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珊
摘要:初三升入高一是中學外語教學的一個轉折點,高一年級的教學內容不是新階段的起點,而是基礎階段的繼續(xù)。因此,本文重在尋找切實可行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方法,讓高一學生掌握與初中英語學習不同的高中英語學習方法,使師生能克服傳統(tǒng)高中英語教學的弊端。
關鍵詞:初中;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21-052-1
一、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的問題
1.教材銜接的問題
(1)內容多課時不夠用。
同是學習三年,高中英語課本必修和選修教材為11本共39個單元,比起初中英語課本6本共36個單元,高中英語不僅增加了3個單元,并且每個單元的容量比初中多得多。更何況高一還有真正的選修課程要學——校本課程。
(2)英語知識尤其是語法知識難度跨度大,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
高中英語的學習思維完全不同于初中,語言的深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這種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高中生感到不適應,故而導致成績下降。
2.教法銜接的問題
由于高中教材內容和難度上都比初中時期有很大的增加,致使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都很重,高中英語知識量非常大,難度也很大,教師擔心教學進度來不及,往往不會去復習整理初中的知識,也不太顧及學生的畏怯心理,使學生往往在剛進入高中階段就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結果英語成績提高不了。
3.學法銜接的問題
現(xiàn)在我校的實際情況就是:大部分初中剛畢業(yè)的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差,自學能力較弱。進入高中后,有些學生仍然沿用初中時的學習方式,教師說什么才做什么。初中階段,很多老師為學生將各種知識點建立了統(tǒng)一的思維模式,will do只表示將來時,be doing就是現(xiàn)在進行時等等。因此,初中生在學習時習慣于這種機械的、便于記憶的思維方式,造成學生被動地學習,從而喪失了養(yǎng)成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這樣的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是無法適應高一英語的學習的。
4.情感銜接的問題
我校很多高一新生大都初次離家在外讀書,學習上有壓力,生活上不適應,免不了心理上會緊張和焦慮,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教學質量,忽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導致學生不愿意去學習英語,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最后影響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初步找到解決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的問題的策略
1.教的銜接
(1)教師自己首先要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充分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精神實質,充分了解《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編寫思路和體系結構;掌握《牛津高中英語》對學生詞匯和語法的教學要求。
(2)在教授高中新課導入新知識、新概念時,把初中的重點知識穿插在新知識中進行復習,也可以對學生已熟悉的知識進行鋪墊和引入新內容,注意從語音、詞匯、語法和課文幾方面補缺。
①語音知識方面。
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很少有教師會把音標作為單獨的一個語法進行教學。因此學生進入高一的第一節(jié)課就應該是音標復習課。用兩天兩個課時完整地介紹英語音標的發(fā)音、寫法、字母和字母組合發(fā)音的特點等等,讓學生大聲讀、多寫多練,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完全掌握。
②詞匯方面。
在教授新課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鞏固舊詞匯,例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有目的地尋找、發(fā)現(xiàn)初中學過的重點詞匯,通過在有情景的語篇中學習單詞,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避免了單調枯燥的死記硬背,效果比較好??梢苑旨壏诸悩顺鋈龝?、四會詞匯,有所側重,同時適時地把這些詞匯分類集中打印給學生,讓學生在早讀課上專門強化記憶,并進行檢測??傊?,教師要提高初中教材中重點詞匯在高一新教材單元各版塊重復出現(xiàn)的頻率,使學生從遺忘到拾回最后到會運用。
③基礎語法方面。
教師首先要了解初中教材中語法部分的內容和難度,并與高一四個模塊語法的內容和難度進行對比,以了解學生對語法掌握的現(xiàn)有水平,進而能預估到在高一階段學生學習語法時會遇到的困難。
讓學生慢慢轉變理解語法的思維方式,分別對簡單句的五種基本類型、動詞不定式、被動語態(tài)、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常用的八種時態(tài)等,做到既系統(tǒng)地講解用法,又在學習時運用、強化。
④在寫作方面。
因為高一是基礎階段,教師應加強學生對基本五大句型的訓練,可以以翻譯句子為主,也可以通過話題寫作練習運用話題核心詞匯和語塊,訓練學生時態(tài)和語態(tài)等等。
2.學的銜接
(1)教給學生基本學習方法。
教師要明確讓學生知道:唯有提高課堂效率,才能保證學習質量。高中學生應該懂得嚴格要求自己,教師也要做好學法指導,要指導學生預習、聽課、記筆記、完成作業(yè)、及時復習總結的方法。
(2)引導學生提高學習動力。
學習的動力包括學習動機、興趣、毅力和情緒等。現(xiàn)在很多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師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單詞默寫大賽、英語書法大賽、演講、roleplay等等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很多著名主持人如水均益、楊瀾等等,他們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使學生認識學習外語的意義,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毅力。
3.情感的銜接
教師對學生要格外地關心和愛護,教師要尊重和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要善待后進生。他們雖然是高中生,但是還沒有脫離初中生的稚嫩,只要是學生,都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都喜歡聽到表揚的話語,所以,老師的關愛,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自己得到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