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討論多層CT泌尿系二維、三維成像的相關影像學表現(xiàn),分析其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不同泌尿系疾病患者35例作為研究對象,行64層螺旋掃描,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重建并上傳工作站,經(jīng)多種CT后處理技術(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容積重建)成像處理,獲得尿路圖像以及泌尿系組織與病灶之間的關系。結果 將多層螺旋CT成像顯影情況與靜脈造影技術的顯影情況進行比較,可見,多層螺旋CT呈現(xiàn)顯影優(yōu)秀的30例,顯影良好的4例,顯影差的1例;靜脈造影顯影優(yōu)秀的17例,顯影良好的11例,顯影差的7例,兩組顯影效果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多層螺旋CT泌尿系二維、三維成像,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的方式,具有操作簡便,圖像清晰,檢查結果可靠的特點,能為泌尿系結實、腫瘤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斷提供有價值的臨床信息,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多層螺旋CT;泌尿系;影像學表現(xiàn);臨床價值
泌尿系統(tǒng)生理結構比較復雜,腹部平片、靜脈造影、超聲等檢查方式在疾病診斷的過程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本文就多層螺旋CT的二維、三維成像在泌尿系疾病診斷中的具體表現(xiàn)和應用進行簡單的討論,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患者35例作為研究對象?;颊咄瑫r行64層螺旋CT成像檢查和靜脈造影。
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齡在19~71歲,平均年齡為(42.1±3.2)歲;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血尿和尿頻尿急,分別有12例和23例。患者的病因包括:先天畸形、腫瘤、結石、感染、梗阻等。所有患者均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或者輸尿管鏡活檢或腎盂造影、X光片檢查等確診。
1.2檢查方法 掃描儀器:使用通用醫(yī)療器械生產(chǎn)的64層螺旋CT機對患者進行CT掃描。
掃描范圍:腎上極/膈頂?shù)綈u骨的聯(lián)合平面。
掃描參數(shù):管電壓在100kv~120kv;管電流在200mA~250mA;層厚在0.5mm~5mm;螺距為1mm~3mm;重建間隔為1mm,掃描時間在5s~10s。
掃描方式:平掃及增強掃描(使用碘海醇注射液作為對比劑,用量80ml~100ml,注射速率為3ml/s。)增強掃描的時間分別是:皮質(zhì)期:25s~30s;髓質(zhì)期60s~70s;排泄期3min~10min;延時期15min~24h,根據(jù)患者腎臟排泄功能選擇不同的掃描時機,腎臟排泄功能好的患者,對比劑注射15~30min即可進行掃描,腎臟排泄功能較差的患者可以先對盆腔、腎門輸尿管的上中下段進行掃描,之后觀察造影情況,在對比劑存在的情況下,如果CT值與周圍軟組織相差大于30Hu時,可以立即進行輸尿管和腎盂的掃描工作。不顯影的患者考慮24h之后再行掃描。
圖像后處理[2]:使用通用醫(yī)療器械配套的圖像后處理系統(tǒng),分別使用冠狀位多平面重建和冠狀位曲面重建的方法進行尿路成像,觀察尿路管和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通過三維容積再現(xiàn)技術顯示泌尿系和病灶的位置關系(CT密度值不同,透視感不同);通過最大密度投影法來對軸位、矢狀位、冠狀位的泌尿系進行二維、三維成像;通過指定夾角多平面重建技術成像并顯示泌尿組織與病灶之間的關系。
1.3圖象顯示效果評價標準[3] 顯影圖像的效果評價可以用對比劑的充盈情況和腎盂、輸尿管的輪廓顯示清晰度作為依據(jù);對比劑充盈,且腎盂和輸尿管的輪廓顯示清晰的情況視為顯影優(yōu)秀;對比劑比較充盈,且腎盂和輸尿管的輪廓能基本顯示的情況視為顯影良好;對比劑量少,且腎盂和輸尿管的輪廓不清楚的情況視為顯影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將多層螺旋CT成像顯影情況與靜脈造影技術的顯影情況進行比較,可見,多層螺旋CT呈現(xiàn)顯影優(yōu)秀的30例,顯影良好的4例,顯影差的1例;靜脈造影顯影優(yōu)秀的17例,顯影良好的11例,顯影差的7例,兩組顯影效果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本文患者經(jīng)多層螺旋CT掃描成像后,不同的疾病類型表現(xiàn)出的影像學特征不同。
3例先天畸形的患者,圖像表現(xiàn)為輸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大小、形態(tài)、位置的差異,SVR圖像顯示相鄰組織關系清晰;2例膀胱腫瘤患者,圖像一側膀胱輪廓破壞,并有不規(guī)則充盈情況,膀胱壁部分增厚,且輸尿管表現(xiàn)為入口錐形狹窄;9例腎盂輸尿管腫瘤患者,CPR、VR圖像顯示輸尿管壁不均勻增厚,輸尿管管腔狹窄,充盈不規(guī)則,MPR圖像可見上方輸尿管擴張。11例泌尿系結石患者,MPR圖像可見結石形狀以橢圓形、梭形為主,2例伴有腎積水,其余表現(xiàn)為尿路積水;2例慢性炎癥患者CPR圖像顯示輸尿管下段炎性狹窄,上方尿路梗阻,輕度擴張;2例結核患者圖像顯示膀胱入口狹窄,輸尿管下段管徑不一致。4例輸尿管外壓性梗阻患者和1例迷走血管壓迫狹窄患者,MPR圖像顯示輸尿管外病變明顯,輸尿管上段擴張,腎盂積水,SVR圖像顯示輸尿管弧形受壓。圖1左右兩側的圖像分別顯示的是泌尿系結石(結石上方輸尿管擴張、左側輸尿管結石,腎盂積水)和雙側正常腎盂輸尿管、膀胱的情況。
圖1 兩側的泌尿系結石和雙側正常腎盂輸尿管、膀胱的情況
3討論
泌尿系梗阻疾病是十分常見的臨床疾病種類之一。泌尿系統(tǒng)管腔梗阻的誘發(fā)原因較多,無論是自身的病變還是其他誘因?qū)е碌拿谀蛳倒W柚委煹闹攸c都是如何使管腔通暢。但是,由于泌尿系統(tǒng)(主要指輸尿管)生理結構比較復雜,具有走行特殊、跨度大、管徑細的特點,傳統(tǒng)的檢查方式在疾病診斷的過程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多層螺旋CT就是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一種。多層螺旋CT尿路成像不僅能夠在一次掃描中獲得多層圖像,還可以通過多種后處理方式獲得病灶位置、病灶與周圍組織結構關系、病變發(fā)生的原因等信息,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信息[5]。
參考文獻:
[1]孫英,何丹,叢林.多層螺旋CT三維尿路成像技術對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CT和MRI雜志,2008,6(4):58-60.
[2]孫昊、薛華丹,劉煒.多層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尿路上皮癌患者隨訪中的臨床價值[J].癌癥進展,2010,8(5):425-431.
[3]周晟,譚愛軍.64排泌尿系CT成像技術對泌尿系梗阻的臨床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14(6):90-92.
[4]李 莉,郭應林,劉白鷺.多層螺旋CT成像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24(5):24-26.
[5]康虹.多層螺旋CT泌尿系二維、三維成像的有關影像學表現(xiàn)和臨床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11(12):446-447.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