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觀察代謝綜合征患者社區(qū)干預效果,探討社區(qū)管理方法。選取代謝綜合征患者100例,觀察2年,比較干預前后相關資料變化。患者對代謝綜合征認知水平提高,相關指標控制滿意比例提高,管理效果明顯。
關鍵詞:代謝綜合征;社區(qū);干預
代謝綜合征(MS)是指一組以肥胖、高血壓、糖代謝及血脂異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癥候群,研究認為MS與目前最為重要的兩種慢性多發(fā)常見疾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發(fā)病聯(lián)系日漸明確。隨著經濟發(fā)展,MS患病率快速增長并成為公認的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1]。筆者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對本社區(qū)MS患者進行干預,并觀察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篩選100例MS患者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2例,女58例。入選者同時具備:①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②高血壓:收縮壓>135mmHg和(或)舒張壓>85 mm Hg;③甘油三酯(TG)>1. 7 mmol/ L;④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糖負荷后2h血糖>7.8mmol/L及(或)有糖尿病史。
1.2方法 定期隨訪及治療。
1.2.1具體方式 建立統(tǒng)一檔案,采集腹圍,BMI指數(shù),飲食,運動,吸煙,飲酒,血糖、血壓水平及用藥情況等相關信息。給予MS相關知識普及,定期舉辦講座,相關指標每季度監(jiān)測1次,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1.2.2 心理干預 患者對MS有恐慌或者不重視的心理,需要以提高依從性為目的,進行心理干預,使其充分了解和認識MS。
1.2.3 血脂異常 調脂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實施。目標:首先降低LDL- C水平,達到<2. 6mmo1/L,藥物首選他汀類,其次選貝特類及中成藥。第二步是HDL-C及TG達標,TG> 1. 7mmo1/L時,應首先降低其水平。第三步是升高HDL-C,選用煙酸類藥物。標準TC<4.16mmo1/ L, LDL-C<2.60mmo1/L,HDL-C> 1.17mmo1/L(女性>1.43mmo1/L)。
1.2.4 高血壓 強調改變生活方式,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為治療基石,聯(lián)合應用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的一或幾種。目標水平:血壓<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盡量<140/80 mmHg。
1.2.5 高血糖 仍強調改變生活方式,根據(jù)《2013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用藥。目標:空腹<7.Ommo1/L,餐后2h< 10.0mmo1/L,HbA1c<6.5%。
1.3 觀察項目 干預前后MS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或控制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
患者對MS的認知度及依從性提高。各項指標變化: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降低,體重、血糖、TG較治療前有所降低(P<0.05),TC顯著下降(P<0.01)。見表1。
3討論
MS是一組致命的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的集合體,包括血脂紊亂、胰島素抵抗、肥胖和高血壓,臨床上確認MS對預測個體發(fā)生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國外研究已明確診斷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MS也會進一步加重心血管損害[2]。流行病學資料已證實,M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和預測因子,冠心病和新發(fā)糖尿病的危險隨代謝異常組成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加,基線項目異常>4項的男性,患冠心病的危險增加3. 7倍,患糖尿病的危險增加2.4倍[3]。
綜上對MS的防控工作十分必須,根據(jù)我國目前人口多,就醫(yī)難,患病率高,認知率低的情況,社區(qū)全科醫(yī)師對患者的發(fā)現(xiàn)和管理就顯得很重要,根據(jù)本次觀察的結果,患者的認知水平明顯增高,遵醫(yī)行為改變,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具體的方式方法有效,應堅持和推廣。對于MS,目前并沒有公認的治療指南,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認真?zhèn)€體化觀察總結,在對于各項指標的控制和限定中尋找一個可以使患者獲益的平衡點,降低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及強調靶器官的保護作用,以期降低心腦腎等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更好地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和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湯乃軍.代謝綜合征的預防管理與研究進展[J].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
[2]胡榮.代謝綜合征可能比傳統(tǒng)危險因素更能預測冠心病患者預后[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 90(22):1537.
[3]何曉琴,許勝敏,田和芳. 代謝綜合征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的效果觀察[J].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10(0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