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關潮
[摘要] 農產品銷售主要有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兩種渠道。通過對消費者對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的滿意程度、消費者的選購偏好、消費者特征對采購地點的影響等因素的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在農貿市場中,存在著購物環(huán)境、農產品質量、市場管理等問題,而在農產品超市當中,存在著價格、管理方式、管理經(jīng)驗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 農貿市場;農產品超市;經(jīng)營對比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24.041
1 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的經(jīng)營狀況
1.1 消費者特征對采購地點的影響
(1) 性別對采購地點的影響。在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進行采購的消費者,大多數(shù)都是女性消費者,尤其是在農貿市場中,女性消費者更是占有極大的比例。不過,在農貿超市的消費者當中,男性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的比例差距卻比較小。由此可看出女性消費者更加愿意在農貿市場采購農產品,約占62.81%的比例,而男性消費者則更愿意在農產品超市選購農產品,約占48.19%的比例。
(2) 年齡對采購地點的影響。20歲以下的消費者,由于購買力有限,因此采購農產品的人數(shù)較少,而且比較傾向于農產品超市,約占40.52%的比例。20—30歲的消費者對于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愿意在農產品超市選購農產品,約占29.16%的比例。30~50歲的消費者中進行農產品采購的人數(shù)明顯增加,而且這類消費者對于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都比較注重。50~60歲的消費者大多子女已經(jīng)成家,農產品購買力較低,在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中的比例基本持平。60歲以上的消費者已經(jīng)退休,選購農產品多數(shù)屬于一種休閑行為,因此對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的選擇沒有太大區(qū)別。
(3) 職業(yè)對采購地點的影響。教師、公務員等固定工作的消費者對于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并沒有特殊的選擇,而一些個體商販、下崗職工等消費者,則更加傾向于到農貿市場采購農產品。
(4) 婚姻狀況對采購地點的影響。未婚的消費者進行農產品采購的數(shù)量較少,而且多數(shù)愿意選擇農產品超市進行采購。而已婚的消費者中采購農產品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并且更加愿意選擇到農貿市場進行農產品采購。
1.2 消費者的選購偏好
(1) 農產品種類對采購地點的影響。對于冷凍食品、肉類食品等,消費者更愿意到農產品超市進行采購,而對于水產品、蔬菜、水果等,消費者則大多選擇到農貿市場進行采購。通過相關調查統(tǒng)計,約有72.16%的消費者在農產品超市選購冷凍食品和肉類食品,而只有15.8%的消費者在農產品超市購買水產品、蔬菜、水果等。而對于玉米、面粉、小米、大米等谷物農產品,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所占的份額基本持平。
(2) 谷類和肉類農產品的選購地點。對于谷類農產品的選購,消費者對于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的選擇傾向十分接近,而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不同的營銷重點,將會對這個比例產生影響。在農貿市場中,谷類農產品的價格更加低廉。而在農產品超市當中,谷類農產品的質量更加具有保障。消費者對于谷類農產品的送貨、質量、價格等因素的要求成為其選擇采購地點的主要原因。對于肉類農產品來說,只有較少的一部分消費者愿意到農貿市場進行采購,大多數(shù)消費者更加傾向于到農產品超市的肉類專柜進行購買。
2 農貿市場和農產品超市經(jīng)營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貿市場經(jīng)營中存在的問題
(1) 質量問題。在農貿市場中,農產品使用激素、農藥的情況泛濫,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質殘留在農產品上,缺乏相應的監(jiān)管機制。同時,農貿市場主要經(jīng)營新鮮的農產品,但是經(jīng)營環(huán)境十分簡陋,也缺乏應有的消毒殺菌、冷凍冷藏設施,因此農產品極易發(fā)生變質或腐敗。
(2) 購物環(huán)境問題。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農貿市場都是露天的農貿市場,市場中面積狹窄、攤位設計缺乏合理性,環(huán)境惡劣。因此,雖然農貿市場的存在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但是這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也導致了農貿市場垃圾成堆的不良現(xiàn)象。
(3) 管理問題。在農貿市場中,由于經(jīng)營者的流動性較大、數(shù)量較多,因此對于數(shù)量成本、銷售方式、進貨渠道等因素,很難進行有效的統(tǒng)計和掌握。因此,農貿市場的管理者往往無法正確地把握市場的發(fā)展和變化,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改變,無法對農貿市場的前景做出正確的預測。
2.2 農產品超市經(jīng)營中存在的問題
(1) 價格問題。相比于農貿市場,農產品超市的經(jīng)營和建設成本更高。大多數(shù)農產品超市都位于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繁華區(qū)域,其輻射半徑、建設面積等要遠遠大于農貿市場。因此,農產品超市的建設成本也就更高。同時,加工農產品的程序較為復雜,需要經(jīng)過檢測、分級、包裝等很多工序,才能最終上架。這些工序雖然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但是延遲了上架時間,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從而使農產品的經(jīng)營成本增加。
(2) 管理方式和管理經(jīng)驗問題。在貨位陳列方面,農產品超市還存在一些不足,有些位置不夠明顯,也沒有明顯標識,消費者尋找不便。同時,農產品超市經(jīng)營的種類較少,難以滿足一些消費者的采購需求。此外,農產品超市付款較為不便,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期間,或是上下班高峰期,農產品超市結賬付款更是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
3 農貿市場與農產品超市經(jīng)營管理的優(yōu)化
3.1 農貿市場的優(yōu)化對策
(1) 確保質量。對于進入農貿市場的農產品,要加大檢驗力度,嚴格控制農產品質量。對于有毒有害殘留物超標的農產品要堅決進行剔除。同時加大力度治理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的情況,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2) 完善基礎設施。為了改變農貿市場購物環(huán)境差的不良情況,農貿市場的商戶應當進行協(xié)同合作,統(tǒng)一的進行規(guī)劃,在政府的相關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下,對農貿市場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改造,完善各類基礎設施,打造新型的農貿市場。
3.2 農產品超市的優(yōu)化對策
(1) 降低價格。農產品超市應當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處理好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地降低農產品的進貨成本,還能夠使農產品的質量得到保障。此外,農貿超市還可以采取特殊商品打折銷售的策略。同時開辦會員卡,實行消費積分換購政策,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2) 提高服務質量。在農產品超市中,良好的服務和優(yōu)秀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條件。對此,農產品超市應當采取適當?shù)拇胧?,?yōu)化服務態(tài)度、提高流水化作業(yè)效率、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這些措施,實現(xiàn)對農產品超市的科學化管理,提高農產品超市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