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上升的趨勢。通過對文獻進行搜集和整理,歸納總結了近年來關于腦出血治療的最新進展和積累的臨床護理經驗。說明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經過科學有效的護理,可提高其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護理
腦出血,俗稱腦溢血,屬于\"腦中風\"的一種。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內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fā),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fā)病,臨床上腦出血發(fā)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
目前臨床廣泛運用的醫(yī)療方法是開顱清除手術和微創(chuàng)鉆孔顱內血腫引流術[1],前者是神經外科專業(yè)開設以來對血腫清除最傳統(tǒng)、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它具有直視操作、止血徹底、減壓充分、遠期效果好等優(yōu)點,但創(chuàng)傷大、風險大,需在全麻下進行,對全身各器官影響較大。后者是立體定向手術與顱內血腫清除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吸取了兩者的優(yōu)點,減輕了開顱血腫清除術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術具有費用低、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安全、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此外,高血壓腦出血在中醫(yī)藥治療中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如辨證論治、單位中藥治療、復方治療、中成藥治療、針灸治療、灌腸治療等[2]。
1 術前護理
1.1心理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一般為中老年患者,由于起病后自身行動功能的喪失和對以后生活的擔憂,常有焦慮、恐懼、孤獨的感覺。這種緊張心理不但加重病情,還妨礙病情的康復。因此,早期進行心理治療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必須耐心細致的安慰患者,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使各項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1.2術前準備 配合醫(yī)生指導患者完善術前各項檢查,詳細評估患者健康狀況,了解患者病情、病變部位,對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數(shù)。絕對臥床,使頭部抬高15°,松解衣服,注意保暖。急性期勿搬動患者,注意約束躁動患者,防止其墜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加強吸氧,預防肺炎等并發(fā)癥,做霧化吸入,必要時行氣管切開[3]。術前30min遵醫(yī)囑給予抗過敏藥和鎮(zhèn)靜藥,減少術中不良反應,準備好術中和術后用藥以及急救物品等。
2 急性期的護理
2.1病情觀察和并發(fā)癥的監(jiān)護 在24h內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瞳孔、血壓、脈搏、呼吸的變化、意識狀態(tài),呼吸不規(guī)則、脈搏微弱、快速、血壓不穩(wěn)定或有抽搐等情況,除了采取相應的緊急護理措施外,應及時請醫(yī)生處理[4]。意識狀態(tài)對判斷腦出血量的多少、部位和預后都有很大幫助,需仔細觀察。如患者意識逐漸轉清楚,提示病情好轉。反之,若突然轉為昏迷或昏迷突然顯著加深,則提示病情加重,有再出血或腦疝形成的可能。
2.1.1腦水腫和腦疝 當患者出現(xiàn)頻繁嘔吐,面色蒼白加劇,煩躁不安;意識障礙逐漸加深,很快進入昏迷狀態(tài);兩側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邊緣不整,光反射遲鈍或消失;血壓升高,呼吸、脈搏減慢等現(xiàn)象時,說明顱內壓已增高到嚴重階段,出現(xiàn)腦干受壓現(xiàn)象。若舒張壓高于3.0~5.0KPa,收縮壓較原來升高5.0~8.0KPa,則提示腦疝即將發(fā)生。腦疝前期體溫可高達40℃~42°C,晚期體溫可不升,這是由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紊亂所致。此時,應警惕接踵而來的呼吸衰竭[5]。掌握了這些腦疝發(fā)生的早期癥狀就可以早發(fā)現(xiàn)、早匯報、早治療,使患者轉危為安。
2.1.2中樞衰竭 由于顱內出血,壓迫生命中樞,可直接導致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臨床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呼吸漸快,繼而不規(guī)則,脈搏加速,節(jié)律不整,血壓上升,繼而下降,昏迷加深等現(xiàn)象[6]。此時應加強觀察,注意中樞衰竭的發(fā)生,以保證患者得到及時、積極的治療。
2.1.3各種感染 患者度過腦疝及中樞衰竭的危險階段后,由于全身情況極差,腦的整體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加之臥床時間長,口腔衛(wèi)生注意不夠等原因,很容易發(fā)生感染[7],尤以肺部感染最多。故凡在病后數(shù)日開始發(fā)熱,有咳嗽及呼吸、心率加快者,應先考慮肺部感染。其他如尿路感染、口腔炎等,亦應注意預防發(fā)生。
