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巖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引導作用。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擔任班主任的經(jīng)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了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態(tài)度和方法,并且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具體事例表明這些方法切實有效。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溝通;欣賞;贊美
班主任每天要負責學生的學習及各種生活瑣事。時間久了,便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在處理問題或是與學生溝通時會居高臨下,很自然地批評教育學生,指出他們的問題。或許班主任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教育方式,但卻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在班主任的批評下,學生似乎已經(jīng)形成了抗體,并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拒絕與班主任溝通。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讓學生覺得我們只是在管教他們,要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是他們的朋友,是在不斷幫助完善他們,帶領他們走向成功。
一、多與學生溝通
班主任要想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首先要融入學生,多與學生溝通。在很多學生看來,班主任是嚴厲的,是管教他們的,他們不愿意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班主任。這就需要班主任平時與學生溝通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學生愿意與班主任溝通,班主任明白了問題癥狀所在,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以前我們班有個學生,我經(jīng)常看到他自己低著頭,有心事兒的樣子,平時也不怎么與同學一起玩,我嘗試找他談話,但是他每次不是點頭就是搖頭,拒絕與我溝通。后來,我從他的日記中慢慢得知他的情況——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平時爺爺奶奶照顧他的生活。他認為父母分開是他的原因所致,家里很多矛盾都是因他引起的,在他看來,生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得知這個學生內心的想法后,我私下聯(lián)系他的家人進行了一次談話,告訴他家里人孩子現(xiàn)在的思想情況,讓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想法,即使有什么矛盾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鬧,多向孩子展示家庭幸福溫馨的一面,讓孩子感受到身邊的溫暖。在那以后,我看到他慢慢有了變化,不像以前那么悶悶不樂了。我再一次找到他,問他最近怎樣,他開始慢慢與我分享他的內心想法,得知他的家庭氛圍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孩子內心也不像以前那樣自卑孤獨了,我心里有些欣慰。那是我第一次聽他說那么多話,所以我一直注視他、傾聽他,適時點頭微笑??磥硪私鈱W生內心,首先要能夠與學生溝通,只有學生愿意與班主任溝通,才會將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二、學會欣賞學生
在與學生溝通的前提下,班主任還要學會欣賞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欣賞不僅僅是指對優(yōu)秀學生的欣賞,還包括對差生身上一些優(yōu)秀品質的欣賞。對優(yōu)秀學生的欣賞,大多數(shù)班主任應該都能做到,但是對于差生,很多班主任避而不談,認為他們只要不搗亂就算好的了,何談欣賞呢?其實不然,差生可能學習成績不好,紀律松散,還會經(jīng)常搗亂。但是,他們有可能只是想引起我們的關注,如果班主任能夠在發(fā)現(xiàn)他們某些優(yōu)點時及時表揚或鼓勵他們,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班有個學生叫孫海龍,他是降級下來的,平時不愛學習,紀律松散,與老師、同學的關系處得也不是很好??吹剿囊幌盗斜憩F(xiàn),我開始關注他,發(fā)現(xiàn)他在數(shù)學方面較有天賦,有一次數(shù)學課上因為表現(xiàn)較好得到了數(shù)學老師的夸獎。得知這一情況后,我有了想法,私下我找他談了一次話,表達了對他在數(shù)學方面的天賦的欣賞,問他有沒有意愿當數(shù)學課代表,他顯得有些受寵若驚,但也說了自己對數(shù)學比較感興趣。所以,在一次班會上,我鼓勵他勇敢表達出自己想做數(shù)學課代表的想法,很多同學熱情洋溢鼓勵,他成功當上了數(shù)學課代表。在這以后,他好像開始有所改變。起碼在對待數(shù)學課及數(shù)學作業(yè)上,他變得積極主動了,也開始變得有責任心,積極督促別的學生按時交作業(yè),人也變得陽光了。因此,我們不僅要欣賞優(yōu)秀學生,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差生的優(yōu)點。只有他們認為自己得到了尊重和重視,才會愿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他們才會改變自己,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善于贊美學生
贊美是欣賞的結果,是對溝通和欣賞的鞏固。它是融洽人際關系的法寶。如果兩個相互仇視的人聽到對方在背后贊美自己,仇視感馬上會煙消云散。同樣,班主任的贊美對學生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聽到另一個學生提起班主任在背后對他的夸獎,那么他內心一定是比當面受到夸獎更高興,他會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重視及誠意,而后向班主任所期望的方向去發(fā)展。因此,班主任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多在學生面前指出某些同學的優(yōu)秀品質,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關心及重視。
總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多與學生溝通,在有效溝通的基礎上,欣賞并贊美學生。班主任只有走進學生心里,與學生成為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何鵬明.教育的美在于溝通[J].教書育人,2012(16)
[2]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化:班集體建設的關鍵[J].中國德育,2010(6).
[3]黃正平.我國班主任工作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教育學術月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