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婦產科急腹癥病因復雜、類別多、臨床表現(xiàn)多樣、病情變化多,診斷與治療難度相對較大。為提高對該癥狀鑒別能力和診斷的準確性,筆者回顧性分析和總結我院婦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診治和病例資料,對婦科急腹癥的臨床診治情況及療效進行具體分析,以便減少誤診率,提高診治效果。
關鍵詞:婦科;急腹癥;診斷;治療
婦科急腹癥是婦科常見急癥,它和外科急腹癥一樣,具有明顯的急性下腹部疼痛,病因復雜,病情兇險,發(fā)展快的特點,如不及時診斷與處理,可導致患者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由于這類患者在就醫(yī)時所表現(xiàn)癥狀與一些內、外科疾病難以區(qū)別,因此對其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我院住院部婦產科80例急腹癥患者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我院住院部婦產科80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未婚8例,已婚72例,年齡20~54歲,平均(35.6±6.2)歲;孕產次0~4次,平均(2.0±1.0)次。其中,異位妊娠36例,卵巢囊腫17例,盆腔炎13例,黃體破裂10例,其他病癥類型4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80例患者均出現(xiàn)急性腹部壓痛癥狀,多數(shù)因痛感強烈難以忍受而就醫(yī)。部分患者同時伴有陰道流血和或停經(jīng)癥狀,查體可有移動性濁音陽性、宮頸舉痛等體征,6例疼痛嚴重者發(fā)生休克。
1.3 方法 B超檢查:B超診斷儀在膀胱充盈良好的條件下,按常規(guī)情況掃查下腹部。仔細觀察子宮及宮腔內情況,雙側附件區(qū)及盆腔其他部位有無異常包塊及異?;芈晠^(qū),包塊大小、形態(tài)、部位、邊界、回聲特點及盆、腹腔有無液性暗區(qū),積液量的多少。凡超聲發(fā)現(xiàn)盆腔、腹腔有積液者均實施超聲引導下后穹隆或經(jīng)腹、盆腔穿刺,并將抽出液體送實驗室檢查,以明確積液性質;尿HCG檢查:對檢查結果呈現(xiàn)為陽性,腹部穿刺后抽出不凝血、存在失血癥狀,以及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及時采取治療干預措施。所有患者均行B超與尿HCG檢查,并結合病史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和鑒別,快速做出診斷。
1.4 方法 80例患者中,67例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均于腹腔鏡下進行手術,經(jīng)氣管插管并行麻醉處理,抬高患者的腳部,于臍眼下行2cm將腹壓控制在14mmHg左右,后將腹腔鏡置人并對病變部位進行全面探查,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癥類型分別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如異位妊娠患者視患者病情程度,采用病變組織清除術或輸卵管切除手術治療;卵巢囊腫患者采用附件切除手術;黃體破裂患者行縫合止血處理或進行電凝止血處理等。此外,13例盆腔炎患者均采取保守方式治療。
1.5 觀察與評價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不同類型的急腹癥患者治療和并發(fā)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如表1所示,患者在進行相應針對性治療后均有明顯的臨床療效。異位妊娠、卵巢囊腫、盆腔炎以及黃體破裂等幾種主要的急腹癥類型有效治療率無明顯差異性(P>0.05)。
本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低,80例患者中僅出現(xiàn)2例腹腔膿腫患者,1例手術感染患者,占3.75%;說明所選治療方式安全性較高。
3 討論
婦科急腹癥是由于女性盆腔器官的某些疾病引起的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癥狀的婦科疾病,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及健康,主要包括異位妊娠、卵巢腫瘤蒂扭轉、黃體破裂、盆腔膿腫等疾病,該病發(fā)展急腹痛劇烈,需要醫(yī)師迅速診斷并采取緊急措施[1]。
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輔助檢查方式主要有B超、尿HCG、后穹隆穿刺、血常規(guī)等。其中,B超與尿HCG檢查在臨床應用率相對更高,文中筆者主要采用這兩種輔助診斷方式,此外在具體診斷中還應根據(jù)患者的臨床主訴、病例資料等,選擇相對更合理的輔助檢查診斷方式,一般患者的年齡、月經(jīng)情況以及性生活史等與病情判斷均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
治療方法中傳統(tǒng)開腹手術操作復雜,創(chuàng)傷大,愈合慢,危險度高;運用腹腔鏡探查是微創(chuàng)手術,是婦科急腹癥診斷及治療的有效方法,腹腔鏡不僅能及時正確診斷,而且可及時治療,具有開腹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2]。異位妊娠是婦科疾病中引起急腹癥的最為常見的原因[3],其不同的類型而伴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腹腔內出血疾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感染性疾病應以保守治療為主。但對輸卯管妊娠破裂或流產型、黃體破裂、出血性輸卵管炎內出血<300ml、生命體征穩(wěn)定的病例,可選擇保守治療,如果保守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內出血>300ml、生命體征異常者,應及時改行手術治療。對于腫瘤并發(fā)癥、外傷性內出血均應盡早采取手術治療。急性盆腔炎可在靜脈滴注抗生素的同時,行后穹隆穿刺抽出膿液,并注入藥物治療,可避免開腹引流術,抽出膿液應送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試驗,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可獲最佳療效。
本文分析的80例患者中,均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其中,采用手術治療的患者有67例(83.75%),采用保守方式治療的患者有13例(16.25%);治療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5.00%,治療效果比較理想,且不同病癥類型的臨床療效均比較明顯。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婦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應根據(jù)患者的病史、結合臨床癥狀與輔助檢查結果進行確診,以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選擇治療方法時,應根據(jù)病情和癥狀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采用最佳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臨床治療效果,且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王維波.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8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5955-5957.
[2]張慧,劉建,張淑芝.深圳市南山區(qū)異位妊娠發(fā)病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8:1424.
[3]洪彩萍.100例婦科急腹癥的臨床觀察及預后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14):14.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