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基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樂器已經(jīng)悄然進入普通家庭,大眾對樂器接受度的提高,也使得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器樂教學逐漸提上日程。器樂教學對于提高學習積極性,陶冶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器樂教學走入小學音樂課堂后帶來的幾個問題展開討論,從而找到使小學音樂教學器樂課堂更加完善的方法,進一步優(yōu)化器樂課堂。
關鍵詞:器樂課堂 音樂教學 小學音樂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新課標提出器樂演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指導學生認識音樂,促進學生理解音樂,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現(xiàn)階段課堂器樂教學是音樂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依然處在開展初期,這更加值得我們?nèi)ド钏?。如何更好的運用器樂教學使小學音樂教學能夠更加生動多彩,是現(xiàn)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現(xiàn)行小學器樂課堂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優(yōu)化小學音樂器樂課堂的必要性
從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來看,器樂演奏作為和演唱同樣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被課程標準所采納。演奏也成為現(xiàn)代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音樂教學能否符合標準的一個必要條件。為全面提高小學生音樂的綜合素質(zhì),小學生器樂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史無前例的巨大意義。因此,小學音樂教育必須要轉變思想,集中物力和人力,有效的開展器樂教育,改變傳統(tǒng)以唱歌為主的陳舊教育理念,嚴格依照新的課程標準來設計音樂課堂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在音樂方面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教導出適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全方位優(yōu)秀人才。
(二)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的作用
首先,器樂教學是學生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掌握音樂知識的橋梁,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寬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器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不同,主要依靠學生的實踐和表演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課堂上分組器樂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精神,讓學生在學會合奏和齊奏的同時,學會相互合作,完美配合,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其次,器樂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完善。音樂有著獨特的抽象特點,音樂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復雜情感是學生在其他課程中無法涉獵的。音樂給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平臺。器樂作品不同與有歌詞的歌唱作品,器樂演奏本身就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器樂教學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在演奏的同時對所演奏的曲目加以創(chuàng)作,融入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有利于自我表現(xiàn)力的提高。
(三)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學的器樂課堂存在的問題
首先,器樂教學的地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第二,對于樂器的選擇,還只停留在一些名氣較大而且價格昂貴的高檔樂器上。第三,樂理知識與器樂教學沒能相輔相成。第四,器樂演奏同視唱練習的結合不緊密。第五,教師隊伍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第六,教學曲目的選擇需要改進。
二、優(yōu)化過程中面對的困難
(一)在師資資源方面,許多學校存在著器樂教師短缺的困難。
小學音樂教師的資源共享沒能像大學校園一樣充分展開。這樣不僅僅是教師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教師之間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溝通交流,造成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的擴大。大多數(shù)學校還停留在僅有一門器樂課程可選的尷尬境地,這樣不利于小學生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的選擇課程,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二)在教學能夠使用的器樂資源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像鋼琴、古箏、大提琴等大型樂器,學校如果不能配備,學生是不方便把家里的樂器搬到學校在上課時使用的,由于器材體型的局限,要求學校必須在配備器樂課程的同時,配備相對應的教學設備。這就要求教育部門適當?shù)膿艹鲆恍┛铐?,用于小學音樂器樂課堂用品的采購,同時也要求學校能夠找到合適的方法,努力配備適合自己學校的樂器。資金不足不應當成為學生器樂課堂受阻的攔路虎。
(三)在器樂課堂上,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落后也是器樂課堂優(yōu)化存在的困難之一。
大多數(shù)小學的音樂教師還都停留在教授歌曲演唱課程這個層次,能夠熟練掌握一門樂器的小學音樂教師并不多。因此,小學音樂教師的素質(zhì)是對于小學音樂器樂教學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要讓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工作之余盡快掌握一門可以在課堂上授課的樂器,也不是短時間內(nèi)可以達到成的任務。所以,如果上級教育部門,不能為各個小學配備應有的教師,只依靠各個學校原有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小學音樂器樂教育的發(fā)展必然受阻。
(四)在觀念上,小學音樂器樂教學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
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教師都依然存在著器樂教學無用的想法。學生家長有的不愿意花錢為學生購買樂器,甚至一只簡單的豎笛都不愿去投入資金,這也在無形中加重了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的困難。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教師和家長對器樂教學的看法,認識到器樂教學對學生音樂學習的益處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從這方面來看,小學音樂課堂器樂教學要想得到優(yōu)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改變觀念,只有觀念得到了提升,教師和家長才能對器樂教學充分的重視起來。
(五)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上,器樂教學所占的時間比重依然很低。
