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四川工業(yè)科技學院 四川德陽 618400)
探析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的困境與自我發(fā)展①
陸穎
(四川工業(yè)科技學院四川德陽618400)
摘 要: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了解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的困境,對于民辦高校體育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該文采用文獻法、邏輯分析法對當前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認為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以下4個方面的困境:長期的社會偏見、學校體育在學校中的尷尬地位、學生對體育課的淡漠、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失范。在此基礎上,文章從體育教師自我發(fā)展角度提出了建議。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至今有30年的發(fā)展歷史,現(xiàn)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民辦高等教育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可是民辦高校發(fā)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民辦高校起步晚、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國家財政支持較少、教學條件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制度建設不健全、教學質量低、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等,這嚴重的制約了民辦高校的發(fā)展。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民辦高校的體育教育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xiàn)為:體育教學改革緩慢、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師資力量薄弱、學生身體素質情況不容樂觀等方面。體育教師是體育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影響者。體育教師不僅擔負著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擔,而且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形勢下,探討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的困境及民辦體育教師的自我發(fā)展,對于體育教師本身和民辦高等學校體育都具有現(xiàn)實意義。
1.1長期的社會偏見
偏見是指對某一個人或團體所持有的一種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極否定的態(tài)度。盡管我國開展素質教育改革多年,倡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可是多年來“體育課”作為“豆芽課”的現(xiàn)狀并沒有改變。體育教師的社會聲望沒有得到正確評價,體育教師不得不面對長期的社會偏見,如體育教師散漫、文化素質不高、人文修養(yǎng)不夠、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等。偏見產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國體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重“身體素質、技能水平”輕“文化素養(yǎng)”的現(xiàn)象長期存在。體育教育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內容和教學實踐中,都強調和突出技能水平的重要性,而相對弱化了人文素養(yǎng)的價值。第二,競技運動領域,過分注重運動員技能水平,而忽視了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大批運動員文化素質低、個人修養(yǎng)差的現(xiàn)實在社會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第三,體育教師自我自覺意識不高。這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的自我發(fā)展。
對于民辦高校體育教師而言,民辦高校辦學起步較晚,辦學實力和整體水平不高,民辦高校的社會聲望遠不如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教師的社會地位遠遠不及公辦教師。民辦教師既要面對社會對于體育人的偏見,又要應對社會給予民辦教育的壓力。
1.2學校體育的尷尬地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了“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保證體育課和體育鍛煉時間,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加強美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然而,在民辦高校中,學校體育在學校整體發(fā)展中處于次要地位,學校不重視學校體育的發(fā)展,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體育課的地位尷尬。體育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xiàn)象在部分民辦高校中還存在。例如,為了滿足其他課程教學,一些民辦高校教學主管部門任意刪減體育課;體育課達標考試不被重視;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開展艱難。第二,體育經費捉襟見肘。許多民辦高?!耙詫W養(yǎng)學”的機制制約著學校的發(fā)展,學校體育經費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體育設施條件差,體育競賽少,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困難等。第三,體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難以得到保證。民辦院校體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問題不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體育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處于一種閉門造車的狀態(tài)。此外,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很難享受到體育服裝補助、高溫補助等經費補貼。
1.3學生對體育課的淡漠
當前,在民辦高校中學生普遍存在“喜愛課外體育運動,而不喜歡體育課”的態(tài)度,體育教師們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很難從職業(yè)中體會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體育課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性。在部分民辦高校中,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根據體育教師的專長來安排,沒有開設體育選修課。教學內容多是在初高中教學基礎上的重復,比如說,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等。新興的運動項目未能得到推廣和開展。第二,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較為落后。許多體育課都是沿襲著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手段,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課組織松散,學生參與被動。第三,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電腦、手機的普及與廣泛應用,占用了學生了大部分的
課余時間,多數大學生更愿意在電腦前坐著而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這也削弱了學生對體育運動和體育課的興趣。
1.4體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失范
民辦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失范成為影響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瓶頸。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責任意識的淡化。由于長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體育教師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產生質疑,責任逐漸淡化,“體育無關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逐漸膨脹,工作積極性嚴重缺乏。例如,有的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無故曠課。有的教師只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忽視與學生的溝通和德育培養(yǎng)。少數老師甚至敷衍教學工作,將主要精力投入經商、校外培訓等社會活動。第二,體育教師業(yè)務能力低下。研究表明,在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不強、知識結構單一、學習能力不足,體育教學研究活動處于停滯狀態(tài),同事間缺乏積極的工作交流等。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顯得尤為薄弱。第三,缺乏自我職業(yè)規(guī)劃。與公辦高校體育教師相比,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尤其是青年教師。表現(xiàn)出了工作熱情不高,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不明確,對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方向不清晰,最終導致他們不愿意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很難在體育教學中取得突破和成績。
