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華
【摘 要】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根據(jù)學生的求知心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此增強他們學習物理、探究物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作者從事中職物理教學多年,現(xiàn)就如何增強物理課堂趣味性方面談?wù)勛约旱囊恍┛捶ā?/p>
【關(guān)鍵詞】中職物理 趣味性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30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邏輯性與推理性很強的學科。由于中職學生物理基礎(chǔ)知識普遍較為薄弱,加之學習方法缺失,學習動機不強,因此很多人對物理學科的學習都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那么如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呢?筆者認為,只有提高物理教學的趣味性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進而促進其積極思考,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課前旁征博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教師很容易犯的一個通病就是以為物理學科應(yīng)當嚴謹、科學,不能像語文教學那樣旁征博引,趣味橫生。其實,物理教學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
例如,在講解必修《電源和電流》一課的時候,我就是這么導入的:“親愛的同學們,在今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天上的閃電和地上的電流是同一種電??墒悄銈冎绬??為了驗證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我們物理學家付出了怎樣的代價!18世紀中期的人們認為摩擦產(chǎn)生的電和天上的雷電是不同的,普遍相信雷電是上帝發(fā)怒的說法。學術(shù)界比較流行的是認為雷電是“氣體爆炸”的觀點。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從妻子麗德不小心踫到了萊頓瓶被擊中倒地的意外事件中,想到了空中的雷電。他經(jīng)過反思思考,斷定雷電也是一種放電現(xiàn)象,它和在實驗室產(chǎn)生的電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于是,他寫了一篇名叫《論天空閃電和我們的電氣相同》的論文,并決心用事實來證明。1752年6月的一天,陰云密布,電閃雷鳴,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在費城做了舉世聞名的風箏實驗,證實了“天電”和“地電”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從而統(tǒng)一了天電和地電。富蘭克林能安然無恙地完成實驗,實在是天大的僥幸。第二年的7月26日,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和他的朋友李赫曼重做這個實驗,李赫曼就當場被閃電擊斃,為科學犧牲了寶貴的性命!”
當我這樣導入之后,學生都被物理學家們這樣一種對科學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所折服,從而更激起了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運用動畫演示,增強學生直觀感受
動畫具有直觀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在教學中,適當?shù)倪\用動畫效果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直觀的了解物理規(guī)律,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例如,在《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教學中,學生對于波的形成以及各個質(zhì)點的振動情況一直不能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成為了中職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筆者在課堂演示實驗的基礎(chǔ)上,用flash動畫顯示,學生們既看到參加振動的每一個質(zhì)點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上下振動,又看到全體質(zhì)點形成的波的圖像因各個質(zhì)點的振動而不斷變化。這樣學生們對振動是波動的起因、波動是振動的傳播、振動圖像描述的是單個質(zhì)點某一時間的物理現(xiàn)象、波動圖像描述的許多質(zhì)點在同一時刻的物理現(xiàn)象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一來,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的動畫功能,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形成真切感性認識,很好地解決了本節(jié)的重、難點教學。
又如,磁場是一個學生不易理解的概念,用傳統(tǒng)的實驗方法,實驗結(jié)果只能在玻璃板上展示,效果不夠理想。如果改用多媒體投影實驗,就能清楚的將實驗結(jié)果放大在屏幕上,學生可以清楚的觀察到鐵屑的有序排列,再制作出磁場、磁感線的示意圖,學生既認識到磁場的客觀存在,也有利于對這個概念理解得更透徹。同時利用多媒體智能性強、交互性好的特點,還可以輔助學生分組實驗及操作練習。如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學生往往會讀錯,而用Authorware制作的動畫可以通過鼠標拖放來改變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然后計算機讓學生輸入正確的讀數(shù),輸入錯誤時計算機會提示你重新輸入,并設(shè)有正確答案按鈕以方便學生查詢。這種方式充分發(fā)揮計算機自動執(zhí)行程序的功能,節(jié)省教師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對于提高學生完成任務(wù)的速度和準確性非常有利。
三、開展家庭實驗,增強學生實踐水平
學習物理知識,不僅僅是課堂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回到實踐中去應(yīng)用,到課外去延伸,針對中職生基礎(chǔ)知識差,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家庭物理小實驗,用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廢紙舊物”開展實驗探究活動。這樣的做法不僅取材簡單,而且效果明顯,十分迎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物理學上的動量守恒定律,教師可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水火箭”設(shè)計活動。水火箭又稱氣壓式噴水火箭、水推進火箭。是利用廢棄的飲料瓶制作成動力艙、箭體、箭頭、尾翼、降落傘。灌入一定數(shù)量的水,利用打氣筒充入空氣到達一定的壓力后發(fā)射。是利用水和空氣的質(zhì)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16倍),壓力空氣把水從火箭尾部的噴嘴向下高速噴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慣性滑翔在空中飛行,像導彈一樣有一個飛行軌跡,最后達到一定高度后下落的火箭模型。
制作水火箭所需準備的材料:2~6個2.25L的可樂瓶、剪刀、單面刀片、木塞、球類氣針、圓珠筆芯、訂書機、雙面膠、彩色裝飾紙等?;顒铀璧墓ぞ撸杭舻丁Q子、美工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制作,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luò)、書籍、報刊等途徑了解其制作過程。由于這些材料和工具簡便易得,所以活動十分受學生歡迎。通過活動,學生們不僅了解了火箭的發(fā)射和升空原理,而且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增強了學習物理的信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中職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要通過學生各種喜聞樂見的趣味化的教學形式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動手實踐、互相交流促進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趙麗,關(guān)于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的思考《科教導刊》2010年24期.
[2]施官敏,如何提高中職物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育界》2009年6期.
[3]林琳,提高中職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反思《新課程學習》201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