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不同新輔助化療方案應用于宮頸癌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的宮頸癌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在術前隨機分為三組,每組50例,分別給予不同的新輔助化療方案,A組患者給予順鉑加紫杉醇輔助化療,B組患者給予順鉑加多西他賽輔助化療,C組患者給予順鉑加5-氟尿嘧啶輔助化療?;颊咴诨熃Y束2w之后進行手術治療,比較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可見,A組、B組、C組患者分別為86.0%、84.0%和88.0%,治療有效率之間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A組患者高熱反應和骨髓抑制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0.0%和20.0%、B組患者分別為18.0%和26.0%、C組患者分別為0和6.0%,可見C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組和B組的患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順鉑與紫杉醇、多西他賽或者5-氟尿嘧啶聯(lián)合進行宮頸癌術前的輔助化療,都能實現(xiàn)局部病灶的有效控制,治療的有效率高,但是相對而言,順鉑與5-氟尿嘧啶聯(lián)合靜脈給藥化療方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治療的安全性更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輔助化療方案;宮頸癌;臨床效果
宮頸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的一種,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發(fā)病率居于首位[1]。術前的輔助化療目的在于降低腫瘤的分期,降低后續(xù)手術治療的難度[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輔助化療方案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宮頸癌的相關診斷標準,且患者均在手術前給予不同方案的輔助化療?;颊呓?jīng)檢查均無肝腎功能障礙和血尿常規(guī)異常的情況[3]。
將其隨機分為三組,每組50例,分別給予順鉑+紫杉醇、順鉑+多西他塞、順鉑+5-氟尿嘧啶靜脈給藥治療。
A組患者的年齡在37~65歲,平均年齡為(53.2±2.8)歲?;颊叩膶m頸腫瘤大小在4.0cm~6.3cm,平均直徑(5.1±1.2)cm;按照FIGO分期對患者的宮頸癌發(fā)生情況進行評估,可見Ⅰb期患者4例,Ⅱa期患者18例,Ⅱb期患者28例?;颊叩牟±眍愋桶[癌、腺癌和腺鱗癌,分別有38例、11例和1例。
B組患者的年齡在35~63歲,平均年齡為(52.2±2.5)歲?;颊叩膶m頸腫瘤大小在4.2cm~6.5cm,平均直徑(5.2±1.3)cm;按照FIGO分期對患者的宮頸癌發(fā)生情況進行評估,可見Ⅰb期患者5例,Ⅱa期患者16例,Ⅱb期患者29例?;颊叩牟±眍愋桶[癌、腺癌和腺鱗癌,分別有35例、14例和1例。
C組患者的年齡在36~64歲,平均年齡為(53.6±2.7)歲?;颊叩膶m頸腫瘤大小在4.1cm~6.5cm,平均直徑(5.2±1.5)cm;按照FIGO分期對患者的宮頸癌發(fā)生情況進行評估,可見Ⅰb期患者6例,Ⅱa期患者19例,Ⅱb期患者25例?;颊叩牟±眍愋桶[癌、腺癌和腺鱗癌,分別有36例、12例和2例。
三組患者的年齡、腫瘤大小、腫瘤分期、病理類型等的比較無顯著差異,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組患者分別給予不同的術前新輔助化療方案:
A組患者給予順鉑+紫杉醇靜脈給藥治療。第1d,將紫杉醇(給藥劑量為135mg/m2~175mg/m2)溶于500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順鉑(給藥劑量為50mg/m2~70mg/m2)采用同樣的方法給藥,連續(xù)給藥5d。化療前的6h給予患者10mg地塞米松靜脈滴注行脫敏治療。
B組患者給予順鉑+多西他塞靜脈給藥治療。操作方法同上,多西他賽的給藥劑量為70mg/m2~75mg/m2,滴注3h后滴順鉑。
C組患者給予順鉑+5-氟尿嘧啶靜脈給藥治療。操作方法同上,5-氟尿嘧啶的給藥總給藥劑量為4g。
給藥期間對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等進行定期測量?;熃Y束后兩周左右對患者實施手術根治。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觀察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包括高熱反應以及骨髓抑制情況等)。
采用超聲、CT或者MRI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并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宮頸癌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4]來對患者的療效進行評估:將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的情況記為完全緩解;將患者的腫瘤體積縮小比例超過50%的情況記為部分緩解;將患者的腫瘤體積縮小比例在原腫瘤大小的25%~50%之間的情況記為穩(wěn)定;將腫瘤體積的縮小比例在25%以下甚至有增大的情況記為進展。臨床治療有效率的計算方法是:完全緩解的患者和部分緩解患者的總人數(shù)與治療患者總數(shù)之間的比例。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可見,A組、B組、C組患者分別為86.0%(43/50)、84.0%(42/50)和88.0%(44/50),治療有效率之間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比較三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可見,A組患者高熱反應和骨髓抑制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0.0%和20.0%、B組患者分別為18.0%和26.0%、C組患者分別為0和6.0%,可見C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組合B組的患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上治療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方式是手術治療,但是考慮到體積相對比較的腫瘤在手術治療中不僅難度大,而且腫瘤的控制也比較困難,術后發(fā)生轉移、復發(fā)的幾率比較高[5],需要在術前給予合適的有效的輔助治療。新輔助化療能夠通過術前的治療來實現(xiàn)降低腫瘤分析,縮小腫瘤體積的目的。
本文分別比較了順鉑+紫杉醇靜脈治療;順鉑+多西他賽靜脈治療;順鉑+5-氟尿嘧啶靜脈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可見采用不同的輔助化療方案,治療有效率的比較并沒太大的差異,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上,采用順鉑+5-氟尿嘧啶治療的患者,無論是骨髓抑制的發(fā)生率還是高熱的發(fā)生率都顯著低于其他兩組患者,加上其本身價格比較容易接受,是比較理想的輔助化療藥物。
總之,順鉑與紫杉醇、多西他賽或者5-氟尿嘧啶聯(lián)合進行宮頸癌術前的輔助化療,都能實現(xiàn)局部病灶的有效控制,治療的有效率高,但是相對而言,順鉑與5-氟尿嘧啶聯(lián)合靜脈給藥的化療方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治療的安全性更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馮文,房瑜,黎群,等.術前新輔助化療治療局部中晚期宮頸癌的臨床初步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08,21(6):492-493.
[2]張羽,陳曾燕.兩種新輔助化療方案輔助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效果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6):583-584.
[3]方偉達,韓懿,何科,等.不同方式新輔助化療在宮頸鱗癌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6):26-27.
[4]楊勇波,伍玲.兩種新輔助化療方案在宮頸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華西醫(yī)學,2010,24(5):768-769.
[5]任韌.新輔助化療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12):1399-140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