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神經科住院患者家屬心理狀態(tài)、需求的調查及護理對策。方法 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屬共104例,采用自制的心理狀態(tài)及需求問卷調查表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查,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護理;觀察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需求。結果 護理后,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均明顯改善,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精神疾病相關知識為患者家屬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共97例(93.27%)選擇非常想了解;其次為藥物治療的效果92例(88.46%)。結論 神經疾病患者家屬普遍存在一定的負面心理,通過護理能夠幫助緩解其不良情緒,同時醫(yī)院應注意滿足患者家屬對精神疾病相關知識,及藥物治療的效果的心理需求,提升家屬護理及患者治療效果。
關鍵詞:精神科患者;家屬;心理狀態(tài);心理需求;護理對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在認知、情感交流、意志控制、行為活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對其家屬造成直接性的傷害[1]。家屬的心理狀況及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具一定影響,由此,本研究分析神經科住院患者家屬心理狀態(tài)、需求的調查及護理對策,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屬共104例,男女比例58:46,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5.68±3.45)歲。與患者關系:配偶38例(36.54%),父母子女57例(54.81%),其他9例(8.65%);文化程度:大學或以上學歷27例(25.96%),高中學歷35例(33.65%),初中學歷21例(20.19%),小學或以下21例(20.19%);職業(yè):農民26例(25.00%),工人23例(22.12%),干部18例(17.31%),商人13例(12.50%),退休9例(8.65%),無業(yè)15例(14.42%)。
1.2方法 在取得患者家屬的同意后,在患者入院7d內與患者出院時,分別對家屬發(fā)放SCL-90心理癥狀自評量表及自制心理需求調查表。心理狀態(tài)包括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強迫、恐怖等因子等項目。所有問卷的制定、發(fā)放、回收及統(tǒng)計均由經專業(yè)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完成,保證問卷的有效性。護理工作包括以下內容:積極與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況;向家屬進行精神疾病的健康知識教育,包括病因、先兆、臨床表現(xiàn)、發(fā)展過程、治療機制、用藥方法及用藥副作用等,糾正患者的認知偏差,減輕其恐怖、焦慮心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前后家屬的心理情況,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依據問卷調查表結果對家屬的心理需求進行分析[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 18.0軟件包統(tǒng)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完成檢驗,P<0.05表示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患者家屬心理狀況調查結果護理前,大部分患者家屬均存在負面心理情緒;護理后,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均明顯改善,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家屬心理需求調查結果 精神疾病相關知識為患者家屬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共97例(93.27%)選擇非常想了解;其次為藥物治療的效果92例(88.46%),見表2。
3討論
精神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以認知、情感、行為、記憶的功能障礙為主,病情具反復性、遷延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自理及社交能力減退,性格改變,可能使自身及其家屬遭致社會偏見或歧視,易出現(xiàn)各類心理問題[3]。本研究選取10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屬,向其發(fā)放相關問卷調查表,并對其予專門心理護理,以觀察該護理方式對其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以及家屬對精神疾病治療的心理需求。
觀察患者家屬護理前后的SCL-90心理癥狀自評量表結果,可得護理前大部分患者家屬均存在負面心理問題,證明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效果理想。針對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護理,主要包括疏導心理問題以及疾病知識指導等方面,通過積極的溝通交流,護理人員能夠掌握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增加患者家屬對治療效果的信心;同時,對其進行疾病專業(yè)知識指導,掃除認知盲區(qū),糾正認知偏差。觀察患者家屬的心理需求情況,可得精神疾病相關知識、藥物治療的效果、用藥后不良反應為患者家屬心理需求最為強烈的項目,提示醫(y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注意滿足其在上述三方面的需求,增加患者家屬的安全感與信任感,進而緩解其心理壓力。除對患者家屬進行專業(yè)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還可在條件允許時鼓勵患者家屬與患者進行溝通,促進其情感交流,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的配合度,進一步提升治療及護理效果[4]。
綜上所述,神經疾病患者家屬普遍存在一定的負面心理,通過護理能夠幫助緩解其不良情緒,同時醫(yī)院應注意滿足患者家屬對精神疾病相關知識及藥物療效的需求,提升家屬護理及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蔣小琴.精神病住院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干預措施[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2(05):665-666,726.
[2]李立華,崔虹,謝美香,等.開放式病房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12):9-11.
[3]李淑華,朱淑芬,王碧環(huán),等.初診精神病患者不同輩分家屬心理需求調查及護理對策[J].2011,18(01):77-78.
[4]翟春霞.急診患者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研究和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425,42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