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延香
摘 要: 幽默源于生活,幽默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歡聲笑語。當下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在生活中人們漸漸失去笑容,而幽默總是讓人們開懷一笑。幽默是趙本山喜劇小品的靈魂。本文從語用學角度出發(fā),依據(jù)Grice的合作原則(數(shù)量準則、質(zhì)量準則、關(guān)聯(lián)準則和方式準則),對趙本山小品中的部分對話進行語用分析,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趙本山小品會話中因違反合作原則而產(chǎn)生的幽默效果。
關(guān)鍵詞: 幽默 合作原則 趙本山
一、引言
幽默作為一種語言藝術(shù),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總是讓我們舒心一笑。幽默是一種巧妙的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它用曲折、含蓄的表達方式使人領(lǐng)悟。百度百科上對“幽默”的定義是:通過影射、諷喻、雙關(guān)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訛謬和不通情理之處。
二、Grice的合作原則
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首次提出的,合作原則要求人們在言語交際中持合作態(tài)度。它包括四個范疇,即數(shù)量準則、質(zhì)量準則、關(guān)聯(lián)準則和方式準則。
1.數(shù)量準則(quantity maxim):盡量提供對方所需信息量,不提供冗余信息。
2.質(zhì)量準則(quality maxim):只講真實的話。
3.關(guān)系準則(relation maxim):所講的話要有聯(lián)系。要保證你說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進行的談話是關(guān)聯(lián)的。
4.方式準則(manner maxim):講話要簡練,清楚,有條理。
合作原則是使會話正常、順利進行的基礎(ch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在談話中是恪守合作原則的。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及文藝作品中,人們并不總是遵守這些準則。有時出于某種交際目的,或為了表達特定的意義,人們往往會有意無意地違反這些準則,從而產(chǎn)生幽默風趣的效果。
三、趙本山小品中的幽默分析
趙本山小品語言最突出的風格是幽默。趙本山的小品中的幽默正是通過違反合作原則實現(xiàn)的。
1.對數(shù)量準則的違反
例1 范偉:你說這話可有點超速啊,神州八號該不會是你吹上天的吧?你再……再……吆喝我真把你手機給沒收啊!
趙本山:大兄弟,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家里沒米沒糧,好多天揭不開鍋了!您就可憐可憐我吧!
范偉:你當我是三歲小孩嗎?不開鍋你天……天天下館子啊?(趙本山小品——《賣手機》)
在趙本山的小品《賣手機》中范偉是一名保安,趙本山是一名賣手機的商販,范偉威脅趙本山再吆喝賣手機就把他的手機沒收,趙本山?jīng)]有直接回答是否還再吆喝賣手機,間接地做出了回答,希望范偉放過自己,讓自己繼續(xù)賣手機,博取范偉的同情,這屬于信息冗余,違反了數(shù)量準則。
2.對質(zhì)量準則的違反
例2:高秀敏:這滿大街都是腿腳好的,誰買你玩意???
趙本山:你廢話,不賣了,做這副拐又搭工又搭料,一天一宿沒睡覺,不做不賠了么?
高秀敏:哎呀,那這滿大街都是腿腳好的,能賣出去嗎!
趙本山:你還不了解我嗎,還管我叫大忽悠呢。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了,能把小兩口過得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ㄚw本山小品——《賣拐》)
趙本山的小品《賣拐》是大眾所熟知的一部作品,在上述臺詞中高秀敏質(zhì)疑趙本山能不能在大街上賣出去拐,因為高秀敏認為大街上人來人往,大家的腿腳都是好好的,這是賣不出去拐的。趙本山以他自知是虛假的話來回答高秀敏:“你還不了解我嗎,還管我叫大忽悠呢。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了,能把小兩口過得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趙本山回答的不真實性創(chuàng)造了喜劇效果,也就是一種幽默的表現(xiàn),從而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在這里趙本山就是通過違反質(zhì)量原則達到幽默效果的。
3.對關(guān)聯(lián)準則的違反
例3:崔永元:今天的話題是“昨天,今天,明天”。我看咱先改改規(guī)矩,這回大叔您先說。
趙本山:昨天,在家準備一宿;今天,上這兒來了;明天,回去,謝謝。
(樂隊奏樂)
趙本山:挺簡單。
崔永元:不是,大叔我不是讓您說這個昨天,我是讓您往前說。
宋丹丹:前天,前天俺們倆得到的鄉(xiāng)里通知,謝謝。
崔永元:大叔大媽呀,我說的這個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
趙本山:是后天?