2.1.4再出血 在立體定向術清除高血壓腦出血血腫后,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血壓突然升高,致腦血管灌注量明顯增加,發(fā)生再出血[8]。其發(fā)生與不良的情緒致焦慮、恐懼或激動導致血壓波動過大;過早起床活動;過度用力如用力大便、用力咳嗽、噴嚏等使腹壓增高從而引起顱內壓增高;過度抽吸,清除速率過快,血腫腔內壓力梯度下降過大等因素有關。觀察患者有無煩躁不安或意識障礙加重,有無頭痛或頭痛加劇,有無惡心、嘔吐,注意引流液的顏色和量,對進行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治療的患者,引流液為殘血和血塊,顏色暗紅色,如出現(xiàn)鮮紅色時,應考慮有再出血,血壓過高者需及時給予降壓處理,一般靜脈輸注硝酸甘油。術后意識障礙加重也是再出血指證之一,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復查CT[9]。
2.1.5嚴格制動,正確體位 急性期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發(fā)病后24~48h內避免搬動,床頭抬高15°~30°,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體位護理也是高血壓腦出血護理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意識障礙者頭應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吸而引起窒息,護理人員應定時為患者翻身叩背,翻身時注意保護好頭部,專人配合移動頭部,動作做到輕、柔、慢,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取平臥位于左右側臥位相結合可有效防止壓瘡發(fā)生,并有利于口咽部分泌物外流和引流[10]。
2.2呼吸道的護理 其目的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預防肺部感染?;颊哳^應偏向一側,利于嘔吐物和分泌物的流出,如果引流不暢,痰鳴音較重者要及時吸出,有舌后墜者應將下頜托起。要給予氧氣吸入,氧氣導管要每日更換。如果呼吸不暢缺氧嚴重者應作氣管切開,并按照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規(guī)范進行護理[11]。鼓勵清醒患者咳嗽,咳痰,定時翻身叩背,痰液粘稠應用霧化吸入。
2.3口腔護理 昏迷患者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做口腔護理2次/d,定期化驗口腔分泌物,以避免真菌感染[12]。如果有活動假牙應取下清洗,口腔黏膜有破潰者應用龍膽紫涂敷,口唇干裂者可用甘油或防裂油涂抹。
3 小結
腦出血多發(fā)生于有長期高血壓病史的中老年人,發(fā)病突然、迅速,癥狀通常較重,嚴重可迅速昏迷,很快死亡,是神經外科常見的危重急癥。護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要求護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熟練過硬的技術,能夠精心護理,密切觀察病情,預防并發(fā)癥,促進機體功能恢復,這對降低腦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減少病殘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宋建武,趙學明.兩種方法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1):40-41.
[2]廖遠生,吳成翰,高麗麗.腦出血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4(1):83-85.
[3]王運芹.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1):209-210.
[4]褚世紅,高菊香,李世穎.急性腦出血的護理體會[J].現(xiàn)代護理,2011,35:162.
[5],[7]李寶琴.40例腦溢血護理體會[J].實用醫(yī)技雜志,1998,5(1):28-29.
[6]邵亞軍.363例腦溢血護理體會[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8,19(2):119.
[8]王智,欒文忠.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及引流術后血壓增高及其影響因素[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5:397-400.
[9]王靜.7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的術后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11-12.
[10]李紅.腦出血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6:2388.
[11]張永花.腦出血的護理體會[J].內蒙庫中醫(yī)藥,2010,15:147-148
[12]陳向坤,梁曉芬,周德香.腦出血疾病并發(fā)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與干預措施[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1):13-14.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