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華
【摘要】在初中政治課中,學生主要學習的是政治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在實踐生活中,這就體現(xiàn)出政治課所具有的性質,即理論性與實踐性。怎樣找到一種教學方式,既讓學生有效理解課堂所學的知識又能激發(fā)出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在本文中,筆者將探析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 初中政治教學 運用探析
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被引進到我國的教學領域當中,其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應用價值,得到了我國教育界的普遍認可。伴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步伐,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由于案例教學法滿足了政治課程的改革需要,因而被廣泛地應用于我國的政治教學領域當中,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在我國初中政治教學中發(fā)展前景
(一)能夠被師生很好地接受
案例教學法具有獨特的教學魅力,首先它可以把復雜、抽象、系統(tǒng)化的理論知識通過生活案例進行轉化,變得淺顯易懂,便于學生接受。與此同時,在課堂上,其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政治課題的討論當中,活躍課堂氣氛;其次通過典型性的案例分析,在探討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使得學生接受,并引導學生進行政治理論的總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師生之間相互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完成政治教學任務。
(二)強化師資力量
案例教學法對完善師資培訓體系,強化我國師資的教學力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培訓體系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是我國目前的教師行業(yè)的現(xiàn)狀。因此,理論化與實踐化的教學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已成為我國改善教師培訓體系迫在眉睫的任務。教師可以通過培訓,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合理設置政治的教學課程,精選教學內容,優(yōu)化案例分析,使理論化與實踐化完美結合,并在教學實踐中因地制宜地實施教學計劃。
(三)艱巨任務
雖然我國的初中政治教學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不可否認我國的初中政治教育領域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如何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工作,如何恰當?shù)剡x擇教學案例,從而推動政治教學的發(fā)展,仍然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根據(jù)新課標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的教學要求,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并且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主動的作用,案例教學法被引進了我國的政治教學實踐當中,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案被嘗試探討使用。
案例教學法包含四大步驟:
(一)案例呈現(xiàn)
教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經典案例的選擇與呈現(xiàn),包括文字材料、圖片呈現(xiàn)、學生口述、多媒體影音等多種方式。其前提條件是要遵守方向性、針對性、時效性、實踐性等四大教學原則。例如,在《成長》這一課中,老師在講堂上孜孜不倦地講課,坐在門口的小張與小明也在下面“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老師用粉筆進行了警告,但是小明仍然熟視無睹。最后,老師與小明發(fā)生了言語沖突,小明憤然離開教室。在這一個過程中,如果你是老師,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并處理好沖突,將成為教學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你的想法與做法,是否有助于幫助大家處理好師生之間的問題沖突,從而引導事情的正確走向,將成為日后政治案例教學的重點。
(二)分組討論
作為政治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分組討論,要確保教學計劃的按時實施。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政治老師要積極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那么教師就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員的優(yōu)化配合。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傾聽并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講到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時候,政治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感動人物的播放。例如,助人為樂的百歲仁醫(yī)胡佩蘭,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觀點,并找出解決辦法。
(三)討論環(huán)節(jié)
作為課堂氣氛的高潮部分,激烈的探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步步緊逼、“圍魏救趙”、“三十六計”,同學們可以各顯神通。但是教師要掌控好教學節(jié)奏,切記偏題、跑題的發(fā)生。要做好引導工作,使探討的內容緊緊圍繞政治主題推進。在整個探討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旁觀者的角色,使談話內容富有理性而真誠。在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事物都具有多面性,黑和白并不是完全的對立,中間還有灰色地帶。生活呈現(xiàn)的都是多元化的方向,換一個角度,得出的結論就會更加的理性、真誠。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看待事物的多樣性。
(四)話題的總結和提升的過程。
作為一個政治話題,要有理有據(jù),并要在實踐中,總結自己的觀點。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大家要扮演好自己在案例中的角色,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是話題的主導者,還是話題的闡述者,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角色的匹配,對討論總結的內容進行階段總結和記錄,以便在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做好觀點的總結工作。政治課堂中,探討的目的是為了,最后觀點的陳述與總結,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起到積極引導、啟發(fā)、分析、歸納的輔助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烈精彩的課堂探討,邏輯縝密的小結陳述,這些都改變了我國傳統(tǒng)的僵化的政治教學模式,對我國初中政治教學領域的新課標的整改,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仍然要以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去探索案例教學在政治教學中所取得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如在個案的選編取舍、課堂節(jié)奏的調節(jié)、教師的技巧方法的提升等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地探析。
【參考文獻】
[1]劉敏.淺談初中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1(13).
[2]劉元德.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08(14).
[3]陳有根.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