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全面護理在慢性腎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護理方法為據(jù)將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療的100例慢性腎炎患者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其中前者進行全面護理,后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優(yōu)于對照組的7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全面護理應用于慢性腎炎患者臨床護理中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慢性腎炎;全面護理;臨床療效
慢性腎炎即慢性腎小球腎炎,具有病程長、進展慢等特點,患者多表現(xiàn)為血壓升高、水腫、蛋白尿、血尿等,臨床治療以限制高蛋白飲食、服用藥物控制高血壓為主[1]。為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予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還應輔以一定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護理方法為據(jù)將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療的100例慢性腎炎患者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23~50歲,平均(32±2.7)歲,病程1~5年,平均(2.5±1.1)年,合并高血脂20例,合并高血壓14例,合并水腫12例;對照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3~49歲,平均(32±2.1)歲,病程1~5年,平均(2.3±1.2)年,合并高血脂21例,合并高血壓13例,合并水腫11例。兩組患者均無伴有嚴重肝功能障礙、心力衰竭等疾病者,經(jīng)尿常規(guī)、血液、腎功能檢查以及腎穿刺活檢等診斷為慢性腎炎,均接受降血脂血壓等治療,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即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指導患者用藥,觀察用藥不良反應并予對癥處理,予患者疾病知識宣教等。
觀察組進行全面護理,護理內(nèi)容除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外,還包括以下內(nèi)容:①心理護理:慢性腎炎綿延難愈,患者多有一定心理負擔,為此,護理人員需予患者一定心理輔導和鼓勵,告知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對改善病情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②飲食護理:告知患者飲宜低蛋白飲食,以減少尿蛋白排泄量,減輕腎小球濾過負荷及腎小管代謝負擔,延緩腎功能衰竭進展。如果患者腎功能良好,蛋白質(zhì)攝入量可控制在80~110 g/d,其中蛋、奶、瘦肉等優(yōu)質(zhì)蛋白所占比重在40%~50%;如果患者腎功能損傷明顯,則蛋白質(zhì)攝入量應下調(diào)至30~40g/d;如果患者出現(xiàn)浮腫、尿少、血壓高、氮質(zhì)血癥等癥狀,蛋白質(zhì)攝入量宜下調(diào)至20~40 g/d[2]。伴有水腫或高血壓的患者需低鈉飲食,鈉鹽攝入量不高于2 g/d[3]。此外,患者需盡量避免飲食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盡量高纖維、易消化飲食。③皮膚護理:慢性腎炎患者蛋白質(zhì)的排出量較大而攝入量受到限制,機體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低,血液循環(huán)受到一定影響,身體容易浮腫,容易產(chǎn)生褥瘡,且皮膚較為脆弱,易受損,易瘙癢。為預防皮膚問題,患者應定期用溫水擦洗皮膚,盡量多翻身,必要時可進行一定的按摩。④感染護理: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避免醫(yī)源性感染的發(fā)生;保持病房清潔干爽,定期消毒,定期更換病房物品,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囑咐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并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剪指甲、早晚漱口等,防止細菌感染。
1.3護理評價 評價指標為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分治愈、顯效、有效、無效4類,若患者腎功能、血壓、尿紅細胞正常,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則為\"治愈\";若患者腎功能、血壓、尿紅細胞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則為\"顯效\";若患者腎功能、血壓、尿紅細胞部分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則為\"有效\",若患者腎功能、血壓、尿紅細胞、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則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以SPSS 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n(%)]表示,以χ2檢驗,數(shù)據(jù)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臨床療效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的例數(shù)分別為14例、14例、8例、14例,總有效率為72%,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2%,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討論
慢性腎炎具有多種致病因素,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且尚未明確,根據(jù)不同的病理類型可分為系膜增殖性腎、膜性腎病、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增生硬化性腎小球腎炎等幾種類型。慢性腎炎最終可發(fā)展至慢性腎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指出,除了施予慢性腎炎患者積極有效的對癥治療,還需加強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預防并發(fā)癥,為患者的康復創(chuàng)造條件[5]。本院在給予慢性腎炎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觀察、用藥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另予患者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感染護理等預防性全面護理,有效提高了臨床療效,主要表現(xiàn)在,與接收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相比,接收常規(guī)護理+預防行全面護理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將全面護理應用于慢性腎炎患者臨床護理中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應用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袁紅英.全面護理在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11):400.
[2]然.全面護理在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9):338.
[3]黃玲.關于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體會與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7(6):440.
[4]虞改雪,趙麗華.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4,(11):361.
[5]彭寧.慢性腎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4):344.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