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琴
【摘要】英語學習一方面是學習語言,但是更多的需要了解其文化來深入的理解其語言的運用。人們學習英語也是更多的去了解不同語種環(huán)境下的文化,因此相關的文化教育與英語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互為影響,相互促進。
【關鍵詞】英語教育 文化教育 價值
在當下的英語教育中會選擇更多的英語文化素材來做教學,一方面這種選擇更貼合英語使用的真實環(huán)境與習慣,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文化教育。人們通過對英語的學習來達到了解更廣闊的世界文化,了解不同語種之間的文明知識,促進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因此,在英語教育中滲透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具有較大的實用意義。
一、英語教育中做文化教育的根本原因
在英語教育中滲透文化教育是語言學習的基本要素,而存在這種文化滲透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差異性。在中國文化中,更多是農耕文化為主發(fā)展起來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國家文化,其中又以漢文化為主。國家發(fā)展的歷史過程與歐美文化有很大差異。特別是美國文化,有較大的殖民文化內涵,其在宗教、飲食、服裝、歷史、藝術等方面的發(fā)展與中國有著較大的差異性,甚至很多方面存在著截然相反的情況。例如,中國文化注重家文化,重視家族意識,而美國文化更加強調個體文化特色,強調自我奮斗;在金錢觀念上,中國人崇尚節(jié)儉的儲蓄文化,而歐美等國更加注重超前消費的消費觀念;在中國,國人崇尚含蓄謙虛的做人標準,而歐美文化更加的開放與彰顯個人個性的狀態(tài);在宗教文化上,中國主要以佛家與道家文化為主,而歐美等國更多的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相關例子有很多,其差異性較為顯著,從而導致了人們在英語學習中,對于一些問題與場景發(fā)生難以理解。如果對歐美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在英語內容學習時就會相對簡單。文化的差異是英語學習的難點,也是人們想通過英語學習去了解世界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歐美發(fā)達國家,在社會文化發(fā)展上領先于中國的發(fā)展中狀態(tài),需要學習的文化內容還有許多,人們對歐美發(fā)達國家的了解程度也尚且較少。
二、英語教育中對于文化教育滲透的意義
1.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在英語教育中,教師會選擇多種英語環(huán)境下的素材,如新聞報道、小說選段、英語語種國度的文化事件等,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讓英語學習融合到其真實的語境環(huán)境中,有利于還原于一個更加貼切的英語學習氛圍。相關學習中會有英語的俚語、俗語使用等,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的感受相關語言的真實運用效果。如果采用中文文章做英文翻譯做教學,就完全無法再現語境的真實環(huán)境,而且在語言運用上會有一定障礙。就如同學一門外語最好的方式就是融于相關語言生活環(huán)境中一樣,這種深入到真實環(huán)境中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其用語的規(guī)范性。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只有讓英語教育融入到相對應的文化中,才能充分的展現其使用的實質效果。文化的介紹有利于人們對英語中所描述內容的理解。不同文化之間會有較多的差異性。
2.滿足人們對不同文化的渴望。對于本土文化,人們已經有較多的了解,而對于異域文化,人們相對陌生。而英語教育中為了提升學習者的興趣,引入更多的異域文化內容可以有助于開闊人們視野。部分英語學習者都有意愿到歐美等國進行游學或者移民的愿望,而在英語教育中較好的融入其文化教育,滿足了人們對相關文化了解的需求,也便于人們在旅游、移民或者公干等情況下盡快的融入到當地的生活與文化氛圍中。當下很多人都喜歡出國旅游,游玩是一方面,很多人還希望從中了解更多的異域文化,而英語學習則是有效的了解異域文化的一種方式。人們天生就有對不同文化求知的渴望,“生活在別處”也是這種不同文化需求的一種理念。
3.培養(yǎng)人們的綜合素養(yǎng)。無論何種教育,在教育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起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的責任。在英語教育中,需要通過對歐美文化的滲透來培養(yǎng)其個人對不同異域文化的接納與理解能力,培養(yǎng)一種個人正確看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提升個人的寬容度。同時也通過不同文化的滲透來提升個人世界文化的含有量。通過文化的滲透,將歐美優(yōu)秀文明進行有效的吸納,從而來調整自身不良習慣,提升個人素養(yǎng)。特別是歐美發(fā)達國家,其文化發(fā)展在我國之前,因此有更多的文化養(yǎng)分可以供人們吸取。人們通過英語的學習,不僅懂得這種語言工具,更是通過其語言來了解更為文明、更為廣闊的世界。特別是世界各國融合逐步增多,各國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甚至在人們的工作中就會遇到更多歐美工作人員,或者有更多的出國機會,了解不同的文化可以有助于提升不同文化溝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輔助,減少相關問題帶來的阻礙或者矛盾。特別是在人們無法充分尊重異域文化的情況下,會帶來不同文化之間的敵對、不友好狀況,這種狀況顯然不是文化有序發(fā)展所需要的。提升人們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是教育所需要達到的要求,同時也是文明發(fā)展的表現。人類文明正是需要在不斷地融合中去發(fā)展,降低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可以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性。
英語教育中滲透文化教育是歷來英語教學中的慣例,這種文化滲透并不是一種文化入侵,更多的是讓人們打開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促進英語學習的效果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有利于提升人們對社會的理解,以及提高人們對不同文化的適應能力。特別是打開國門,人們更多的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見到不同文化的環(huán)境,了解相關文化,并且充分的尊重異域文化可以有助于人們不斷的去與社會文化相融合,減少文化沖突與矛盾。
參考文獻:
[1]常云霞.大學英語教育中文化教育的意義[J].青年文學家, 2010,16:45.
[2]劉建新.淺議初中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2,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