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美珍
摘 要: 自主學習是一種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最重要的能力,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才能掌握日益增長和不斷更新的知識與經驗,跟上時代的步伐。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的責任,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師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只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有章可循、有徑可走,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英語教師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yǎng)
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重要,這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的共識。在知識增長和更新速度飛快的現(xiàn)代社會,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會很快被淘汰,如果不會自主學習、掌握新知,就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這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工作,才能真正見到實效,造福學生。
一、教師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觀念是行動的指揮棒,怎么看待老師和學生,就會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工作方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教是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傳授解惑的主角、是控制者,左右著學生的學習,沒有教師的教,學生就無從學起,學生是配角,是接納教師傳授知識的容器,處于被動的地位。而新的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自己讀書,觀察、分析、思考問題,才能使自己明白事理,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guī)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只有明確自己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轉變理念,才會在教學活動中轉變自己的角色,把幫助、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做自己的責任和自覺行動,并使這一行動成為教學的新常態(tài),成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
二、激發(fā)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學習動機是促使人們勤奮學習的根本動力。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動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來自父母和教師的壓力、有的是對學科感興趣、有的是為了提高素質等,只有把個人的學習和發(fā)展與個人、家庭的幸福甚至祖國的強大結合起來的學生,他們學習才會變得更努力,所以英語教師要善于通過說理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利用事例說明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對外開放、對外交往離不開英語、將來的就業(yè)需要等,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是為將來的發(fā)展與幸福甚至祖國的富強,增強責任感。另外,利用英語的歌曲、英語影視等媒體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習英語學科的動機,使學生發(fā)自內心決心把英語學科學好,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思想基礎。
三、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然后是背單詞、句子等,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要積極主動改變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推到舞臺上,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課堂變?yōu)閷W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通過課堂自學—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教師引導—小組(個人)展示—多元評價(自評與他評)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學生獨立思考,實現(xiàn)生生、師生交往、互動,雙方相互交流、溝通、啟發(fā)、補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經驗和知識,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當然,課堂教學模式應該豐富多彩,不能固守單一模式,不同的教學模式適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適合教學內容的堅持以雙方互動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常教常新,引人入勝。
四、指導英語學習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
有人說:最重要的知識莫過于學習方法的知識。在知識快速增長與日益更新的社會中,現(xiàn)有的知識與經驗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1.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指導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之一,具體可讓學生編寫預習提綱、記憶單詞、理解課文等,把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做好標記,請教同學或老師幫助解決。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如閱讀英語學習報、英語書籍等,學會利用英語字典等英語學習工具,理解疑難詞句,制作閱讀摘要卡片,拓展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空間,擴大知識面。3.通過合作學習增強能力,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激活思維、促進友誼和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好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由課堂的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外的學習,這樣可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
對初中生來說,自主學習要求能自覺地、獨立地制訂學習計劃,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初步做到不依賴教師的父母的督促與管理。為此,教師要做到:一是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如每天背多少單詞、句子等。二是要求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學生在開始制訂學習計劃時,教師給予幫助、引導,使之能夠根據自身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如為了實現(xiàn)每天背5個英語單詞的學習目標,可計劃用早讀前10分完成等。三是監(jiān)督學生執(zhí)行學習計劃。執(zhí)行計劃比制訂計劃重要得多,否則計劃將成為墻頭草??刹捎美蠋煴O(jiān)督、同桌監(jiān)督、小組監(jiān)督、家長監(jiān)督相結合,檢查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促使學生培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會使人受益終身。
六、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
實踐證明,科學合理的評價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注重學生的的個體差異,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態(tài)度上?!吧朴谛纬尚栽u價,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是評價的硬道理”,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地給予表揚肯定,對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指出。評價內容具體,如預習情況、課內參與、聽寫背誦、作業(yè)、課外閱讀等。評價方式多樣化,如個體自評與互評、小組評價、老師評價、家長評價、周評價、月評價、學期評價等,通過評價使學生能夠懂得自身的優(yōu)缺點,以便發(fā)揚與克服,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英語教師要在工作中不斷摸索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使學生實現(xiàn)從“學會”到“會學”的跨越式轉變,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性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2]張丹張靜主編.有效上課——問題·探究·對策.(初中英語).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4.
[3]郭東岐主編.新課程標準.(教師讀本).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