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2013年4月30日臨湘市衛(wèi)生局接到岳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院感科反映臨湘市城南鄉(xiāng)王禾村村民的丙型肝炎檢測陽性率較高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查。方法 對城南鄉(xiāng)王禾村和三聯村256例進行調查,實驗室檢查采用ELISA法檢測村民的抗An-ti-HCV檢測村民血清,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分析具體的檢查情況。結果 共檢測出丙肝陽性45例,陽性率17.58%,有賣血史的居民共46例,其中丙肝陽性人數40例,陽性率86.96%,無賣血史的居民210例,丙肝陽性5例,陽性率2.38%。結論 賣血是城南鄉(xiāng)王禾村村民感染丙肝的直接原因,應通過防病知識宣傳,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同時對兩村的村民開展針對性宣傳和健康教育,引導村民正確認識丙肝疾病,指導村民采取預防措施,遏制丙肝進一步蔓延。
關鍵詞:丙肝;傳播;控制;調查
2013年4月30日我市衛(wèi)生局接岳陽市衛(wèi)生局電話,稱岳陽市一人民醫(yī)院院感科反映我市城南鄉(xiāng)王禾村近期陸續(xù)有村民前往市一醫(yī)院進行丙型肝炎檢測,且陽性率較高,責令我市衛(wèi)生局迅速調查事件原因。在市衛(wèi)生局的統一部署下,我中心和城南衛(wèi)生院對這起事件開展了深入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事件起因
今年以來,我市城南鄉(xiāng)王禾村陸續(xù)有丙肝患者在岳陽市一人民醫(yī)院東院院感科住院治療,通過問診,院感科醫(yī)師了解到該村還有類似癥狀患者。為查明情況,4月21日,院感科醫(yī)師與該村村醫(yī)聯系,派人前往王禾村,采集疑似患者血樣51份,檢驗發(fā)現有25例陽性者,疑似丙肝疫情暴發(fā),立即報告岳陽市衛(wèi)生局。
2調查經過
在市衛(wèi)生局的部署下,我中心通過對51例被檢測者進行調查,發(fā)現這51例均為我市城南鄉(xiāng)王禾村陳家組和蔣家組居民,而城南鄉(xiāng)王禾村和三聯村為相鄰兩村,是20世紀80年代賣血活躍地區(qū),當時很多青壯年都參與了賣血。調查25例丙肝陽性者中,均有既往賣血史,曾多次參與賣全血或血漿,年齡集中在45~65歲年齡組,該年齡組人群是當時賣血最活躍的人群。初步推斷賣血可能是感染丙肝的直接原因。為證實這個推論,并全面掌握當地人群感染狀況,我中心會同城南衛(wèi)生院于8月1~7日對城南鄉(xiāng)王禾村及三聯村45~65歲年齡組人群開展丙肝感染狀況普查,并進行問卷調查。普查和問卷調查采取自愿方式進行,入戶面對面向居民說明普查的重要性和調查方法,征得居民同意后,再開展調查。對參與調查者采集5~10ml全血,由疾控中心實驗室統一進行分離血清和檢測,采用北京華恰公司提供的試劑,丙肝:An-ti-HCV用ELSIA法。質量控制:Anti-HCV陰陽符合率>Abbot95%。問卷主要內容為是否有賣血史,由疾控中心專業(yè)人員操作,按照問卷內容面對面詢問被調查者。
3結果
本次城南鄉(xiāng)王禾村和三聯村共有45~65歲年齡組人群1132人,660人外出務工,無法參與調查,216人不愿意參與調查,256人參與了這次調查活動,自愿接受了丙肝檢測和問卷調查,其中男性104人,女性152人。共檢測出丙肝陽性45人,陽性率17.58%,有賣血史的居民共46人,其中丙肝陽性人數40人,陽性率86.96%,無賣血史的居民210人,丙肝陽性5人,陽性率2.38%。經醫(yī)學統計分析,城南鄉(xiāng)王禾村和三聯村居民有賣血史的居民丙肝感染率明顯高于無賣血史的居民,證實了賣血是居民感染丙肝的直接原因,表1既往有賣血史與無賣血史人群丙肝感染狀況見表1。
4討論
目前認為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病毒屬于黃病毒屬類,其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其中血液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1,2]。因HCV感染造成的死亡主要表現為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持續(xù)升高,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極大,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wèi)生問題[3]。本次調查證實了王禾村和三聯村的居民丙肝感染率高是因為賣血人數較多,賣血人群丙肝感染率達到了86.96%,造成了這兩個村的居民丙肝感染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當時賣血,大部分是出賣血漿,叫\(zhòng)"單采漿\"。\"單采漿\"與采全血的最大區(qū)別是,在抽取全血后,將血液中的血漿分離出來,然后將除血漿外的其余成分再回輸人體。正是這一回輸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了丙肝交叉感染,使賣血人染上了丙肝。由于當時賣血未開展丙肝檢測,賣血者中混有丙肝感染者,在賣血過程中如果多人共用針頭和膠管抽血,或在離心前切斷每只裝滿血漿袋子的管口時,共用不消毒的剪刀,或因管口切開后未經熱合而又封閉不嚴,導致血液在離心機高速轉動時從袋內甩出呈霧狀的噴射物落入他人的血漿袋管口內;以及其他各種不規(guī)范操作行為的出現,都導致丙肝病毒的交叉感染。全國有多起類似事件報道[4,5]。我國自1998年頒布《獻血法》后,開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取締了賣血行為及組織賣血行為。至此,王禾村和三聯村村民也停止了賣血行為,因賣血感染丙肝得到了遏制。
綜上所述,丙肝疾病具有高隱匿、高漏診、高慢性化的\"三高\"特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公眾對丙肝的認知率低、就診率低、治療率低,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6]。但是,丙肝像乙肝一樣,是一種可防可治疾病。對未參與檢測的村民,建議由當地政府動員他們接受檢測,做到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對這些已經發(fā)現的丙肝患者,建議他們到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規(guī)范治療,確保治療效果。同時對兩村的村民開展針對性宣傳和健康教育,引導村民正確認識丙肝疾病,減少村民對丙肝患者的歧視,指導村民采取預防措施,遏制丙肝進一步蔓延。
參考文獻:
[1]胡興菊,席昭雁,向前,等.陜西省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9,12(2):34-35.
[2]Perz JF,Farrington LA,Pecoraro C,et al.Estimated global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J].J Gen Virol,2009,30(3)..
[3]范麗霞,李森林,劉芳菲,等.北京市主動戒毒人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梅毒螺旋體感染狀況調查[J].臨床誤診誤治,2011,13(10):111-112.
[4]胡錦流,范剛,孫暉,等.一起單采漿獻血員丙型肝炎暴發(fā)調查報告[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1998,13(6):33-34.
[5]楊琴,張向陽,劉希媛,等.綿陽市丙型肝炎感染調查報告[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2012,32(4):45-36.
[6]孫淑萍,范文麗,孫興君,等.單采漿還輸血球獻血員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調查報告[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26(11):19-21.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