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穎
興趣產(chǎn)生于人的主觀需要,客觀上也可以加以激發(fā)。成功能激發(fā)興趣,興趣又能導致成功,越是成功越有興趣,越有興趣越能成功?;谶@種認識,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筆者建立起作文興趣的激勵機制,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分數(shù)機制
多年來作文評分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好作文80分,優(yōu)秀作文85分,很給見到90分以上的作文,更難見到滿分作文。老師們不敢給高分,也不肯給高分。究其原因是一種思想在作怪:寫作水平?jīng)]有頂,不可能達到100分。盡管多年前就有教師提出作文不妨給高分的看法,也引起過爭議,但真正敢給高分的老師畢竟太少。一位老教研員曾說:“要敢于給學生作文打高分甚至滿分。分又不是你家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辈桓医o學生作文打高分,這實際上是一種觀念問題。改革的時代,什么都在變革,這種分數(shù)觀其實也應該變革。不給高分者的理由是寫作水平?jīng)]有頂,誠然這理由有一定道理。但寫作對象不同寫作標準也應該不同,再則,學生作文是按單元專項進行,只要達到所訓練的項目要求,又為什么不能給高分呢?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筆者在作文教學中按專題對學生進行訓練,每項訓練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并把要求公布給學生。無論采用學生自改、學生互改還是教師批改的形式,只要達到訓練要求,就給滿分。學生寫一篇作文已經(jīng)很不容易,看到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能得到肯定與承認,心里美滋滋的,寫起作文來就更積極、更主動了。這種高分激勵所起的作用與憑唇舌費盡氣力進行輔導的作用是難于比擬的。
二、評語機制
老師對學生的作文評語多是指出不足,這似乎也是一種模式。評語的寫法許多人作過論述,葉圣陶也提出過對學生的作文要“多鼓勵少批評”。老師短短的幾句評語往往關系到如何對待學生勞動成果的問題。學生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如果被教師大刀闊斧地砍削或?qū)懮蠋拙湓捰枰苑穸ǎ瑢W生的上進心就會受到打擊,哪里還有什么作文興趣?筆者從葉圣陶先生的話里受到啟發(fā):改革作文評語方式,把評語分成三類。其一是鼓勵性評語。挖掘?qū)W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大力肯定,多加褒揚。其二是導向性評語。針對學生欠缺的問題,給學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其三是委婉性評語。對學生作文中的個別問題用商量的口吻委婉地加以提示,使學生領會意圖。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一般性的問題,無論是否帶有普遍性,都一一列舉出來,在作文講評時作為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學生感到?jīng)]有針對自己,卻又會對照自己的作文認識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采用這樣的評語方式,學生的作文興趣就會大大加強。
三、表揚機制
愛表揚是人的天性,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盡力發(fā)掘?qū)W生作文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語用得妙,都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表揚。這種表揚即使是不經(jīng)意的,學生都會受到極大鼓舞。許多學生能在各類報刊上發(fā)表作品,進而走上文學道路就得益于這種表揚,作家魏巍就論述過受教師表揚時的感覺。梁實秋在《我的一位國文教師》中也表達了對自己中學時代語文的感激,認為正是這位語文老師把他引進了文學的殿堂。表揚應視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對于作文基礎較差的同學,只要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進步,只要出現(xiàn)了其閃光點,就要當眾表揚,以資鼓勵。
對于優(yōu)秀習作,教師要作評析,當眾大力褒揚,并把優(yōu)秀習作公諸于眾,如張貼在班級學習園地中,也可以將班中優(yōu)秀作文打印、裝訂成冊,讓全班、全年級的學生閱讀。對于獲得比賽名次或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的同學,既要在各種適宜場合當眾表揚,還要張貼表揚書。這種表揚對被表揚者是鼓勵,對旁觀者也是促進。
四、發(fā)表機制
自己的作文被人欣賞是一種榮耀。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發(fā)表作文的園地,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作品脫穎而出。發(fā)表的方式有以下幾種:其一,對于優(yōu)秀作文,鼓勵學生自行投稿。其二,一般優(yōu)秀作文在文學社刊物或黑板報發(fā)表。其三,較典型的作文抄貼出來供學生欣賞。其四,講評時當眾朗讀給大家聽。這些形式,不論采用哪一種都是對學生成功的犒賞,學生的喜悅心情是難于言表的,從而激發(fā)了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