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龍禮
【摘 要】中學數(shù)學教學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從備課、授課、作業(yè)、輔導、考查到評價,很少顧及好、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均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為此,根據(jù)我從事數(shù)學教學多年來的經(jīng)驗,對分層教學作粗淺歸納。
【關鍵詞】分層教學 目標分層 問題分層 練習分層 評價分層 輔導分層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63
分層教學既是教學指導思想,又是行之有效的具體教學措施。在實驗教學中,我主要思路:第一,將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思想指導教學的全過程;第二,將分層教學轉化為具體的措施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發(fā)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設立學生分層檔案
科學的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設立學生分層檔案是把本班學生分為A、B、C三層,(A層為高層學生、B層為中層學生、C層為低層學生)目的的具體掌握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包括成績和能力,跟蹤實驗過程中的每個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
1.教學目標分層。
課堂教學目標是支配課堂教學進行的主線,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省編義務教材對不同層面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如教科書中的正文、練習題、復習題A組是每位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而“想一想”選做題、復習題B組屬于較高要求是為程度較好的學生或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置的。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以學生為實際出發(fā),同時要體現(xiàn)大綱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兩類。如在“直角三角形習題課”時制訂的教學目標如下:
基本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看著圖形正確敘述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重要性質;
(2)使學生能夠直接應用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重要性質求解一步的計算題。較高教學目標:
要求A類學生達到“較高教學目標”,做相應練習,C類學生達到“基本教學目標”,B類學生在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同時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較高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提問:設問要有層次性、針對性。
課堂提問不僅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更能啟迪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樂趣。一堂課成功與否關鍵是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否使不同層面學生學有所得。對于基礎題總是先讓C、B層學生回答:對于邏輯性強、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問題則由A層學生回答,這樣既能使提問有普遍性、針對性;同時采用四人小組集體討論并由C層學生回答的方式激勵各組相互競爭,增強他們的信心;特別是C層學生有了優(yōu)先回答的機會同時得到了同組學生的幫助,以及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大激發(fā)了他們對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由于A層學生負責本組的討論、學習并對C層學生的指導與幫助他們感到有壓力也決不敢放松,從面能達到較高的教學目標。
2.作業(yè)練習分層。
(1)作業(yè)分必做和選做,否則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重抄襲現(xiàn)象,作業(yè)本必做、同步選做、練習卷選做,并注明A、B、C。保證練習題效益;同時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題、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供有余力的學生去做。
(2)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兩類或三類題,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其中一或兩類。兩類題一般分基本題和提高題。
3.測試、評估分層。
測試是對教學方面進行評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達標、檢測功能、矯正強化的功能、層次反饋功能等。我校實驗班考試采用一卷蓋三層,嚴格按ABC提早命題,A組全做、BC組折算后仍為滿分、同時改革成績冊。這種分層命題多能化測試既不會使差生考得“灰溜溜”,也不會把優(yōu)生考得“輕飄飄”。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某些C層按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永遠是不及格的,采用A、B、C分層試卷后可考到及格乃至80分以上,達到了自己的學習目標。這大大激發(fā)了C組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鼓勵B層學生向高一級努力,A層學生采用相互競爭與目標達成與否,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氣氛。
4.課后跟蹤輔導具體化。
課后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搞好分層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發(fā)展學生個性和特長的有效措施。
(1)加強C層輔導,促差轉優(yōu)。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或者說實驗的關鍵是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水平。為此在輔導中首先要尊重他們人格、采用作業(yè)過關法、作業(yè)面批,成立課外補課小組等形式,及時做好矯正和補救來消除他們學習上的障礙,同時利用四人合作小組學習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
(2)強化A(B)層輔導,促優(yōu)拔尖。對B層學生建立自學小組,參加補缺活動,加強變化題指導;對A層學生成立數(shù)學興趣小組通過各種活動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加強競賽輔導,發(fā)展其個性特長,A層同學間開展數(shù)學對抗賽;同時使他們成為一名數(shù)學“小教師”協(xié)助教師做好輔導工作。
二、實驗結果與反饋
1.強化了學生主體作用。
分層教學的落腳點是建立在學生主體的基礎上,只有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分層教學中就能事半功倍,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聽課、練習、作業(yè)測試等環(huán)節(jié)學習知識并在課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同時結合四人學習小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尤其是C層學生)改變了以前有少部分參與而大部分學生做“觀眾”的課堂氛圍,進而激發(fā)了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和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2.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具有針對性。
在集體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以照顧到班級中各層面的學生,有利于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最大的“回報”,使學科成績有較大幅度提高。
3.在分層教學中,分層檔案的動態(tài)管理并建立相應的升降級制度,自律目標的制訂都是激勵學生的手段,這些手段在分層教學中必不可少。
4.分層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特別強調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師生之間要努力建設融洽的雙邊關系,“親其師,信其道”。興趣、良好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都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條件,教師要熱愛自己的事業(yè)、耐心指導學生,要經(jīng)常對他們講“你行,你有進步”;包括在作業(yè)中、測試時的評價語要以激勵為主,這一切都可能成為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動力。
綜上所述,在數(shù)學教學中做好分層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的重要保證。當然實行分層教學是一項整體教育改革,需在數(shù)學教學中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讓分層教學更趨科學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