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與其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分組討論越來越廣泛地被教師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形勢能充分體現(xiàn)教學現(xiàn)代化,也能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更多的互相討論交流的機會,合理的分組合作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分組學習 ? 能力 討論
一、“分組合作學習”概括
所謂分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學號、方位等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合理的“同組互補,異組平等”的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誘發(fā)同組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根據各自能力學習新知識,這樣就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有利于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同時又便于開展組間競賽、公平競爭,發(fā)揮小組共同的智慧。
“分組合作學習”有三個明顯的好處。第一,突出了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分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同學之間的交流機會更多、更全面,突破了單一的師生之間的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討論的機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第二,照顧到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問題。分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為學習不突出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提問問題的機會,使其在成績突出的學生的幫助下讓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成績好的學生在幫助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也讓自己再一次鞏固了知識,讓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中等生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讓自己學到的知識更進一層,在原來的基礎上加深了對知識的解讀。第三,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分組合作學習往往是讓學生通過獨自思考、同學交流等來達到學習的目的?;顒拥闹饕康牟粌H是讓學生學會這道題,而是讓學生學會這道題的方法,進而舉一反三,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二、“分組合作學習”所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在組建小組時要選舉得力的組長并進行培養(yǎng)
為了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在小組里的優(yōu)勢,在組建小組時要盡可能多方面考慮每個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與眾不同之處,讓小組成員在不同于其他成員的同時在形成互補,突出每個成員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進行不一樣的學習,同時要選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口齒清楚、說話流利、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當組長,并進行積極培養(yǎng),讓組長帶領自己的組員共同進步。
(二)讓學生知道合作共贏的一些技巧和溝通技能
分組合作學習的主要技能是對小組成員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做到:(1)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抓住發(fā)言人所講述的主要內容;(2)學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對發(fā)言者所表達的內容不理解就要提出來,得到進一步的解說;(3)觀點與別人不一樣時,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4)謙虛地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建議,讓自己的答案更充分正確。
(三)必須讓學生在有利的環(huán)境中合作學習,為其提供更多的機會
都知道數(shù)學是很抽象的,小學生在接受新的數(shù)學知識時要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才會更有效地吸收,因此,要分組討論數(shù)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公式、法則等抽象的結論。學生動手把這些結論轉化成形象具體的身邊可觀察的事物在分組討論這個些問題的同時也會把數(shù)學知識簡單地學到手。
(四)創(chuàng)造競爭的機會,小組之間激勵共同合作學習
在小組學習中,為了更大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小組之間競爭比賽的形式。例如:可以評選優(yōu)秀小組,表揚并獎勵進步最大的小組,把小組之間的成績進行評比,給予公布。每個月都會評比一次,時刻讓小組成員都去奮斗,去為了小組榮譽而拼搏合作學習。
三、創(chuàng)造“分組合作學習”的好時機
分組合作學習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形式,不是所有的課堂學習都適合來用分組合作學習完成,在選擇分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時應根據數(shù)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只有抓住時機了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可以在這幾種情況下:
(一)在課程初級階段,帶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
教師應創(chuàng)造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讓學生進入學習最佳狀態(tài)。例如教師想教受應用題時,就可以讓同小組學生編排成不同的應用題情景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學習應用題的知識,課堂氛圍輕松,學生學習知識又快,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在學習數(shù)學重難點知識時展開分組討論
學生在接受新的知識時有時候會出現(xiàn)思維混亂,腦筋轉不過來的情況,教師教學也就會出現(xiàn)課堂瓶頸期。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學生是一個等級的,接受知識是一樣的,只有學生這個平級的一起討論才會發(fā)揮主體作用,運用集體的智慧才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學習“約分和通分”時,學生就很難理解什么是約分什么是通分。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對乘法口訣有很好的掌握。分組討論吸收每個同學對約分通分的不同理解 ,小組成員多舉例子對得到的結論進行證實,每個小組派代表在講臺上把自己本組得到的結論跟其他同學分享,這樣比教師在講臺上干巴巴的講解有效果的多。過程由小組討論到全班同學討論再到最后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把問題解決了,知識也學到了,每個學生都參與了這個過程。
(三)在數(shù)學復習時小組先整理復習,最后教師帶領串聯(lián)復習
這樣由學生先在小組內復習一遍再由教師帶領復習一遍得到的效果比教師直接帶領復習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在復習時會重新考慮很多新的問題,這樣每個小組在討論時就會有許多新問題值得討論學習,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新的認識和體會。最后每個小組成員就會進行互補學習,共同提高,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會不斷縮小。
(四)多組織學生討論開放型題目
學生多接觸開放性試題可以讓其的思維變得更靈活、更發(fā)散,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提升。對于開放性試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這樣小組每個同學都會在別人的觀點中學到跟自己不一樣的好的觀點,取長補短。也讓學生學會了面對數(shù)學抽象問題時要靈活一些,多方面去考慮問題,題目可能有多種解答方法,但是有的見解有的復雜,善于汲取別人身上的好處來彌補自己身上的短處,這是一個學習數(shù)學很好的習慣。
分組合作學習是數(shù)學課堂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分組學習過程中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帶領鼓勵成績差的學生慢慢進步,這樣成績好的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得到提高,而成績差的學生成績也會提高。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積極進步,互助互愛,對學生無論是學習數(shù)學還是學習其他的科目都有很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