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夕
【摘要】舞蹈素質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項內(nèi)容,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探討大學生舞蹈素質教育改革的對策措施,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舞蹈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218-01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家一直倡導對高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教育。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走進大學課堂,如何去做,成為每個從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復合型人才沒。
舞蹈基礎教育是舞者立足的基礎。舞蹈是有靈魂的藝術,除了自身條件要求苛刻外,最重要的是勤奮和智慧。
舞蹈文化意識,就是指不僅把舞蹈看作是一門人體動作的藝術,更要著眼于它是人類文化心理的濃縮表現(xiàn)。所以我們說舞蹈演員的知識結構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芭蕾舞是比其他舞蹈種類更力求擺脫引力的一門藝術。演員們以更小的支撐點來承擔自己身體的重量。要訓練表演者完美的平衡不是輕而易舉能實現(xiàn)的,這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達到。舞蹈演員如果沒有正確的重心概念,如果不能試著從力學甚至幾何等多方面去思考和鉆研,就不可能在腳尖或半腳上保持足夠時間的舞姿,也就不能給觀眾記憶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舞蹈演員也不可能保證完全與音樂合拍,因為演員的重心失去平衡后,舞姿就會先于音樂落下來,這樣也就不可能完美地去表現(xiàn)舞蹈作品。
舞蹈素質教育在高校中普遍被邊緣化。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滯后性制約著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舞蹈素質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普及面較小。這對舞蹈藝術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因為,提高大學生的整體藝術修養(yǎng),陶冶他們的心智,僅僅培養(yǎng)舞蹈藝術生是不夠的。只有擴大培養(yǎng)面和影響面,才能達到普及的目的。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其教學內(nèi)容:一是舞蹈作品的學習;二是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節(jié)目排練。而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舞蹈更多的是讓學生觀賞。參與性不強,在舞蹈欣賞能力不強的環(huán)境中很難形成共鳴。
舞蹈教育與其它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相脫節(jié)。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藝術評價能力。應該將舞蹈與其它人文社會學科形成綜合感受力,啟發(fā)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從藝術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藝術哲學的角度闡述出來,從而豐富完善藝術素質教育的內(nèi)容
我國舞蹈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其一,對舞蹈素質教育重視不夠。大多數(shù)高校注重文化知識教育,輕視藝術素質教育。對舞蹈素質教育的作用缺乏應有的認識。其二,師資力量短缺。從事藝術素質教育的教師少,舞蹈教師更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舞蹈教師。
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素質教育為我們提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要求,舞蹈素質教育作為美育中的一種。
藝術教育在引導大學生走進藝術殿堂的同時,更要注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當前我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狀況,素質教育必須進行改革。最終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重視舞蹈素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平心.舞蹈教育:一種重要的素質教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3):l0-l7.
[2]劉青弋.體現(xiàn):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1):15-20.
[3]王國賓,平心,嬌立森.關于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
[4]王輝.舞蹈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J].時代報告,2012,(04),61-62.
[5]郭神利.論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時代報告,2011,(0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