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門診護理人員給予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體護理措施。方法 擇取本院近幾年收治的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者共70例,按照就診順序進行分組:35例患者在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35例患者在研究組,接受綜合護理。對比患者在護理后的臨床指標變化。結果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統計學有差異。結論 針對同時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在其住院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非常適合在臨床上積極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常規(guī)護理;糖尿??;高血壓;并發(fā)癥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顧名思義,是對高血壓及糖尿病兩種疾病合并出現的統稱。這是因為高血壓患者多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多患有高血壓,這兩項疾病互為同源性疾病[1]。兩種疾病的共同點是患者的血壓與血糖水平較高,治療與護理的重點就集中到對血糖與血壓的控制上來。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這幾年間由本院收治的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者共7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9.48±10.87)歲。病程2
~10年,平均病程有(6.47±1.74)年。臨床表現均與糖尿病及高血壓的臨床癥狀相一致。按照就診順序進行分組:35例患者在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35例患者在研究組,接受綜合護理。兩組患者無論年齡、性別還是病程長短與臨床表現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由護理人員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施過程中措施相同,無特殊化對待。研究組患者則接受更加全面、更具人文特色的綜合護理。
1.2.1心理護理 事實上,患者病程的長短與其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并無任何必然聯系,這是因為許多患者的信息獲取渠道比較狹窄。在病情經過數年的發(fā)展而越來越嚴重后,患者對自身疾病產生了焦慮悲觀情緒,拒絕治療與護理。對此,在患者入院后要為其進行健康宣教,務必使其對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并為其講述治療成功案例,提高其自信心。日常護理中,使用各種語言技巧,多多與患者交流,時通過安撫來保持其樂觀態(tài)度。還可聯合家屬給予患者有力的精神支持。
1.2.2藥物護理 高血壓及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長期不間斷地服藥。服藥期間若患者擅自停藥或者自作主張的改變用藥劑量,將會使藥物對血壓與血糖的控制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前功盡棄。對此,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醫(yī)囑監(jiān)督患者定時定量服藥。鑒于降壓藥和降糖藥的種類比較復雜,服用時間與服用劑量又容易混淆,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聯合家屬進行用藥的雙重護理,避免其漏服或錯服藥物。服藥期間每日三測血壓血糖,及時告知醫(yī)生結果,以便隨時調節(jié)用藥劑量。
1.2.3飲食護理 是藥三分毒,患者即使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也有可能出現諸多不良反應[2],因此可以通過食補來為患者實現對血糖與血壓的調節(jié)。事實上,通過科學飲食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血糖的變化。鑒于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通常是老年人,其虛弱的機體更容易受到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對此,應為患者安排低糖、低膽固醇、低鹽、低脂肪的食物,并推薦食用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的果蔬。而食物的攝入量,要根據各種食物含有的卡路里來進行計算并實施嚴格控制。
1.2.4感染護理 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比較容易出現皮膚感染與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液黏度較高,痰液堵塞呼吸道,細菌大量繁殖,會誘發(fā)肺部感染。而患者長期臥床會使其身體衛(wèi)生無法保證,容易使患者皮膚出現感染。對此,可以借助超聲霧化器協助患者咳痰,以避免肺部感染[3]。護理人員還要經常為患者進行身體清潔,以免出現皮膚感染。此外,要對患者的口腔黏膜與鼻內黏膜進行清潔護理,以免出現感染病癥。
1.2.5運動鍛煉 適當鍛煉不但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能改善食欲、控制體重。由于患者多有程度不一的胰島素抵抗表現,因此可以通過適當運動來改善。運動鍛煉要適度,以出汗且未出現疲憊感為佳[4]。如此不僅能夠調節(jié)新陳代謝,還能加強心血管的機能。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可以安排患者在飯后30min~1h內進行鍛煉。部分患者,如低血糖或血壓過高的患者,則要避免其勞動,這些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佳。
1.3統計學方法 參與實驗研究的患者,其臨床所得相關數據均行軟件包--SPSS17.0加以檢驗。計量資料行(x±s)表示,并進行t值檢驗。兩組實驗所得數據,經統計計算為P<0.05,則表明分組護理效果具有明顯差異。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糖、血壓控制結果如下:①舒張壓:研究組為(81.21±9.54)mmHg,對照組為(96.47±9.26)mmHg,t=6.79,P=0.00<0.05,統計學有差異;②收縮壓:研究組為(137.25±10.14)mmHg,對照組為(147.48±11.41)mmHg,t=3.96,P=0.00<0.05,統計學有差異;③空腹血糖:研究組為(6.89±1.21)mmol/L,對照組為(9.93±1.62)mmol/L,t=8.89,P=0.00<0.05,統計學有差異。
3 討論
高血壓及糖尿病互為同源疾病,其病情具有終身性,需要長期通過服藥來實現控制血壓與血糖的目的。只有血糖和血壓的顯著下降,才會對臨床可能出現的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起到預防的作用。臨床證明,通過心理引導、飲食護理與藥物護理,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和對感染的預防,能保證患者在血壓和血糖上得到有效控制[5]。
從本研究結果中的各項數據可以發(fā)現,無論是舒張壓還是收縮壓,甚至是空腹血糖,都較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有較大的改善(P<0.05)。
臨床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需要針對患者情況進行科學的飲食安排、合理的心理引導、嚴格的用藥監(jiān)督以及適當的運動督促,除此之外還要針對并發(fā)癥進行預防,以此來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壓,為患者的健康恢復提供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沈平.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門診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2):93-94.
[2]郎學蓮.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02):97-98.
[3]李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腦出血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03):131-133.
[4]王霞.3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06):165-166.
[5]陳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5):721-722.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