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娜
摘 要: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產物,其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教育領域,并且已取得不俗的成績。本文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策略進行研究,旨在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教學 優(yōu)勢 應用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早已滲透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對人類的生活、娛樂及工作方式造成極大的沖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對課堂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本文在此分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大的提升。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
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教學中的基礎與前提。從某種程度而言,學生必須對數學概念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推導數學公式,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數學。
多媒體技術的成熟為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其自身具備的優(yōu)勢能夠為概念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就能夠制作多媒體課件,將書本教材中的內容變得充實、靈活和生動,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換言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降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難度,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例如,在《比一比》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比較的數學概念,要能夠對比多與少、長與短和高與矮。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就是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生還無法結合所學知識及現實經歷進行正確的理解。
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比較的概念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具體地說,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兩張圖片,圖片的內容就是一高一矮兩個卡通人物。其中,教師給矮的人物設定的語言是:“哇,他真高!”而給高的人物設定的語言則是:“哼,小不點兒?!?/p>
通過卡通人物豐富的表情及趣味性的語言,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樂趣,并對高與矮產生直觀認識。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新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建立直觀具體的形象,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和掌握數學概念。
(二)增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能夠有效增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獲得的樂趣并不多。教師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yōu)橹饕慕虒W目標,通常利用大量機械的練習題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就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容易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和抗拒情緒。
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數學學科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快樂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圓的認識》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就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不同的圓。通過圖片展示,學生能夠發(fā)現生活中的盆子、碗、硬幣、圓環(huán)都是圓形的,進而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圓形繪制幽默趣味的人物頭像,使學生在課堂上笑出聲并獲得快樂。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生活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能夠應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生活化教學。換言之,多媒體教師為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堅實的基礎,能夠更好地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
例如,在《噸的認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讓學生理解噸的概念,如何讓學生產生更深刻地認知成為一個難題。此時,教師決定開展生活化教學法,旨在通過學生的現實經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讓觀看學生倒水進一個容積為1000升的容器片段。再現真實的情景,出現學生的采訪對話:這一升的容器需要用50桶水才能倒?jié)M,一桶水拎著已經很累人了,如果50桶一起拎,是沒有人能辦到的。教師讓學生看到數個同學忙來忙去的情景,配上背景音樂,老師敘述:同學們,經過10位同學的不懈努力,這一1000升水的重量恰好就是一噸??赐瑢W累得滿頭大汗的樣子,要把20千克一桶的水,倒?jié)M50桶才能將這個容器倒?jié)M,你們說這一噸水重不重?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支撐,教師達到了預期理想的效果,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數學學科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經常會讓學生感到困惑,容易讓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因此,教師必須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面對的問題和挫折,并且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這些挫折,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應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要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的有力支撐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進行全力突破。
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就容易導致學生的認識并不深刻,其所產生的記憶也并不牢固。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通常會使用實踐教學法,組織學生利用七巧板、小棒等道具進行推導,但這樣的方法相對落后,也提高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秩序的掌控難度。
總的來說,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它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并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質量。這就需要眾多教師通過實踐教學不斷總結和交流,進一步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林國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才智,2010(02).
[2]劉秀翠,任洪君.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和應用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1).
[3]邵志敏.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