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梅 張建
學年伊始,德勝校區(qū)全體師生浸潤在濃濃的國學周活動氛圍里。
我們立足學情,依托課內(nèi)教材開展此次國學周活動。在國學周期間,六年級語文學科恰好學到季羨林先生的《懷念母親》。因此,我們決定以教材為依托,開展“走進國學大師季羨林,做講孝懂禮的畢業(yè)生”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和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把國學中的經(jīng)典理念落實在日常行為中。
此次活動采用系列交叉的形式進行,主要包括“讀(課內(nèi)外研讀季羨林的作品)、查(季羨林的生平)、批(季羨林的作品)、展(手抄報、畫展)、寫(硬筆書法書寫季羨林經(jīng)典語錄)、踐(導之以行)”,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領略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
走近季老,啟智心靈
以語文為龍頭學科,學生從季羨林的生平、不同時期作品、經(jīng)典語錄等方面逐步了解這位國學大師;在英語課上,利用精彩兩分鐘,讓學生從季老精通多種語言角度介紹季老,多方位地認識這位國學大師;品社課上,老師向?qū)W生講述季羨林先生生前的學術成就和趣聞軼事;學生在美術課上還為季老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宣傳畫。
在講授《懷念母親》一課前,語文老師推薦學生閱讀季老的《賦得永久的悔》《聽雨》等作品。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批注,在字里行間感受季老的文學底蘊和真摯的情感,對季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的學生在批注里寫道:“母親為了讓作者吃好,自己寧可不吃,真讓我感動,生活中媽媽不也是這樣對我的嗎?我要懂得珍惜這份母愛?!睂W生通過深入的閱讀,感悟到了季老對母親的愛及自己不能盡孝的終身悔恨。通過系列活動,學生對季老越來越崇敬,他們專注地謄抄季老的語錄,希望把這些經(jīng)典語言銘刻在心中。
有的學生在周末去北京大學踏尋季老的足跡,游未名湖,賞博雅塔,立志做有用的人;有的家長帶孩子們參觀了孔廟國子監(jiān)、郭沫若故居、梅蘭芳故居等。有一名學生參觀孔廟后在日記中寫下:“也許我取得不了季羨林先生這樣的成就,但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我們永久傳承下去!”
走進季老,內(nèi)化行動
在第一階段學習的基礎上,我們用行動踐行著季老的思想,真正地走進季老。
學經(jīng)典,學貴力行,要把學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行動。學校向全體學生倡議:在家中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生們承諾在日常生活中為父母減輕生活負擔,盡力做好所有能做的家務勞動?;顒又校械募议L在承諾卡上寫道:“盼望孩子能在這項活動中提高自理能力,豐富課余生活,體會父母辛苦,更加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庇械募议L在給班主任老師的短信中寫道:“此次活動,讓孩子更熱情、更主動地去勞動。周末她發(fā)燒了,不僅不讓家長照顧,還堅持按照承諾書中的內(nèi)容,幫媽媽刷碗,讓我們?nèi)叶几械郊润@訝又欣慰?!?/p>
伴隨國學思想的浸潤和國學大師的感染,學生的言談舉止悄然發(fā)生了變化?,F(xiàn)在六年級的學生遇到老師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鞠躬敬禮。標準的姿勢,恭敬的神態(tài),為其他年級學生做好表率。在六年級學生的引領下,全校學生遇到教師、保安保潔人員、校門口的交通協(xié)管員等,都能主動問好、行鞠躬禮。我們還將六年級和一年級結(jié)成對子,讓學生主動幫助一年級學生做值日。國學周活動讓學生們成為講文明、懂禮貌、愛學習、有理想的人。
今后,我們還將通過國學周活動結(jié)識更多的國學大師,誦讀經(jīng)典,掌握優(yōu)雅、精致的祖國語言,感知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一批批講孝、懂禮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