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
摘 ? ?要: 初中語文教學是語文教育教學的關鍵階段,學生處在這一階段時語文認知能力已經(jīng)初步養(yǎng)成,但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還有些欠缺,因而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模式。多元化語文教學方式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模式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讓學生改變以往單一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關鍵詞: 初中語文 ? ?語文教學 ? ?多元化
現(xiàn)代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更多要求,要求初中語文教學在滿足學生知識需求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能力,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學通過不同教育模式的實施滿足教育教學要求。由于目前多元化教學模式并不完善,再加上教師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認識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多元化教學實際效果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因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教師的努力和學生的配合,真正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和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重心不明確,學生主體地位不高。
教育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這個主體,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不能忽視學生作為教學中心這個關鍵點?,F(xiàn)如今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沒有得到強化,教師更多地充當教學中心。如進行古詩文教學時,教師往往忽略學生對教師授課的真實感受,以及不同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差異性,一味地串講,不斷灌輸古詩文的中心思想,導致學生在對一些基本詞語都難以理解的情況下強行領悟中心思想,這樣的教學嚴重阻礙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導致學生實際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影響多元化教學正常開展。
2.課堂討論不完善,學生互動參與缺乏。
討論是互動交流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有效的討論對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語文教學由于涉及范圍比較廣,因此更不能忽視課堂討論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多元化教學對學生互動討論有更高要求,要求學生在討論中總結知識、發(fā)散思維。然而實際情況是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討論制度并不完善,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并不充分。如一些正常的互動小組討論沒有考慮到普遍性,普遍現(xiàn)象是一個小組討論只有一兩個人在發(fā)表意見,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參與到討論中,這樣的現(xiàn)象使得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考和學習,大部分學生一味接受別人的意見,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這種沒有針對性的討論對多元化教學沒有起到促進作用。
3.教學方式不合理,學生課堂效率低下。
學生在課堂上展現(xiàn)的學習效率決定了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因而一定要把握住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然而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心理把握不夠到位,導致一些不合理教學方式難以適應學生發(fā)展。如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的一些游戲活動,甚至開放性教育方法。游戲活動中一旦忽略教學需求的中心思想,那么游戲互動就會失去價值,可是一旦游戲失去趣味性,則易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游戲互動。正由于教師沒有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導致一些游戲互動失去教學價值,多元化教學的開展受到影響。
4.科技運用不恰當,學生學習能力弱化。
隨著科技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等新的教學方式正逐步進入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可是由于一些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不夠透徹,一些不恰當?shù)目萍歼\用方式導致學生在理解上產(chǎn)生誤差,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強化反而慢慢弱化。如日常多媒體教學時,一些老師單純地串講多媒體,而忽略與學生的互動,導致課堂上后面的學生偷著干其他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些不應該有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阻礙學生發(fā)展。本該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由于使用不恰當反而影響學生正常學習,這樣的現(xiàn)象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造成一定影響。
二、提高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方法
1.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增強教學計劃的目的性。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不能忽視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教學地位,只有不偏離這個關鍵點,正常教育教學才能有效開展。那么進行多元化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在教學計劃中改變以往以老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更多地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的需求和反應制訂教學計劃,讓教學計劃更具有針對性與目的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不同教學手段不斷強化學生對課堂的認同感,讓學生更多地在課堂上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多元化教學發(fā)展。
2.改善課堂互動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活躍度。
課堂互動的有效進行是多元化教學的一個關鍵點,傳統(tǒng)課堂互動一般是老師提問或者學生主動提問,進行多元化教學要改變這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提問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創(chuàng)新,采用新的提問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并體現(xiàn)出課文中心思想。如《皇帝的新裝》這一節(jié)課教學時,傳統(tǒng)方式是教師授課,然后提問學生為何皇帝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穿衣服。假如這節(jié)課讓學生上,學生就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互動,讓這節(jié)課在比較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生通過相互之間思維的碰撞得到本節(jié)課要表達的意思,從而真正掌握這篇課文的關鍵點。
3.運用不同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多元化。
單一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由于長期形成的單一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因此容易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多元化教學方法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模式,日常語文教學時可以將課堂搬出教室,通過一些文化古跡參觀進行語文教學,在滿足學生知識需求的同時增長學生見識。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辯論賽形式進行知識碰撞,通過激烈的辯論碰撞出知識的火花,這種激烈的交鋒最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多元化教學實施。因此改變教學模式就是促進語文教學多元化。
4.合理利用科技教學,強化教育教學實用性。
科技不斷進步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不能忽視科技力量的合理運用。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應該運用多媒體教學,科技展示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能力,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認知觀點,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如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串講,而應該采取互動方式,每展示一組圖片或者一段視頻,就要求學生對這組圖片或者視頻提出不同意見,再通過大家的討論最終形成正確的認知觀點,這種多媒體教學模式能一改以往死板的教學方法,讓教學變得更具有真實效果,起到促進多元化教學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三、結語
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多元化教學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推動初中語文教學向前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滿足教學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促進學生思維模式轉(zhuǎn)變,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的認知能力及實際運用能力,通過多元化教學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27:80-81.
[2]沈建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學周刊,2015,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