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加艷
[摘 要]字詞知冷暖,語言有溫度。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教學的首要任務,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既要關(guān)注生字的組成,又要關(guān)注學生識字過程中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與人文共生,使識字教學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
[關(guān)鍵詞]低年級 識字教學 情味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5-089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是他們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一直以來,教師在指導學生識字時大多是“就字識字”,只關(guān)注生字的音、形、義,而對學生識字過程中的情感、價值觀、習慣、興趣等不夠重視。因此,漢字缺乏應有的情味,識字教學只見文字,不見人文。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筆者認為,在識字教學中,只有情智共融,注重識字教學中“情”的溫養(yǎng),才能使識字教學充滿情感與智慧的光芒。
一、形象識字,發(fā)掘情味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漢字,那么,這些抽象的漢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或者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借助漢字的外衣,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尋幽探密,從中感受到識字教學的樂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使?jié)h字與畫面結(jié)合起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認識。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識字三”時,這一課的生字有如下幾個:“舟、竹、石、泉、川、燕”。在課堂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把這幾個生字讀一讀,然后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這些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書的演變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頭腦中浮現(xiàn)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個字,而是一幅幅動態(tài)的圖畫,一個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此時,教師再讓學生結(jié)合插圖找出對應的漢字。這樣一來,在尋找中,在表達中,學生興趣盎然,這些漢字的音、形、義以及它們的演變過程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不一樣的識字感受,享受到識字的快樂。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根據(jù)漢字本身的特點,借助多媒體采取形象識字的教學方法。這富有動感、生動有趣的動畫演示,不僅使識字充滿了神秘感,而且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意識,使識字教學顯得情味濃郁,精彩無限。
二、質(zhì)疑識字,感悟情味
在識字教學中,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因此,教師要預留給學生質(zhì)疑的空間,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某個漢字產(chǎn)生疑問時,教師要以此為契機,把識字與漢字的內(nèi)涵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中對漢字有豐富的感悟和體會,對漢字有進一步的認識。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春筍》一課時,我就是抓住一個“冒”字引領(lǐng)學生質(zhì)疑,進而收獲識字教學的無限精彩。課文開頭是這樣描述的:“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睂W生讀完課文以后,我問學生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學生說:“這兒為什么寫春筍‘冒’出來,而不寫‘鉆’出來?”在學生的質(zhì)疑下,我讓其他學生思考“冒”字可以換成哪些詞語。有學生說可換成“長、伸”等。在學生回答完畢以后,為了增強學生對“冒”的感悟和認識,我讓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來體味,“冒”字在這兒更能體現(xiàn)出什么。在聯(lián)系上下文的品讀中,學生覺得“冒”字更能顯示出春筍生長速度的快,就像一下子從泥土里鉆出來似的。在學生的質(zhì)疑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冒”字更形象了,同時使識字教學更具活力。
三、活化識字,拓展情味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深深的情感意蘊。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要活化識字方法,巧解漢字,采用多種方法識字,賦予漢字以生命,引導學生用心體會,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底蘊,進而在拓展中激發(fā)識字興趣,培養(yǎng)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如蘇教版語文《蠶姑娘》一課主要有“蠶、姑、娘、桑、舊、換、胖、蓋、響”幾個需要掌握的生字,在課堂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增強學生對識字學習的體驗,我采取了活化識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教師充分放手的前提下,有學生用猜字謎的方式學習“娘、舊、胖”幾個字,有學生用換偏旁的形式學習“姑、換、桑、響”幾個字,還有的學生用講故事的形式認識“蠶、蓋”等漢字。這樣一來,各種識字方法精彩紛呈,學生們興趣盎然,不僅提高了識字興趣,而且感受到了漢字文化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識字也更加有效。
從這個教學課例可以看出,由于教師充分放手,每個學生都成了識字的主人,并且由于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強,這種識字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識字渠道,與此同時,學生對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識字方法也更有感情,更不容易忘記,有效促進了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摸索,大膽創(chuàng)新,走出“就字識字”的誤區(qū),注重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情感的培養(yǎng),那么,在“情”的滋潤下,“育人”這一教學目標將會在課堂教學中自然而然得到滲透,進而收獲到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豐碩果實。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