做好患兒的體位護理;此外,醫(yī)護人員還應告知患兒家屬固定好患兒上肢,避免患兒的手觸摸針頭。
1.4效果評定 根據(jù)患兒認知程度擬定恐懼量表并參照患兒的表情,評定兩組護理前后患兒的恐懼程度,其中,評分越高,患兒恐懼程度越嚴重[4]。同時,采用本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統(tǒng)計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實行百分制;分數(shù)在85分及以上為滿意;分數(shù)在65~84分之間為較滿意;分數(shù)在65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組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用[n(%)],計量資料的表示用(x±s)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時(P<0.05)。
2 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恐懼程度比較 護理前,研究組恐懼程度評分為(43.69±2.39)分、對照組恐懼程度評分為(42.97±3.16)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恐懼程度評分為(30.35±5.42)分、對照組恐懼程度評分為(38.69±6.58)分;護理后,兩組恐懼程度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呈明顯下降趨勢(P<0.05);且研究組下降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后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滿意21例(60.22%)、較滿意12例(34.29%)、不滿意2例(5.71%),滿意度為94.29%;對照組滿意14例(40.00%)、較滿意11例(31.43%)、不滿意10例(28.57%),滿意度為71.43%;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3 討論
臀部肌肉注射是臨床常用的給藥方式之一,在兒科中,由于患兒的年齡相對較小,其疼痛耐受力較差,注射前后患兒極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最終影響到患兒的配合度,甚至會制約患兒病情的恢復[5-6]。本研究中,合理選擇注射體位、部位的同時,給予患兒科學、有效的臀部肌肉注射方法,輔以患兒綜合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組,其護理后恐懼程度評分下降程度、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與金香蘭[7-8]等臨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科學、合理地把握小兒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并給予患兒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提升注射治療的有效性,緩解患兒焦躁、恐懼、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緒,進而提升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艷麗.0~7歲小兒臀部肌肉注射抱臥姿勢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10(11):648.
[2]魏艷萍.分析門診注射室患兒輸液存在的護理難點及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4,33(5):131-132.
[3]王華維,李清,劉建華,等.袋鼠式護理對提高肌內(nèi)注射患兒舒適度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5,14(5):67-69.
[4]白建華.Z徑路肌內(nèi)注射方法對學齡期患兒注射不良反應及恐懼心理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4):22-23.
[5]費玉麗,鄭翠云,王義芬,等.學齡前兒童皮下注射疼痛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3,35(17):2701-2702.
[6]陳巧貞,周迎杏,胥亞芝.循證護理應用于長期肌肉注射丙酸睪酮引起臀部硬結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6):152-153.
[7]黃艾芬.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操作性疼痛的影響研究進展[J].醫(yī)藥前沿,2013,10(2):55-56.
[8]金香蘭,李英姬.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3):257-258.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