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曉紅
【摘 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廣泛滲透,新時期小學數(shù)學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進一步認識口算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因此,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口算教學擺到應有的教學位置,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數(shù)學;培養(yǎng);低段學生;口算能力
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堅持經(jīng)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庇纱丝梢?,口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學低段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小學低段數(shù)學中口算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口算教學形式單一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口算教學僅僅是讓學生用練習本先進行口算訓練,然后批改后再換回來,錯誤的訂正,優(yōu)秀的給一個“分數(shù)”。采用這種單一的方法時間一長,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做法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這樣單一的口算教學形式,學生開始還覺得比較有興趣,時間久了,就失去了新鮮感,每次練習,都成了完成任務,不僅沒有起到練習鞏固的目的,反而使學生覺得機械重復,枯燥乏味。
2.教學層次不明
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無論是使用口算卡片、口算練習本還是教師自己設置的其他口算練習,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辦法。大家一起看,一起思考,沒有明確的針對性。同一個班的學生,計算能力不完全相同,如果用一個標準要求,有的學生就會精力過盛無所事事;有的學生就會完不成任務,失去練習的信心。因此,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好,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3.教學評價不力
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指出:“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計算能力,應該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泵恳环N運算都有一定的計算方法,掌握這些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基礎,更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機械訓練,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可是很多教師在學生練習基本口算時,沒有注重對算理的理解,學生只是機械性、記憶性地進行口算,教師只看到答案和速度就簡單的作出評價。這種做法的不足之處:單純的注重結果,教師不能充分了解學生對計算法則掌握的程度,運用的計算方法是否簡便,從而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靈活的計算方法,形成熟練的計算技能。
二、小學低段數(shù)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原則
1.循序漸進
小學數(shù)學中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的,需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特點,循序漸進,從起點抓起,從嚴要求、訓練到位,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2.以人為本
新課程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小學生的學習起點、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學時要以人為本,確定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滿足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要。
3.符合主觀能動性
小學生是數(shù)學口算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訓練中只是起導向、組織作用,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讓學生愉快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
三、提高小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生想算
(1)樹立榜樣,觸動孩子的好勝心。在口算練習中,多表揚一些速度較快、正確率較高或者進步大的學生,同學們就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下一次練習時也朝他們靠攏,希望能趕上甚至超越他們。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前,我提出和同學們玩玩拍手游戲,要求加起來等于10的。拍了三次,發(fā)現(xiàn)有一個同學每次都是第一個對上口令的,速度很快,節(jié)奏也很正確。我馬上表揚他,并說:“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你能趕上某某嗎?”其他同學馬上來了信心,都準備和他比一比。接下去拍手的時候,速度快的同學明顯多了,我及時表揚了他們的進步。整個課堂非?;钴S,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口算的速度和正確性都很不錯。
(2)以鼓勵為主,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每個班里肯定有一些對口算感到非常困難的學生,每次口算比賽他們都是最后幾個,往往時間到了還沒有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錯誤一大堆。越是慢、錯的多,越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口算就是不行,因此也越來越討厭口算。教師要多留意這些孩子,稍有進步要馬上進行表揚,多表揚他幾次,聽到的表揚聲多了,自信心也漸漸恢復了,自然而然會喜歡口算,口算的能力也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授之于漁,培養(yǎng)學生會算
(1)直觀操作,明確算理。教學中采用直觀手段,理解算理,在理解的基本上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邊想、邊說和邊擺,以此優(yōu)化兒童的思維過程。通過教師的直觀演示、規(guī)范操作程序,使學生在操作、表述、觀察、思考的訓練過程中,腦、口、手等多種感官都動起來,為操作過程上升到口算方法,建立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例如教學9加幾的內容時,不要急于把現(xiàn)成的“湊十法”灌輸給學生,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審視問題。教師可以提供多種學具、實物,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完成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不僅學會了口算方法,而且?guī)椭麄兗由盍藢λ憷淼睦斫狻?/p>
(2)教會簡便運算。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以下簡便計算方法,從而使學生的口算方法合理、靈活。①“數(shù)的組成”法。學了2至10各數(shù)的組成后,學生可以通過熟記這些數(shù)的組成來進行口算。如:5+3=□,因為8可以組成5和3,所以5和3合起來就是8;又如7-5=□,因為2和5可以組成7,由于7是總數(shù),減去其中的一部分5,還剩另一部分2,這樣看算式,想組成就能很快的算出得數(shù)。②添數(shù)算加法。如計算6+3=□,教學生把加數(shù)6記在心里,接著添數(shù)3個就是得數(shù)9,一般把大的一個數(shù)記在心里,添小的一個數(shù),如2+8=□,把8記在心里,添數(shù)2個就是10。③用“湊十法”口算。例如4+5+6=□,啟發(fā)學生說出思考過程,說出幾種口算方法并通過比較,讓學生總結出用“湊十法”口算這種方法比較簡便。這樣借助“比較”,只要持之以恒,學生的口算方法就合理靈活,速度快結果也準確。
3.優(yōu)化練習,促進學生善算
低年級學生思維的漸變性決定了口算教學需要較大的訓練量,學生思維無意注意的優(yōu)勢性決定了口算教學需要多樣的訓練形式。在教學中不斷更換教學手段,以新穎多樣的口算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視算和聽算結合練。視算和聽算是口算訓練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利用卡片、小黑板、實物投影儀等媒體讓學生通過眼看、腦算,再說出得數(shù)。而聽算是利用多媒體或教師直接口述算式來讓學生通過耳聽、腦記并計算,再說出得數(shù)。聽算的難度比視算大。訓練中,將視算與聽算結合起來交替進行,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和積極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聽算成績的分析反饋口算的熟練程度,幫助教師把握訓練進度。其次,采用多種形式練。為調動低年級學生的積極性,避免產生厭倦情緒,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來進行。
總之,小學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關鍵期,因此,新時期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口算訓練必須科學化,練習形式多樣化,練習題目層次化,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練習的機會,進而鞏固和深化口算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怎樣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J].山東教育.2011年Z1期
[2]馬曉晴.小學低段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新課程.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