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好奇心對知識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理論性強的數學學科,學生的好奇心對知識的學習掌握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又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滿足這種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好數學知識,培養(yǎng)數學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數學 教學 學習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1-01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迸d趣是求知的先導,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很多學生覺得數學太枯燥、太難懂,視數學學習為一種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知識,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才能,才能使學生“要學、會學、樂學”。本文就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當前應當確立和強化的幾種觀念,作些探討。
一、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較適宜的“氣候”和“土壤”。以“升學率”為教育目標的應該教育,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處于高度緊張的機械的知識傳授中,很難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這些嚴重阻礙了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轉變過去提倡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并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過渡,創(chuàng)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健康發(fā)展的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教師創(chuàng)造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因而在學生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其注意力、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富有情趣地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引發(fā)學生探求知識奧秘和愿望。
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先提問:“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當學生輕松回答后,教師再問:“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是否也有類似的規(guī)律呢?”有的學生可能受前者的影響回答:“個位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笔沁@樣嗎?同學們一試,像13、23、29、56等都不能社被3整除,顯然這不是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時,教師憑借已有知識推出一些是3的倍數,然后確定其中一個數,調換各數位上的數字,如135與換位置531、153、315、351。讓學生檢驗與換后的各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經過檢查驚奇地發(fā)現它們仍然是3的倍數,這說明能被3整除的數與其每個數字所在的數位無關?!澳敲催@里邊有什么奧秘呢?”不等教師提問,學生自己便會積極思考起來,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誘發(fā)出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這時展開新課教學,就能使教學效果較佳。
三、導課新穎,產生興趣
成功的導課,不僅能訊速安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為整節(jié)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例如教學文字題時,課一開始,教師一言不發(fā),在黑板上 板書:“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學生睜大眼睛,感到很奇怪。接著教師要求學生縮句。這時,學生忍不住了問老師:“這節(jié)課不是語文課!”老師還是一言不發(fā),等學生縮句后,教師又在這句話的下面寫上“45加上18的和,乘以它們的差,積是多少?”再要求學生縮句,這時,學生恍然大悟,紛紛舉手搶著回答。這樣的導課,不僅抓住了解答這道文字題的關鍵,而且還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
新課標是時代的產物。新課標要求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把學生被動的完成教學任務轉化為主動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讓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給學生做主的機會,讓他們獨立處理事情,讓學生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好,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責任感。這樣,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有著很強的主觀能動性的獨特個體。因此,在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主宰自己,我們只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及學習的條件,給學生一個學習的處方。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具有激勵、導向、評價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設置數學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注意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數學教學不僅要注意問題的解決,也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不僅要注重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該遵循多樣性、靈活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依據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
除此之外,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還要依據教學的組織形式、時間、設備條件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由于中學生的注意力還不是特別集中,在一節(jié)課中只運用一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疲憊和倦怠,因此,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命題與證明》這一章時,教師應該采用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新知識又能夠及時掌握新知識,同時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所謂啟發(fā)式教學就是教師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只有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時候,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很快被學生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