大多數(shù)學校還以原始的以唱歌為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時間上不能充分的得到保障,也加大了器樂教學展開的困難。要想器樂教學得到優(yōu)化,必須保障一周內(nèi)至少2節(jié)的樂器訓練課,但是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小學無法完成。時間上不能得到保障,何談課堂的優(yōu)化。要想優(yōu)化器樂教學課堂,就必須給予器樂教學充分的時間,讓其具備發(fā)展空間,器樂教學才能更進一步。
三、應對方法的思考
(一)重新認識器樂教學的顯著地位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中,主要重視教導學生進行視唱,把唱歌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教學方法也顯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器樂教學,作為一種嶄新的小學音樂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展開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使小學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多彩。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小學器樂教學,只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教師對學習器樂知識的教導也局限于參加演出和比賽的個別學生,其余的大部分學生,依然沒有實現(xiàn)課堂上的器樂教學體驗。因此,充分認識器樂教學的重要地位,是器樂教學優(yōu)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提高認識,才能更好的去實踐,讓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器樂教學的樂趣,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從小建立起對音樂的熱愛。
(二)重視器樂教學樂器的選擇
小學的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大部分學校只有鋼琴一個項目可選,但是,事實情況卻做不到每個同學家里都配備鋼琴可彈,因此,小學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也受到了阻礙。器樂教學課堂中,器樂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不要只停留在鋼琴、大小提琴、古箏、手風琴等比較昂貴的樂器的教學上,口琴、電子琴、豎笛等經(jīng)濟實惠的樂器也同樣可以成為小學音樂課堂上的使用器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器樂教學普及到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家庭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
(三)樂理知識和器樂教學相結合
小學音樂課堂上,如果一味的追求對樂理知識的掌握,會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育界樂理知識的教授方法,成為了專家和學者普遍爭論的話題。而器樂教學進課堂,正好使學生能夠通過對樂器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需要的樂理知識,學生在樂器上的操作更能有利于對樂理知識的強化記憶。因此,巧妙的運用器樂教學,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樂理知識,不但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也使器樂課堂在實踐的基礎上,為理論知識的學習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演奏和唱歌相互促進
器樂教學進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并不意味著器樂教學可以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聲樂視唱教學,更不能讓器樂教學影響了學生的演唱水平。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能夠很好的掌握器樂教學和視唱教學在課堂上的比重,使學生在穿插的課堂學習中,既能覺得有意思不枯燥,又能不耽誤對自己歌唱能力的提高。將演奏和演唱緊密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讓器樂教學伴隨視唱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和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創(chuàng)造能力才是器樂教學的最終目的。
(五)提高教師隊伍素質(zhì)
器樂教學,無疑會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器樂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上對學生的教授能力。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示范,可以使學生節(jié)約很多的探索時間,盡快找到正確的練習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正確的樂器使用方法。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自身的樂器水平和教學方法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自己熟練要教導學生,首先必須高超的演奏技巧才能做到,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能力,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再者,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夠靈活多變的教學,讓學生對老師充滿著欽佩和喜愛,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六)教學中適當增加流行曲目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否認真積極學習的關鍵,因此,在器樂演奏的練習曲目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最近流行的影視劇曲目或者流行歌曲,這樣既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習氣氛,又能夠讓學生無論課內(nèi)課外都能積極主動的去練習。這比強行逼迫學生練習課本上的老套曲目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新的課程改革制度也鼓勵我們音樂教育把刻板的冰冷的教學理念轉化成為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溫暖和樂趣的音樂教育。這樣的音樂教育,才是成功的充滿人情味的音樂教育。
綜合以上,在小學音樂器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和生動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熱愛音樂,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引導學生走入音樂的美妙殿堂。把樂理知識、器樂教學、視唱練習緊密有機的結合起來,讓他們相互促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師自己要多動腦筋,努力探索,克服困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一門合適自己的樂器,無憂無慮的暢游在音樂的海洋里。
參考文獻:
[1]肖小蘭.簡論小學生器樂教學中學生潛能的促進和開發(fā)[J].中國音樂,2012,(01).
[2]張笑麗.淺析器樂教學中的心理問題探討[J].山東濰坊學院學報,2013,(05).
[3]何再麗.論小學生器樂教學的八大忌[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
[4]簡達.淺析小學生器樂教學的優(yōu)化[J].陜北科技,2011,(12).
[5]李振東.小學生器樂教學中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