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豐
(吉林警察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公安院校學員身體素質與運動參與的調查分析
孫廣豐
(吉林警察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通過對兩所公安院校的600名學員(男生)的身體素質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對學員的體育參與情況進行調查走訪,研究表明:在公安院校的學員中,能夠反映機體的有氧能力的身體素質指標具有長效性,而反映機體的無氧能力的爆發(fā)、彈跳等則長效性相對較弱;同時目前公安院校學員的體育參與情況也不能適應公安事業(yè)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今后在公安院校的學員身體素質訓練中加強長效性弱的訓練項目。
公安院校;身體素質;體育參與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各階層都在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發(fā)展,人才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眾所周知,公安院校培養(yǎng)的學員正是維護社會安定的人才,可以說公安院校培養(yǎng)的學員的人才質量關系到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素,人才質量的高低不僅僅取決于知識文化的多少,同樣還需要擁有較高的身體素質水平,由此才能滿足學員在不同的工作中的身體需求,才能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很多突發(fā)事件。因此,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素質的水平提高尤為重要,而傳統(tǒng)的身體素質的指標不能完全體現(xiàn)學員的健康水平。基于本人相關課題的研究,本文從目前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運動參與的具體情況入手,了解他們目前參與體育活動健身的實際水平,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探析相關干預策略,從而為今后公安院校學員的高質量人才培養(yǎng)提供一定的參考。
根據(jù)本研究的內容、思路和相應課題的需要,科研工作小組對吉林警察學院和中國刑警學院的2014年學員體測的結果進行抽查分析,其中一年級學員100人(均為男學員),二年級學員100人(均為男學員),三年級學員100人(均為男學員)。根據(jù)需要對600名學員的50米、立定跳遠、肺活量、1000米和引體向上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公安院校學員身體素質指標的分析(N=600)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在分析中由于考慮樣本含量過大,采用了U檢驗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目前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素質水平令人堪憂,在調查的吉林警察學院和中國刑警學院的男生中,50米的平均成績只是剛剛超過我國關于普通大學學生身體素質達標的及格水平,達到良好的水平(7秒以內)。從兩所調查的公安院校的學員50米的成績整體上通過U檢驗之后,U=1.58<1.96,因此P>0.05,差異無顯著性。眾所周知,50米的水平反映的是學員的速度素質的水平,尤其是對于公安院校的學員來說,速度素質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從學員的彈跳能力的調查中,我們看到兩所院校的學員的水平整體上差異不明顯,U=1.52<1.96,因此P>0.05,差異無顯著性。但是從成績的水平上看,目前兩所學校的學員的彈跳能力不是很理想,國家對于大學生的立定跳遠的及格線定在了2.05米,這兩所學校的學員只是能夠整體上達到標準的水平。彈跳能力是一個人身體的基本素質指標之一,然而調查的結果令人擔憂,尤其是對于公安院校的學員,更值得我們思考。
而反映學員的耐力素質1000米的水平,整體上也不存在差異,U=1.79<1.96,因此P>0.05,差異無顯著性,而目前對于大學生的肺活量的達標要求4'32"為及格水平,而達到良好水平則需達到3'42"。因此從測試的結果來看,目前公安院校學員的整體耐力的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要達到良好以上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練習,才能滿足畢業(yè)之后不同工作的需要。
綜上,本課題組選取學員的基本身體素質進行對比分析,就是要通過實際的操作來客觀地反映目前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素質水平和身體素質水平變化的趨勢。通過以上的檢驗,我們發(fā)現(xiàn),在50米和引體向上以及彈跳能力上,不同年級的學員能力水平存在著差異,有的是逐漸增強的,有的是先增強后減弱等,但是存在著不同變化的;而對1000米檢驗的結果我們看到,結果是出乎我們課題組成員的意料,1000米的成績在不同年級的學員表現(xiàn)出來的成績變化是不大的,不存在差異。所以通過本次測驗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公安院校的學員中,能夠反映出機體的有氧能力的身體素質指標具有長效性,而反映無氧能力的爆發(fā)、彈跳等則長效性相對較弱,這就需要我們今后在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素質訓練中加強長效性弱的項目訓練。
在對上述身體素質水平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的同時,課題組針對兩所院校的學員體育參與的動機和認識進行調查,然后再針對參與頻度和時間長度進行調查分析。
(一)公安院校學員對體育參與的認識程度的一般性分析
首先在體育參與的認識上,主要是針對學員體育參與的態(tài)度進行調查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兩所公安院校學員對于體育參與態(tài)度的分析
從表2的結果來看,在表示非常愿意和很愿意的學員中,有341人表示非常愿意參與到體育的教學和活動中來,占到總人數(shù)的56.8%,超過了一半的學員。通常認為,重要的不一定就一定得親自參與,而認為不重要的不一定不參與,但是這部分學員一定是在體育教學或者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最好的,才使得他們非常愿意參與其中;另有157人表示很愿意,占到總人數(shù)的26.2%;而表示一般愿意的有72人,占總人數(shù)的12%,之所以有這么多學員表示一般愿意,主要因為一方面是他們身體的原因,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師教授的體育技能,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處于低年級的學段,參與體育的時間相對較少;而表示不愿意的學員只有30人,這也很正常,極小部分的學員不愿意參與體育的學習和體育活動中來,這與他們對于體育教學的認識有關,同時也可能因為身體的運動能力水平不高,導致他們心理上懼怕參與體育,擔心出現(xiàn)錯誤等。由此可見,學員對體育參與的認識水平還比較高,但是仍然有部分學員認識程度不夠,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公安院校體育教學中重視不同情況的學員,權衡整體,不能一味地只注重體育教學的規(guī)定內容和規(guī)定進度,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做出合理化的改善,從而讓更多的學員能夠自覺地參與其中。
(二)公安院校學員體育活動參與的時間頻度分析
在公安院校學員體育活動的參與頻度上,主要從每周參與的次數(shù)和每次參與的時間長度上進行分析,每周的參與次數(sh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參與的量,而參與一次的時間長度則能反映出參與的強度。
1.公安院校學員課外體育活動參與頻率的情況分析
本調查主要針對公安院校學員課外體育活動參與頻率的情況(如圖一所示)。
圖一 公安院校學員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情況
