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較細菌性、病毒性及支原體引起的肺炎患兒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變化差異及其趨勢,為臨床抗生素的使用及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對209例住院肺炎患兒按實驗室相關指標把患兒分為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肺炎組,其中細菌性肺炎73例、病毒性肺炎69例、支原體性肺炎67例,選取同期我院兒科住院非感染且無創(chuàng)傷患兒30例作為對照組。采用羅氏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測定患兒血清中的PCT。結果 細菌感染組患兒的PCT檢測值均高于病毒和支原體感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病毒感染組與支原體感染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細菌性肺炎患兒血清PCT值明顯增高,而病毒性和支原體性肺炎患兒血清PCT值變化不大。在無法及時得到感染相關數(shù)據(jù)的時候,PCT可作為細菌性肺炎診斷及排除病毒性及支原體感染疾病的有效依據(jù)。
關鍵詞:降鈣素原;肺炎;細菌;病毒;支原體
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會導致細菌耐藥性、藥物毒性和不良反應增加,在臨床上要快速、準確區(qū)分是由細菌、病毒或支原體引起的感染對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至關重要。盡管微生物培養(yǎng)是細菌性、支原體性肺炎的金標準但是由于其培養(yǎng)周期長,陽性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其臨床應用有一定局限性。PCR技術近年來在臨床已經廣泛運用,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既有特異性高、快速等優(yōu)點,但是其結果也涉及到標本的取材是否成功、污染導致的假陽性等問題。降鈣素原是通過血清標本檢測,取材方便且不會因為取材部位不合適影響結果,此外能夠動態(tài)監(jiān)測機體的免疫反應性。深入分析該指標的臨床價值將對臨床治療、病情監(jiān)測有很大幫助。
降鈣素原檢測作為區(qū)分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指標已經在臨床廣泛運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限于該指標在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中的運用,而對于支原體這樣一種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臨床較為常見的病原體感染其降鈣素原的變化及其和細菌性、病毒性感染的區(qū)別國內還鮮有報道。胡鳳華[1]等雖然研究了肺炎支原體感染后PCT的變化卻未將病毒感染性患者及細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納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將實驗組分為三組(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體原性肺炎),試圖探究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感染疾病中PCT的變化差異及其趨勢。探討降鈣素原在三類感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3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肺炎患兒209例,年齡在0~7歲,其中細菌性肺炎73例、病毒性肺炎69例、支體原性肺炎67例。以痰培養(yǎng)出疾病相關細菌陽性,且間接免疫熒光檢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Q熱立克次體均陰性者納入細菌性感染組。血清中病毒感染特異抗體(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檢測結果一種或幾種陽性,但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嗜肺軍團菌陰性且痰培養(yǎng)為陰性者納入病毒性肺炎感染組。血清特異抗體病毒指標陰性,痰培養(yǎng)結果為陰性,但被動凝集和間接免疫熒光支原體抗體測定均為陽性者納入肺炎支原體感染組。隨機選取同期我院兒科住院非感染(即痰培養(yǎng)、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測均為陰性)且無創(chuàng)傷患兒30例作為對照組。
1.2方法 所有患兒及對照組均于住院24h內抽血檢測血清PCT,同時采用被動凝集試驗和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相關抗體,此外相應患者進行痰培養(yǎng)檢測。PCT檢測方法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分析法,儀器為Roche 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所用試劑、校準品、質控、耗材均是同一公司提供。被動凝集法采用珠海麗珠生產的試劑盒。間接免疫熒光為VIRCELL,S.L.公司產品。根據(jù)檢測結果,將符合上述分組標準的患兒數(shù)據(jù)分別納入對應的組別。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軟件包進行單向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檢驗。檢驗水準為a=0.05。
2結果
2.1各組PCT平均濃度及方差分析 結果表明對照組、細菌性肺炎組、病毒性肺炎組、支原體肺炎組PCT平均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02.427;P<0.05),見表1。
