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 原地正面投擲輕物是小學水平一投擲教材的重要內容。本課設計以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和培養(yǎng)安全意識為教育目標,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巧妙設計投擲器材促進參與,從而掌握知識和技能,共享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趣味;樂味;投擲;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本課關注兒童成長,重視學習需求、問題意識、練習興趣。以兒童的視角,走進孩子的世界,玩孩子的游戲,用他們的思維來創(chuàng)新設計。讓“趣味化”凸顯于教學細節(jié)中,以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新穎的趣味田徑器材促進參與,整堂課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練氛圍,讓學生的目光、思維、練習始終聚焦在“趣味”這一力點上,使他們在趣味中求知,在趣味中健體,在趣味中成長。
二、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江蘇省小學體育教師備課用書《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二年級第一學期投擲與游戲單元第1課時。投擲是人體最基本的身體活動能力之一,是小學生鍛煉身體的重點教材,能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及腰、腹、手臂力量,并能形成聽從指揮及安全的意識。本課利用少兒趣味器材貫穿始終,并將持輕物擲遠與猜拳游戲動作相結合,有機突破教學重點。通過嘗試體驗、以練促學、踴躍展示,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正面投擲動作,享受體育學習的快樂。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善于模仿,但理解能力較差,興趣也容易轉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化、生活化教學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且在技能學習時遵循科學規(guī)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在趣中學,學中練,練中樂。
四、教學預設
準備部分:運用“石頭、剪刀、布”猜拳游戲導入,引導學生充分活動肩、腕、肘、膝等關節(jié),不僅提高準備活動的趣味性,而且融入肩上屈肘、快速甩臂的投擲要求,為后續(xù)持輕物擲遠動作的學習奠定基礎。
基本部分:“石頭、剪刀、布”動作進行變化,將持輕物投擲的動作要領自然地融入游戲中,學生自主體驗,形成正確的動作方法,使得課堂教學顯得自然和流暢。通過比一比誰的球彈得高,體驗快速揮臂;擲過一個高度的橫繩,得出正確的投擲方向;“個人投遠積分賽”,創(chuàng)設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生自主選擇投擲線,不斷挑戰(zhàn)更高目標,能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而后學生利用器材進行合作“趣味穿越”的游戲,使整個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同時也讓學生共享同伴之間合作的快樂。
結束部分:體能練習指導學生進行肩、腿部拉伸,增強腹部力量,隨后師生相互交流總結學練感受,最后教師布置作業(yè),把體育鍛煉延伸到課外,形成主動鍛煉的氛圍與意識。
《投擲流星球》教案
執(zhí)教年級: 水平一(二年級)
課時單元序次:投擲與游戲單元第1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