體育參與頻度就是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和每次參與鍛煉的時間,根據(jù)對兩所公安院校學員每周參與體育活動的調查,我們看到:目前大部分學員每周參與體育活動的頻率為兩次,有278人,占總人數(shù)的46%;而每周能達到四次以上的學員則少之又少,有73人,占總人數(shù)的12%,這一部分的學員一方面是他們對于體育運動比較熱愛,另一方面就是那些參與課外俱樂部訓練的學員;而一周能夠參與三次的占到總人數(shù)的31%,有186人,參與的人數(shù)也相對較多,一周三次相當于每兩天一次,這也是目前大部分學員能夠參與體育活動的最大限度了;而每周一次及以下的仍然還有63人,占總人數(shù)的11%,這一部分的學員一周的運動量和強度都沒能達到應有的要求,一周一次的體育參與是否能夠使身體適應目前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學中的素質要求對于學員身體條件的需求,值得思考。但是大部分的原因來在學員本身,另一方面還在于學校對于學員課程以及課外活動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知道,無論是公安院校的學員還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惰性比較強,因此在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相關的部門制定相應的教學和活動要求,避免出現(xiàn)“時間不知又去哪了”局面,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學員體育參與的時間是有限的。
但我們也應該明確,并不是每周的頻率高就一定達到體育鍛煉的目標,頻率只是體驗鍛煉的一個指標,還需要了解他們每次體育參與的時間長度,只有兩項統(tǒng)一起來,才能確定體育參與對于身體素質的提高效果。
2.公安院校學員每次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情況分析
在調查中,我們對公安院校學員在有限的參與體育活動中每次的體育參與的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整理(如圖二所示)。
圖二 公安院校學員每次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
我們知道,運動時間的長短一方面能夠反映一個人該次運動的效果好壞,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運動者的耐力素質水平。就目前的公安院校體育課外活動的目標來看,主要是提高學員的身體素質,那么運動的量就不宜過大,但也不能過小,一般認為每次時間為44分鐘以上的運動,身體的機能尤其是身體的有氧能力就會有所提高,同時身體開始消耗自身的脂肪能量,從而減少身體上過多的脂肪,同時這種有氧能力的提高能夠為我們終身體育提供很好的保障。調查中,兩所公安院校的學員在每次的體育活動中能達到44分鐘以上的有122人,占總人數(shù)的20%,這一部分的運動時間在40-60分鐘,只有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才能使得身體達到一定的健身效果;另外還有166人每次的運動時間為30-40分鐘,占總人數(shù)的28%,這一部分的人數(shù)相對也是較多的;而對于那些每次參與體育活動30分鐘以下的學員來說,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只是參與的形式,身體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任何運動項目都需要身體進行一段時間的熱身,然后身體才能適應運動的需要;當然我們也看到最主要參與體育活動的學員每次的體育參與都達到了1小時以上的時間,這部分人除了對技術有所追求外,還對于運動項目本身有著很大的興趣,有236人,這一部分學員基本是各個學校的身體素質和技能相對較高的學員。
因此,通過學員參與運動的頻率和每次的時間長度來衡量他們的參與頻度,可以說目前公安院校的學員大部分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每周的體育參與頻度也能基本滿足身體運動的需要,但是和我們國家提倡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相差較遠,更與我們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有著一定的差距。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體質檢測和體育參與的程度上進行相關的硬性規(guī)定,因為體育的參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
通過對兩所公安院校學員的身體素質進行科學性的檢驗分析,不同年級的學員在不同的身體素質指標上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一方面是身體的本體機能水平,另一方面是后天的體育參與的結果。體育參與的好壞程度在一定上能夠影響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水平,體育參與的強度和量必須滿足身體對于體育活動的需要,才能對機體進行不同程度的刺激,無論是對肌肉的刺激還是對血氧能力的刺激,都需要進行一定的體育參與。因此,公安院校在今后的體育教學改革中應增加對學員體育參與的權重比例,從而適應未來公安院校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1] 蘇繼革.在警察培訓中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的教學模式探討[J].繼續(xù)教育,2007,(12).
[2] 何建省,任文龍,保大平.軍事體能心理訓練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2).
[3] 劉一兵,王珍,吳潔.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課的特點及結構探討[J].搏擊——武術科學,2007,(11).
[4] 陳博.論體能與警察體能[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3).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Quality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
Sun Guangfeng
(Jilin Poli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ith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quality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a sample of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s. Several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followings: the more sports the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s take the more extroverted and the less squeamish the students will b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physical quality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the squeamish personality is affected greatly by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ports frequency; the individual physical quality affects the level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According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roper guidance on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can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to develop in a perfect and healthy way.
Police College; Physical Quality; Sports Participation
D631.15
A
1008-5750(2015)06-0078-(05)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5.06.011
2015-09-23責任編輯:孫樹峰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期我國公安院校學員身體健康素養(yǎng)的評價體系研究”
孫廣豐(1976—),男,吉林梨樹人,吉林警察學院副教授,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警察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