2.1堅定職業(yè)信念,提高職業(yè)認同
堅定的信念是人生的行動向導和動力源泉,人一旦有了堅定的信念,就能信心百倍,充滿激情地投入學習、工作和生活。作為體育工作的實施者和引導者,體育教師的思想意識決定了體育工作的效果。由于社會、學校、學生等多面的影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很容易對自身的職業(yè)低認同感、低成就感,對于體育教學喪失信心。因此,必須樹立牢固的職業(yè)信念,提高職業(yè)成就感和認同感。2014年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劉鵬同志指出“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體育教師必須認識到學校體育既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部分,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學是學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體育教師們應在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同時,民辦高校體育教師,要充分卸除身上的“包袱”,要明白無論“公辦”高校還是“民辦”高校,兩種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這需要民辦學校的體育教師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2.2提高職業(yè)道德水平
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精神綱領,是教師擔負對學生培育責任的心理依托。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也是教師獲得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認可的基礎。我國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中明確要求高校教師必須做到“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6個方面。體育教師不僅要認真遵守這6條要求,而且要深入學習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相關理論,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本質和規(guī)律,嚴格約束自己,從而提高自身職業(yè)道德水平。
2.3積極提升專業(yè)能力水平
扎實的專業(yè)能力是體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體育教師必須以“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參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索適合高校體育發(fā)展的新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大學生的體育興趣,真正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達到“健康”的目的,從而使體育“終身化”。教師們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思想。在傳統(tǒng)的“技能論”體育教學思想下,許多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體育課堂中教學過于刻板,教條化,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豐富教學內容。課程內容選擇上應該充分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將青少年喜歡的運動項目引入課堂,例如,輪滑、街舞、瑜伽、搏擊等項目。也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例如空竹、高蹺、陀螺等。再次,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學生個體差異,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既重視學生的體驗,又啟發(fā)學生能力。同時,要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活動。最后,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和開展“兩操”活動、體育競賽活動、業(yè)余運動訓練等活動。
2.4提高終身學習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理念和終身學習能力是一個人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民辦教育的要發(fā)展需要民辦教師的自我提升,因此,終身學習對于民辦高校的教師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們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體育教師們應該重視教研活動,積極參與同事之間的業(yè)務交流,通過交流尋找自身的不足,吸取有益的經驗,不斷完善自我。其次,重視科學研究。一個合格的高校體育教師應具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水平。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體育專業(yè)學術會議等科研活動,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體育領域前沿的新知識和理論,更好地指導體育實踐。再次,積極參加研究生或者更高水平的學習和進修。最后,體育教師們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技術,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傊挥胁粩嗟难a充、更新、調整自己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緊跟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在危機面前,我們才能從容不迫。
在深化高校體育改革的新時期,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施動者,是能夠對人才培養(yǎng)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之所以強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臨著危機,是因為我們希望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必須要有“憂患意識”,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導下,只有體育教師樹立了堅信的職業(yè)信念,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有思路、有計劃、有針對性進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才能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姚峰.對我國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1):90-92.
[2]徐培興,劉健,王祖爵,等.民辦高校學生體育觀剖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8(3):94.
[3]張建新.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危機和出路[J].體育與科學,2002,23(4):67-68.
[4]丁廣明.高校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困境與超越策略[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6):830-832.
[5]金川江.21世紀民辦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6):826-828.
[6]王振朋.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地位界定問題及其完善路徑[J].齊齊哈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4(3):8-10.
[7]張歡,董寶林.民辦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生涯高原的探索及驗證[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6):22-24.
[8]楊輝.學校體育的困境與出路[J].體育學刊,2014,21(4):71-74.
關鍵詞: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困境自我發(fā)展
The Dilemmas and Self-development of P.E.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Lu Ying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Deyang Sichuan,618400,China)
Abstract:The P.E.Teacher is the organizer and executor of the school sports.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s of P.E.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from multidimensional view.The main difficulties they face are as follows: the long term social prejudice, being in an uncomfortable position, students indifference to P.E.lessons, the?anomie? of P.E.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Based on thes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P.E.teachers’?self-development.
Key Words:Private college;P.E.teacher;Dilemma;Self-development
作者簡介:①陸穎(1982—),女,四川什邡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