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引秀
[摘 要]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策略。朗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朗讀教學應聚焦于“準”字:準確再現(xiàn)文本語言;準確再現(xiàn)自然生活;準確突顯個性解讀。這樣才能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自然、讀得有個性。
[關鍵詞]朗讀教學 準確 朗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8-056
朗讀一直以來都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策略。傳統(tǒng)教學中積累了大量朗讀的方法,朗讀在課堂教學中大有“讀”占鰲頭之勢,但其效益卻令人非常尷尬。如何才能扭轉這一局面呢?筆者以為,教師要引領學生從“準”字入手,讓“準”字成為學生朗讀能力的試金石。
第一層次:準確再現(xiàn)文本語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不可添一字,不可漏一字,不可調一字”的朗讀要求。而事實上,正確朗讀課文,保證對原本語言的有效再現(xiàn),是朗讀的保底工程。如果將文本語言讀得錯漏百出,甚至斷詞、斷句都不準確,這樣的朗讀肯定是不合格的。但縱觀我們的閱讀教學,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shù)。當我們試圖開掘文本的深度意蘊時,當我們試圖展示練筆實踐時,我們可曾想過:學生是否已經(jīng)能夠準確、完整地朗讀課文?
我們的常態(tài)課為了追求更多其他更值得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常常置學生的朗讀狀況于不顧;我們的公開課,為了追求花哨的教學手段,仍舊不肯在學生的朗讀訓練上給予寶貴的時間。正是如此,學生讀錯了仍難以得到教師有效地指導,即便有指導,學生也難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去改正,最終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實,只要教師給予足夠的時間保障,并以誠摯的耐心去等待,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可以得到有效改觀的。例如,特級教師于永正在執(zhí)教《第一次抱母親》時,讓一名朗讀能力不好的學生朗讀課文,該生出現(xiàn)了多處錯誤,甚至引來了其他學生的嘲笑。但于老師并沒有就此放過,而是為學生一一指明了錯誤,并鼓勵該生說:“不要灰心,老師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再讀讀,你一定能讀好的。”有了教師的指點和鼓勵,學生賣力地練習,果然在接下來的第二次朗讀中,效果得到了明顯改善。
可見,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在學生的錯誤處教學,才能凸顯針對性。
第二層次:準確再現(xiàn)自然生活
語文是生活的藝術化再現(xiàn),朗讀課文就是用自己的理解與聲音表現(xiàn)生活的原始質態(tài)。因此,生活該是怎樣的,朗讀就應該是怎樣的。但遺憾的是,閱讀教學中的朗讀已經(jīng)完全變味了。很多教師為了凸顯文本的主旨,過度關注文本中的核心詞語,致使學生的朗讀完全脫離了生活的節(jié)奏,眉飛色舞型、矯揉造作型、無病呻吟型的朗讀充斥在整個課堂中。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對文本的褻瀆,更是對生活的扭曲,學生也難以真正把握文本的內(nèi)在力量。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中,作者蕭紅錯把狗尾巴草當做稻谷留在田里時,寫了一段她與祖父的對話。整個對話有祖父善意的提醒和教育,也有蕭紅的調皮與天真。很多教師都喜歡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但在朗讀中,很多學生總是習慣性地強調、突出某些詞語,使得一段妙趣橫生的祖孫對話演變成了機械僵硬的劇本表演,讓人不免惋惜。筆者在教學時,就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將自己當做蕭紅,通過移情的方式真正走進人物內(nèi)心,以內(nèi)心的誠摯進行課文的朗讀,學生的語氣、節(jié)奏都呈現(xiàn)出自然之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鏈接生活、崇尚自然,學生的朗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因此,“準”字試金的第二重標準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達成自然舒適的朗讀質態(tài)。
第三層次:準確突顯個性解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該珍視學生的多元化解讀,教師不能以自己的閱讀理解代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怎樣的理解,就會有怎樣的朗讀。因此,課文的朗讀其實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教師應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與體驗,進行個性化的朗讀處理。如此,讓不同的學生展現(xiàn)出不同的朗讀方法,從而讓課堂的朗讀充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智慧。例如,《錢學森》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錢學森乘坐輪船劈波斬浪回到了祖國。按照一般的要求,學生能夠朗讀準確似乎就算完成了朗讀任務。但是,這樣還遠遠不夠。這段文字著力表現(xiàn)的錢學森歸心似箭的內(nèi)心體驗并沒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在準確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如果讓你運用這段文字對錢學森進行介紹,你會怎樣朗讀?正是在這樣的朗讀點撥下,學生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對這段文字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并將自己的體悟融入文本之中,將文本意欲表現(xiàn)的主題凸顯了出來。在這一案例中,教師給予了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在文本語言中自由徜徉、自由體悟,獲取最真實而豐富的內(nèi)在感受,并積極嘗試運用自身最適切的朗讀方法呈現(xiàn)出來,在尊重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朗讀準確地反應自我,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朗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更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所在。只有在“準”字上做文章,學生才能讀得正確、讀得自然、讀得有個性,朗讀能力才會在螺旋上升中得到提高。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