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秀
【摘 要】學習語言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與人溝通,其實英語作文與語文作文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流暢的語言表達作者的一種觀點,闡述筆者的思想。寫作是非??简瀸W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指標,它既可以體現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又能體現出學生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關鍵詞】初中英語 作文 素材積累 講授方法 批閱嚴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8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部倡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作文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載體,必須加以重視:
一、平時注意素材的積累,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好句子
如果把作文比作是一座高樓大廈,那么它們內部所包含的一切的材料,比如說詞匯,句型以及各種時態(tài)語法等都可以視為建設高樓的磚和水泥,只有把這些最最基本的東西處理好了,才能建成穩(wěn)固的大樓,寫出精彩的文章。如果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以及句型等,他們就沒有辦法打好地基,那樣的話就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引領學生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只有學生肚子里有墨水才能在寫作文的時候不至于束手無策。
通過學習課文,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入到文章中的情景中,比如說文章是在講幾位同學在餐廳的對話,那么教師就可以在這個時候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考慮一下自己若是處于這種既定的環(huán)境下,如果想向餐廳服務人員點一個自己喜歡吃的菜,那么需要要怎樣來表述。經過一番思考之后,再引領學生學習課文,這時學生就會下意識地關注課文中主人公的表述,這些語言可能是他們未曾想到的,或是他們想到了卻不會表述的,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留一個小小的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在課下抽幾分鐘的時間將文章中出現的那些自己不會的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表達積累下來。當然,在積累這些句子的時候,要在筆記本的空白處寫上這是關于怎樣的情景的,切勿弄得一團糟,那樣只會白費功夫。每一篇課文都會是不同的語境,不同的素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了解并且掌握歐美國家的說話特點,而且被選編作為課文的文章一般具有代表性,教師必須要學會利用課文,把課文中的好句子作為學生作文的加工原料,確保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使用規(guī)范、正確、地道的英文。
二、多方面下工夫,于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是一味地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文題目,讓學生自己去寫,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想法是與他們一致的,希望他們能輕松地寫出文章,這樣他們才能相信你,配合你的指示。初中的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的發(fā)育時期,尤其是男同學,這時候他們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對于英語這樣他們并不擅長的科目,他們會更加反感,因此教師要尤其關注自己教學方式。在上英語寫作課的時候,我會使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我們通常把這種方式叫做看圖說文。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接收到信息,大腦高速運轉,調取之前的有用信息,將素材進行加工合成,形成一個大體的框架,這時我會讓學生站起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思考結果。即使學生構思的文章很短,他們說的時候是磕磕絆絆,教師也不能批評,你可以向他微笑一下,然后讓他坐下,可能你的一個微笑會讓他心情變得很放松,但如果你對他的表現不滿意,并且很明顯地變現出來,那么這個學生會對你充滿抱怨,并對這個課堂充滿排斥。
我還會從網上找一些資料來充實我的教學內容,比如說我會找一些英文的視頻,視頻中的人物會根據一種觀點來闡述自己的想法,比如說中西文化的對比、感恩節(jié)的起源等。我認為作文題目大都是讓學生來闡述自己的想法的,因此通過這樣的一些視頻,學生不僅能夠學到一些地道的英文表達,而且還可以借鑒別人的一些思考角度,這可能是他們考慮不到的??赐暌曨l之后,我會讓學生站起來復述文章的觀點,根據記憶來形成一篇小小的文章,這樣非??疾閷W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要求學生答出同義句子的題目,他們要運用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變換句型,一來明確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瞬時的成文模式會讓學生神經高度緊繃,精力高度集中,特別考驗他們的能力,仿佛他們已然坐在考場之上,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篇文章。這個學生在分享觀點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其他的同學也在腦海中呈現出自己的一些思考點。在學生分享完之后,教師要再次播放一遍視頻,進行再一次的聽覺與視覺沖擊,增強學生的記憶,并且將一些好的句子摘取出來,讓學生記在筆記本上,這都是一些很好的素材。在以后寫文章的時候,無論主題是否相同,學生都可以把這些句子進行修改加工,去形成自己的文章。
三、講授分析題目以及成文的技巧
對于作文題目,其實審題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整套試題當中,它所占的分值是最高的,如果是一旦審題出現失誤,那么接下來無論學生的作文使用了多少高級句型,又或者說文章多么流暢,書寫多么工整,這些都是無法彌補審題出錯所產生的影響的,所以要認真審題后再下筆書寫文章。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提醒學生千千萬萬注意審題,即使是多花上幾分鐘也沒有關系。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專門設置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即給學生呈現出若干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在本子上寫出自己的構思框架,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幾位同學的想法,對于不合理的部分,當場進行糾正,切實做到不讓任何一位學生審題出現失誤。
教師在教學生如何寫作的時候,切勿急躁,不要祈求一口氣吃成個胖子,那樣的教學效果是很差的。在拿到一篇作文題目的時候,首先是進行審題,審完題目之后便要開始寫作了。我一般會要求學生先在草稿紙上簡單地寫一下,比如說框架以及一些高級句型等,這樣會讓學生的思路更明確一些。試想學生在審完題之后就立即在試題上寫作,想到一句寫一句,那么這篇文章就會沒有層次感,同樣流暢程度就不必說了。等到一切要點都寫于草稿紙上的時候,學生再把內容謄抄于試題紙上,這樣不僅文章質量高,書面也顯得更為整潔,自然分數不會太低。要想讓學生的文章更為流暢,教師需要教給學生足夠的連接詞,使文章能夠有良好地過渡,銜接緊湊。
四、重視對于學生作文的批閱
無論是平時練習作文還是考試作文,教師都要認真地批閱,好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線劃出,不夠合理的句子可以摘抄于備課本上,上課時呈獻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改錯。另外,我有時會讓學生互相交換作文糾正彼此的錯誤,若是發(fā)現搭檔的文章里有什么錯誤,批閱的同學便會加以借鑒,并且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類似的錯誤,這樣可以于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對這種方式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