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芬 郭薇 白鳳芝
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對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亞芬 郭薇 白鳳芝
作者單位:130033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門診部(王亞芬、郭薇),藥劑科(白鳳芝)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對冠心病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120例行PCI治療的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性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分別于入院時及出院時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價,采用西雅圖心絞痛問卷(SAQ)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冠心病疾病認知水平量表對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水平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HAMA、HAMD評分分別為10.91±2.82和9.31±4.8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16.31±3.81和 13.26±7.84(P<0.05)。觀察組干預后心絞痛穩(wěn)定性、軀體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程度、疾病認知程度、治療滿意度等評分分別為 60.12±4.36、68.02±3.98、61.28±5.12、67.89±4.36 和 65.38±5.2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65.36±5.46、73.98±4.58、68.47±3.45、72.58±5.89 和 73.92±6.21(P<0.05)。觀察組干預后合理飲食、合理作息、運動鍛煉、情緒控制、遵醫(yī)用藥等知識評分分別為 5.36±1.02、5.78±1.15、5.98±1.23、5.53±1.39 和 5.48±1.2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3.15±0.98、3.28±0.78、3.32±0.89、3.45±1.02和 3.56±1.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護理路徑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健康教育護理路徑; 冠狀動脈疾??; 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生活質量
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是目前治療冠心病的一種有效方法[1]。PCI術后康復效果與患者配合度及圍手術期護理方法有密切關系[2,3]。術后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改變患者健康觀念、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4]。本研究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對冠心病PCI患者應用健康教育護理路徑,效果理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醫(yī)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為冠心病的120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成功接受PCI術;②無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史;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并發(fā)心源性休克、瓣膜性心臟病、肥厚型或擴張型心肌?。虎诟文I功能不全;③有PCI禁忌證;④存在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或其他原因而無法交流者;⑤惡性腫瘤終末期。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齡 47~82(58.67±2.14)歲,病程 1~12(4.83±2.38)年,心功能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Ⅱ級 18例、Ⅲ級 22例、Ⅳ級 20例。觀察組:男性 32例,女性 28例,年齡 45~80(56.78±3.02)歲,病程 1~11(4.92±2.41)年,心功能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Ⅱ級 20例、Ⅲ級 18例、Ⅳ級 2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術前對患者加強心理疏導,并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術后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將并發(fā)癥及時告知醫(yī)生,采取相關處理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
⑴成立臨床路徑小組:成立冠心病PCI圍手術期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2名,病房護士2名。查閱相關文獻制訂臨床路徑表。路徑表經(jīng)科室主任、醫(yī)生及護士長確認并經(jīng)反復修訂獲得。路徑表內容包括患者常規(guī)入院檢查、住院事項、治療方法、服藥方法、護理計劃、飲食指導、心理指導、康復護理及出院事宜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應路徑表相關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
⑵實施內容:①術前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疾病知識講解,向患者交代相關注意事項,患者住院期間如有任何問題應向主管護士咨詢。根據(jù)患者已有的經(jīng)驗和知識,并結合啟發(fā)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患者通過判斷、分析、比較等方法獲取疾病知識。通過專題講座向患者傳授疾病健康知識,并與患者多溝通及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了解患者心理反應、性格特點及疾病態(tài)度,對患者存在的抑郁、焦慮及恐懼的情緒進行疏導,讓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機制。②術后康復指導:患者術畢回病房后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暫時禁食。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密切留意引流情況。③飲食指導:術前指導患者進食半流質、易于消化的食物,進食量應為平日量的70%~80%。術后24 h讓患者進食流質食物,24 h后改為半流質食物,并逐漸過渡為正常飲食。術后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避免進食高脂、高糖及高鹽等食物。術后24 h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體育或體力勞動,鼓勵患者體育活動應循序漸進,運動幅度應以患者不感到疲勞或吃力為宜。④穿刺點皮膚護理:術后穿刺側肢體應伸直制動,橈動脈穿刺后讓腕部制動6 h,預防上肢腫脹,同時指導患者行握拳-放松鍛煉,促使肢體血液循環(huán),并于24 h內避免腕關節(jié)過度彎曲、用力。肢體制動期間患者由于體位無法隨便變動,容易出現(xiàn)腰痛、肢體不適等癥狀,可選用軟硬適中的床墊或柔和的腰部墊以緩解患者不適。絕對制動期過后可讓患者短時間側臥,但需保證穿刺肢體伸直。⑤疾病知識宣教:患者住院期間反復向其講解冠心病形成的原因及預防控制措施,并利用形象記憶法,采用語言與文字相結合的方法,提高患者對冠心病的認識,通過宣傳片、宣傳海報等方式提高患者對冠心病疾病知識的學習興趣。