崔永元:不是后天。
宋丹丹:那是哪一天呢?
崔永元:不是哪一天。我說的這個意思就是咱,這個一一回憶一下過去想,再評說一下現(xiàn)在,再展望一下未來,您聽明白了嗎?(趙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在趙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小崔所說的“昨天、今天、明天”是抽象的概念,小崔是想要讓他們兩位談一談他們過去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的生活和對未來的展望暢想。黑土和白云故意將“昨天、今天、明天”具體化,黑土說:“昨天,在家準備一宿;今天,上這兒來了;明天回去,謝謝”,小崔解釋說自己不是指這個“昨天、今天、明天”,而是往前說,白云卻說:“前天,前天俺們倆得到的鄉(xiāng)通知,謝謝?!彼麄兊幕卮鸷托〈尴胍磉_的問題是相互矛盾的,根本毫不相關(guān),出人意料,和人們的心理期望值不同,由此產(chǎn)生幽默。黑土和白云的回答塑造了他們憨厚、質(zhì)樸、純真的農(nóng)民形象。
4.對方式準則的違反
例4:牛群:(笑)請大叔詳細描述一下雞下蛋之前的情況。
趙本山:當時沒有征兆,那是不可能的。當時這個雞,心里特別矛盾,一個公雞,居然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大公雞怎么看?鴨子怎么看?大鵝怎么看?跟它好過的小母雞怎么看?當公雞孵出雞仔后,別人管它叫啥?叫爸,叫媽,還是叫姑,叫大姨“有蛋不下又憋得慌,于是乎……
宋丹丹:它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讓別人說去吧。
牛群:大叔大媽,它把蛋下哪兒了?
宋丹丹:問你呢,到底下哪兒了?
趙本山:它當時心里挺有壓力,不好意思,他就溜達,來到了雞窩跟前,不能。又來到了鴨籠跟前,也不行。然后實在憋不住了,就找了個狗窩把蛋下了。(趙本山小品——《策劃》)
在趙本山的小品《策劃》中牛群詢問雞下蛋之前的情況,但是趙本山啰啰唆唆,沒有直接回答雞下蛋之前的情況,顧左右而言他,竟然從雞的心理角度來說,還牽扯到大公雞、鴨子、大鵝,跟它好過的小母雞,甚至還說到雞的稱謂,說話不簡要,沒有條理。之后牛群詢問雞把蛋下在哪里了,趙本山還是沒有直接回答,首先說了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最后才說雞把蛋下在了狗窩里。這直接違反了方式原則,從而達到幽默效果。
四、結(jié)語
文章從合作原則的視角對趙本山小品的幽默進行了剖析研究。趙本山的小品言語幽默特點鮮明,風格獨特,具有淳樸生活化、俏皮直接化、機智詼諧化、形象地域化等特點(李海英,2003)。本文討論了由于合作原則的違反所產(chǎn)生的幽默,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幽默的產(chǎn)生,同時提高自身的幽默水平,讓自己變得更加風趣幽默。
參考文獻:
[1]佟燕飛.合作原則與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幽默互析[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3.
[2]朱神海,金玲.合作原則的違反與幽默的產(chǎn)生[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校報,2004.
[3]陳紅平,孫蓉娣.從合作原則分析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喜劇效果[J].時代文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