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立
【摘 ? ?要】體育作為初中教學的課程之一,歷年來備受學生的喜愛。在初中生的眼中,體育課程意味著自由,意味著趣味。但是,從近幾年的體育教學形勢來看,體育課程開始“失寵”。就個人觀點,我覺得初中生開始對體育教學習以為常,他們已經(jīng)沒有對體育課程的新鮮感。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我們應當聯(lián)系實際生活與時代的發(fā)展,從而挖掘新的體育教學方向,給初中生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課程。
【關鍵詞】初中體育 ?多方向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081
體育作為運動的代表形式之一,通過教師的教學,它帶給學生的是健康的體魄、是精神的放松、是技能的掌握、是理論的提升。當然,若是初中體育教學一味地采取亙古不變的教學方式及內容,這必然會讓學生產(chǎn)生倦怠感。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教學課程外,還應該挖掘教學。總結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及社會經(jīng)驗,我覺得初中體育可以發(fā)展的新教學方向主要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舞
舞,是優(yōu)美、動人的。舞蹈伴隨著音樂而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身體的律動,也有心靈的蕩漾。跟著音樂起舞,不僅僅要專注于音樂的節(jié)拍,還要注意身體的協(xié)調。身、心、腦的結合會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上更加專注,在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帶動了學生的情趣。對于舞的教學,教師可以從理論與練習兩個方面展開。
(一)關于舞的理論教學
舞蹈,作為體育教學的新課程,在中學時代較為新鮮。在平常的體育課程中,初中生常常接觸到的是籃球、排球、乒乓球等。這些激烈的體育項目也曾經(jīng)為體育課程注入了激情,但長此以往的教學使得學生感到疲倦。舞蹈作為新元素加入體育課程,它必然會引起學生的關注,特別是對于一些女學生?;蛟S部分男學生會認為舞蹈是陰柔的,不適合男孩子。這樣的想法會讓部分學生在舞蹈學習之初就選擇放棄。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當從理論上讓學生正確認識舞蹈。舞蹈并不完全陰柔,舞蹈分為不同的舞種,不同的舞種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健美操就是一種有力的、有節(jié)奏感的、有陽剛之氣的舞蹈;而華爾茲則是優(yōu)美的、有氣質的、高雅的舞蹈;而民族舞又包括了傣族舞的柔美,也包括了蒙古舞的力度與剛勁。由此可見,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認識各類的舞蹈,能幫助他們拓展見識,也能讓學生欣然接受舞蹈課程。既然學習了舞種的分類,教師就可以向著這個方向拓展知識。每個舞蹈有自己的起源及歷史,從傳說或者故事開始,讓學生了解舞蹈的起源,了解舞蹈的發(fā)展歷史。有趣的故事,曲折的歷史,這些可能會讓初中生對舞蹈產(chǎn)生特別的情感。這種情感奠基對于后階段的舞蹈教學是相當有效的。當然,舞蹈離不開音樂,舞蹈的正確表達首先是音樂的節(jié)拍掌握。從音樂節(jié)拍方面進行講解,不同的舞種有不同的節(jié)拍,跟著節(jié)拍跳舞才顯得有秩序、有安排。能將各個舞蹈動作做到位,表達恰到好處的感覺。例如,健美操常用四拍的音樂節(jié)奏,而華爾茲常用三拍的音樂節(jié)奏。理論知識的講解是為了幫助初中生了解舞蹈的相關信息,讓他們帶著興趣,帶著了解去學習。
(二)關于舞的實踐教學
將舞蹈加入體育課程教學,是因為它是體育的小部分分支,它能讓身體的各部分肌肉得到鍛煉,能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但是,體育課程畢竟區(qū)別于專業(yè)的舞蹈課程,因而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我們不會過多地追求舞蹈的基本功鍛煉。大多數(shù)情況,教師可以從選定舞種的基本動作開始教學。而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健美操與華爾茲則是最適用的,也是最為實用的教學課題。健美操的強律動感能讓學生的情緒都變得更加積極,在情緒到位的情況下鍛煉,是身心結合的最完美時刻。健美操的教學從簡單的動作開始,教師首先應當選擇口令教學。用口令代表音樂的節(jié)拍,例如“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這樣的口令,而動作則是根據(jù)口令而進行。一個動作踩在一個節(jié)奏點上,節(jié)奏點踩準,動作做到位。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帶動學生一起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觀察學生的動作到位程度,節(jié)奏感的掌握。隨著學生的進步,教師才開始讓他們跟著音樂進行。音樂的伴奏不同于教師的單純口令,音樂以歌曲的形式表達,而學生需要從歌曲中去辨別節(jié)拍,從而跟著節(jié)拍跳動。這就是健美操的難點之一。剛開始,學生難以跟著音樂節(jié)拍鍛煉健美操,他們無法確定動作的進入點,在過程中有時會忘卻節(jié)拍的存在,從而出現(xiàn)搶拍的現(xiàn)象。這些情況都是常見的,也是合情合理的。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讓學生多練習,從而逐漸適應在音樂中舞蹈。相對健美操而言,華爾茲更加典雅,更加柔美,這屬于國際舞種,它代表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經(jīng)過健美操的教學過渡,學生對音樂的節(jié)拍已經(jīng)能夠分辨。只是華爾茲有著不同的節(jié)律,相信學生能夠辨別,教師要專注的是動作的教學,同時也要分開講解男伴、女伴的動作區(qū)別。華爾茲的舞蹈動作更加復雜,角色之間也有所區(qū)別,所以需要教師將更多的時間、耐心花在上面。舞蹈作為新元素加入初中體育教學中,這是一種嘗試,也適合時代的發(fā)展,希望教師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借鑒,從而完善這一項新體育教學。
二、武
武,是中國文化之一,是中國精髓之一。武術的博大精深,武術的精神,這些都值得學生去學習。作為體育教師,我覺得將武術加入初中體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中國學生而言,他們對武術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有著一種憧憬之情。讓學生在初中體育課程上學習武術,不僅僅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為了達到強身健體、鍛煉意志的目的。中國學生對于武術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但當它成為一門課程,教師就應該以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理論講解方面,教師首先要提出的應當是中國武術的精神與氣魄,讓學生感受到正義凜然的中國功夫。然后就是中國功夫的發(fā)展歷史,包括那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這些理論知識的講解是為了正面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讓初中生保持他們的年輕、活潑、熱情、奮斗的精神。當然,體育課程上的武術也只是拋磚引玉。教師利用簡單的武術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武術精神,感受到武術的變化,感受到武術世界的繁華。在初中體育課程中,“五步拳”與“太極拳”是人氣最高的課程教學。五步拳招式簡單,但卻充滿陽剛之氣,讓學生在短短時間內能夠感受到武術的力量。雖然這只是簡單的招式,但是招式與招式之間的轉換卻成為了最難的問題。學生往往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學生也往往只是在擺武術動作,即從第一個武術動作定型到第二個武術動作,中間的轉化過程他們并不理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慢動作教學,讓學生看清招式之間的轉換,從而流暢地、有質地的練出一套拳法。而太極拳就顯得更加的柔和,動作緩慢,講究眼到、神到、手到、腳到。身體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動作之間的連貫也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的。值得提醒的是,太極拳的教學還應提出呼吸與太極拳之間的關系,慢慢地吞吐,慢慢地出招。
強身健體是體育的目的,精神、心理與身體的健康是現(xiàn)代都市人們對身體質素的要求。初中體育課程從精神、身體上協(xié)調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希望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挖掘更多新鮮的、有利的教學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