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重癥監(jiān)護室內高鈉血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擇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接受治療的38例高鈉血癥患者,針對其原發(fā)病及高鈉血癥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探析。結果 治療后,患者的血鈉水平、APACHE評分顯著減小,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ICU內高鈉血癥患者,應綜合分析實驗室檢查、癥狀表現(xiàn)以及原發(fā)病等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促進疾病的好轉。
關鍵詞:ICU;高鈉血癥;效果
Observation of ICU of Hypernatremia in Treatment Effect
ZHANG Y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 City,Pengzhou 61193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intensive care indoor hypernatremia.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hypernatremia patients choose to accept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4.01~2014.12 in intensive care units,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disease and hypernatrem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is.Results After treatment,serum sodium level,the APACHE scores of pati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 ICU patients with hypernatremia,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aboratory tests,the symptoms and the primary disease,treatment pl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disease.
Key words:ICU;High sodium;Effect
危重疾病患者的病理機制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1],血鈉水平異常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高氨血癥對患者的預后質量具有重要性影響,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如果ICU內重癥患者并發(fā)高鈉血癥,應該及時進行監(jiān)測,降低臨床并發(fā)癥的產生?,F(xiàn)擇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接受治療的38例高鈉血癥患者,進一步探析高鈉血癥的病理因素、治療措施及效果,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接受治療的38例高鈉血癥患者,包括2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24~86歲,平均年齡(54.65±6.76)歲。將晚期腫瘤、終末期肝、腎功能衰竭、HIV陽性、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排除。
1.2臨床診斷 全部患者進入ICU內,每天進行常規(guī)電解質、其他生化指標的檢查監(jiān)測。如果血鈉含量超過150mmol/L,并且在24h內復查中至少有2次結果達到該水平。
1.3方法 ①常規(guī)治療:ICU內患者一經發(fā)現(xiàn)高鈉血癥,及時采取各種措施對患者鈉鹽的攝入進行控制。并且為其輸注一定劑量的等滲糖水,盡可能避免或減緩應用利尿劑,緊密注意患者的尿比重;②清水鼻飼治療: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補液,并且進行清水鼻飼治療,注意鼻飼量的計算標準:(血清內鈉的含量-142)×體重×常數(shù)(女性為3;男性為4),將所得值的1/3作為當天的補給量,以2~3h為時間間隔,鼻飼一次。然后,根據(jù)患者機體血鈉含量合理調整補液量,直到血鈉含量完全恢復至正常水平范圍內,即為小于150mmol/L;③血液凈化治療:如果患者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不全,可采取間歇性血液透析(簡稱IHD)治療,充分結合患者的病情狀況制定、調整治療的頻度[2]。
1.4指標觀察 觀察并如實記錄全部患者進入ICU內即刻、并發(fā)高鈉血癥即刻、治療48h后、末次治療結束后等時間點的血鈉水平、APACHE II評分,同時注意監(jiān)測治療前、后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簡稱MAP)、呼吸頻率(簡稱RR)、血氧飽和度(簡稱SpO2)、心率(簡稱HR)。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對于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并使用配對樣本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shù)資料,則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χ2進行檢驗。當P值<0.5時,說明試驗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不同時間點血鈉水平比較 本組38例患者中,以血容量不足為主要發(fā)病原因,約占26.32%(10/38);其次為輸注過量的碳酸氫鈉或氯化鈉,約占15.79%(6/38)。其中,死亡者6例,死亡率約為15.79%;晚期腫瘤惡化死亡者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者1例,膿毒癥者1例,重癥感染者1例。治療后,患者的血鈉水平、APACHE評分顯著減小,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學氧飽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標水平均獲得顯著改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ICU內患者因為病理狀況危重,一般伴有腦外傷或昏迷的患者需要進行脫水治療。對于燒傷、高熱的患者需要應用呼吸機輔助治療,在治療期間可能會發(fā)生不顯性失水。對于嘔吐、腹瀉患者,由于胃管或胃腸造瘺管等原因,可能出現(xiàn)胃腸原性的液體流失量過多。膿毒癥、燒傷以及創(chuàng)傷等癥狀患者,需要大量的液體供給,上述這些因素均可能造成高鈉血癥[3]。本研究以血容量不足為主要發(fā)病原因,約占26.32%;其次為輸注過量的碳酸氫鈉或氯化鈉,約占15.79%,這與以往文獻報道的結果相符[4]。
如果ICU內重癥患者并發(fā)高鈉血癥[5],應該及時進行監(jiān)測,及早查明病因,給予針對性的治療處理,以免疾病進一步惡化,降低臨床并發(fā)癥的產生。對于伴有顱腦損傷的患者,通常隨著腦水腫的發(fā)展,需要控制輸液量以便預防血容量不足的發(fā)生。針對這類患者應及時采取各種措施限制鈉鹽的攝入,同時補充一定劑量的等滲糖水,盡可能避免應用利尿劑,嚴格觀察患者的尿比重。一些頭部創(chuàng)傷、缺血性腦病等疾病患者,因為其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tǒng)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極易引發(fā)中樞性尿崩癥,導致補液量相對缺乏,從而出現(xiàn)高鈉血癥。本組患者經對癥治療后,血鈉水平、APACHE評分顯著減小;同時,平均動脈壓、呼吸頻率、學氧飽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標水平均獲得顯著改善??傊?,對ICU內高鈉血癥患者,應綜合分析實驗室檢查、癥狀表現(xiàn)以及原發(fā)病等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促進疾病的好轉。
參考文獻:
[1]華瑋,戴曉勇,顏俊.EICU內高鈉血癥患者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3,35(12):1808-1809.
[2]劉毅君,鄒瓊,肖苑芳.ICU內高鈉血癥病因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5):128-129.
[3]畢軍軍.高鈉血癥43例原因分析及治療策略[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1,3(8):126-128.
[4]張冀軍,程尉新,張春民,等.內高鈉血癥病因及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14(12):750-752.
[5]達娃拉姆.危重病并發(fā)高鈉血癥54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8):164-16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