2.2應用LSD法進行各組間多重比較 結果表明對照組與細菌性肺炎組、病毒性肺炎組、支原體肺炎組PCT平均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細菌性肺炎組與病毒性肺炎組、支原體肺炎組PCT平均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而病毒性肺炎組與支原體肺炎組PCT平均濃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98),見表2。
3討論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3年被發(fā)現(xiàn)的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在體內穩(wěn)定性良好[2]。目前認為,人體正常情況下,PCT僅低度表達,其值往往檢測不到(<0.1ng/ml)[3]。但當人體處于嚴重細菌感染時,細菌內毒素可誘導肝臟中的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肺、腸道組織的淋巴細胞以及內分泌細胞合成分泌PCT,血清PCT水平2h后即可升高,12~48h達到峰值,且隨感染進展或控制將持續(xù)在高水平或逐漸下降,一般在1w左右降至正常水平[4]。作為一項新的感染、炎癥相關指標,PCT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已知能獨立生活的最小最簡單的原核生物[5],人群普遍易感,臨床上常把支原體感染歸入非細菌性感染。當細菌感染時,細菌內毒素及炎性細胞因子誘導PCT產生,導致PCT水平增高,因此細菌性肺炎PCT增高,而病毒及支原體不能釋放內毒素,不能刺激降鈣素的釋放[6],血清PCT水平不升高或僅有輕度升高,這些和本文的最終數(shù)據(jù)相吻合。Wanner[7]等人的研究提示由于創(chuàng)傷引起應激反應同樣會影響PCT的表達水平,因此本研究所選對照組雖然是住院的非感染性患兒,為了避免創(chuàng)傷應激的干擾我們剔除了所有有創(chuàng)傷的患兒。
本研究顯示細菌感染組PCT檢測值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和支原體感染組(P<0.05);病毒及支原體感染組相對對照組PCT水平僅輕度升高;而病毒感染組和支原體感染組PCT檢測值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用PCT不能區(qū)別病毒和支原體感染,這兩種感染可根據(jù)兩者好發(fā)年齡不同、病原學檢查及頭孢類或青霉素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而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治療效果良好最終得出診斷。本研究支原體肺炎組PCT檢測值與Hatzistilianou[8]及F Moulin[9]等的報道的接近。
綜上所述,不同致感染類型小兒肺炎血清PCT值不同,細菌性肺炎患兒血清PCT值明顯增高,而病毒性和支原體性肺炎患兒血清PCT值變化不大,PCT可作為判定細菌性感染的指標之一,但無法區(qū)分支原體和病毒性肺炎。PCT檢測對感染性肺炎及早診斷和指導抗生素合理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鳳華,甘小莊,孫麗萍,等.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的改變[J].中國醫(yī)刊,2007,42(6):33-35.
[2]Assicot M,Gendre I D,Carsin H,et al.High serum procalcitonin co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infection[J].Lancet,1993,341(8844):515-523.
[3]阜高宏,喬世巖,黎明新.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作醫(yī)技雜志,2006,13(21):3749-3750.
[4]肖勇一,陳蘭剛,陳建軍.降鈣素原檢測在兒科感染中的臨床意義[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18(6):1112-1113.
[5]孫菊娣.不同年齡組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其相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5):59-62.
[6]馬莉,劉翠香,劉智慧,等.可溶性細胞間粘附-1、降鈣素原在新生兒敗血癥中診斷的價值[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9):654.
[7]Wanner GA,Keel M,Steckholzer U,et al.Serum procalcitonin,adenosine deaminase and its isoenzymes in the a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in children[J].Crit Care Med,2000,28(4):950-957.
[8]Hatzistilianou M,Hitoglou S,Gougoustamou D,et al.Serum procalcitonin,adenosine deaminase and its isoenzymes in the a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in children[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02,15(2):119-127.
[9]Moulin F,Raymond J,Lorrot M,et al.Procalcitonin in children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Arch Dis Child,2001,84:33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