⑶實施方法:將臨床路徑表放在病歷內,由責任護士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中制訂的護理步驟,完成相關護理后在路徑表相應內容位置上打“√”,而未完成的項目則打“×”,不得隨意調整路徑表中的內容。護理人員每天查房時應按照路徑表內容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抽查,發(fā)現(xiàn)問題后應及時進行總結并改善原有的路徑,同時注明改正時間。
1.3 觀察指標 ①負性情緒:分別于入院當天及術后3 d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心理焦慮狀況進行評估,HAMA、HAMD評分>18分為陽性。②西雅圖心絞痛問卷(SAQ):該量表用于評價冠心病患者技能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共包含5個維度(心絞痛穩(wěn)定性、軀體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程度、疾病認知程度、治療滿意度)共19個條目,每個維度得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機體功能及生活質量越好。③冠心病疾病認知水平量表:該量表由本課題組成人員自行編制而成,并經(jīng)3位以上的冠心病專家反復修訂而成。量表包括合理飲食、合理作息、運動鍛煉、情緒控制、遵醫(yī)用藥等條目,每個條目采用6級評分法,其中“0”分為從不,“1”分為偶爾,“2”分為有時,“3”分為經(jīng)常,“4”分為通常,“5”分為總是。問卷正式調查前隨機選取10名患者進行預調查,結果顯示問卷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96,內容效度經(jīng)本院6名護理專家進行評價為0.85,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評價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當天、出院時向其發(fā)放調查問卷,分別向兩組患者各發(fā)放問卷60份,均有效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HAMA評分、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負性情緒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負性情緒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HAMA HAMD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60 21.80±4.98 16.31±3.81 20.85±1.92 13.26±7.84觀察組 60 22.62±3.92 10.91±2.82 19.63±6.80 9.31±4.82 t值 0.156 5.369 0.137 4.932 P值 0.742 0.000 0.812 0.002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心絞痛穩(wěn)定性、軀體受限程度、心絞痛發(fā)作程度、疾病認知程度、治療滿意度等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認知水平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合理飲食、合理作息、運動鍛煉、情緒控制、遵醫(yī)用藥等知識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結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有研究指出,通過調整患者飲食和生活習慣,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能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健康知識,提高患者自我調控能力[5]。健康教育路徑是根據(jù)患者不同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制訂的符合患者自身特點的護理計劃,并對患者入院后采取的一系列護理措施進行評估,制訂出住院期間護理模式及計劃[6]。冠心病PCI術需要患者積極的配合及全面、科學的護理。健康教育路徑能將患者疾病及臨床癥狀進行綜合性處理,指導醫(yī)護人員科學、積極、主動工作,從而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患者術后康復效果[7]。冠心病PCI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重點是確?;颊吣茼樌瓿墒中g,確保生命安全。臨床健康教育路徑是由醫(yī)護及相關人員共同制訂,并針對某種疾病治療而設計的順序性及時間性的整體護理服務計劃[8]。臨床護理路徑使護理更具標準化及個性化。在這種工作模型下護理人員不僅僅是單純執(zhí)行醫(yī)囑,同時也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進行預見性或整體性護理[9]。術前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工作,術后對患者生活起居及病情變化進行積極指導,將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了解,促進患者康復[10]。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心絞痛穩(wěn)定性 軀體受限程度 心絞痛發(fā)作程度 疾病認知程度 治療滿意度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60 53.98±4.02 65.36±5.46 61.98±3.48 73.98±4.58 59.23±4.85 68.47±3.45 62.98±5.36 72.58±5.89 61.23±5.98 73.92±6.21觀察組 60 54.36±3.47 60.12±4.36 62.32±4.23 68.02±3.98 58.12±4.69 61.28±5.12 63.45±5.02 67.89±4.36 60.28±6.17 65.38±5.23 t值 0.298 4.896 0.345 5.236 0.198 5.396 0.246 4.986 0.369 5.756 P值 0.798 0.018 0.687 0.008 0.712 0.004 0.698 0.010 0.683 0.002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認知水平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認知水平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合理飲食 合理作息 運動鍛煉 情緒控制 遵醫(yī)用藥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60 1.98±0.79 3.15±0.98 2.10±0.86 3.28±0.78 2.14±0.92 3.32±0.89 2.13±0.96 3.45±1.02 2.15±0.86 3.56±1.18觀察組 60 2.02±0.85 5.36±1.02 2.12±0.98 5.78±1.15 2.22±0.91 5.98±1.23 2.26±0.86 5.53±1.39 2.02±0.94 5.48±1.28 t值 0.178 4.236 0.089 4.712 0.176 4.332 0.124 4.124 0.102 4.086 P值 0.672 0.014 0.215 0.012 0.698 0.013 0.702 0.017 0.693 0.020
本研究對冠心病PCI患者實施了一系列積極主動的護理計劃,以克服既往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訂相應的護理計劃,讓患者能根據(jù)自身情況,充分了解及掌握疾病知識,從而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積極參與日常護理工作,提高心理適應性及疾病知識,提高術后康復積極性及主動性,促進患者康復[11]。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疾病知識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而提示健康教育護理路徑能有助于患者建立有效的術后康復系統(tǒng)。另外,臨床教育路徑能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及業(yè)務水平,并為患者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水平。其可能原因是健康教育路徑為護理標準化方法,是根據(jù)疾病設計的護理及醫(yī)療方案,能有效規(guī)范常規(guī)性護理操作,使護理行為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從而保證醫(yī)療護理措施獲得最佳的效果[12]。此外,健康教育護理路徑使護士水平得到提高,進一步規(guī)范護理工作,進而將護理差錯率降至最低[13]。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護理路徑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徐麗.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12,26:1506-1507.
[2]張麗芳.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海峽藥學,2012,24:267-268.
[3]于運福.心臟介入術后血管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中國醫(yī)藥,2012,7:927-928.
[4]王艷,喬玉寧,陳珊珊,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8:9-10.
[5]湯生娥.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74-176.
[6]張淑珍,張雅莉.護理路徑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影響.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627-628.
[7]黃如蘭,王新惠.探討全程健康教育護理臨床路徑對降低冠心病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314-1315.
[8]李爽,尹明秋,孫秋,等.臨床護理路徑對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影響.中國臨床護理,2012,4:486-488.
[9]吳紀萍,陳小玲,岳春迪,等.全程健康教育護理臨床路徑對降低冠心病患者并發(fā)癥的作用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6:1434-1436.
[10]武惠敏.淺談臨床護理路徑對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應用.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7:29-30.
[11]王鶯,賴家盈,郭春蓮,等.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系統(tǒng)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52-53.
[12]陳雪,陳瑰麗.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8-69.
[13]熊倩,趙慶華,田義華,等.心內科護士對冠心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認識的質性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6-218.
The impact of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path on life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ANG Ya-fen*,GUO Wei,BAI Feng-zhi.*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China 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na
BAI Feng-zhi,E-mail:805318670@qq.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re path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PC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60) and control group(n=60).The control group was implemented with routin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ement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path.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Hamilton Anxiety table(HAMA),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The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The self-designed cognitive level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cale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self-designed cognitive.Results The levels of HAMA,HAMD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10.91±2.82、9.31±4.82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6.31±3.81、13.26±7.84(P<0.05).The intervention angina stability,physical limited extent,the degree of angina attack,disease awareness,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60.12±4.36、68.02±3.98、61.28±5.12、67.89±4.36、65.38±5.23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65.36±5.46、73.98±4.58、68.47±3.45、72.58±5.89、73.92±6.21(P<0.05).The reasonable diet,reasonable rest,exercise,emotional control,compliance with medication and other medical knowledg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5.36±1.02、5.78±1.15、5.98±1.23、5.53±1.39、5.48±1.28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 3.15±0.98、3.28±0.78、3.32±0.89、3.45±1.02、3.56±1.18(P<0.05).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CI,improve cognition for the disease,and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ealth care education pa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
白鳳芝,E-mail:805318670@qq.com
10.3969/j.issn.1672-5301.2015.07.019
R541.4
A
1672-5301(2015)07-0648-04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