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杜甫所描繪的田園圖景冷清寂寞、荒涼入骨,處處流露出自身愈到晚年愈發(fā)惆悵的憂愁之感;相比之下,王維所展現(xiàn)的農(nóng)村暮景則溫暖深情、樂意融融,其中雖夾雜著自己的些許失意,但卻著重表達了自己對閑逸的田園生活的渴望。二者筆下雖描繪的同樣都是日暮下的田園之景,卻給人以強烈的反差,一個荒涼,一個溫暖。
關鍵詞:杜甫;王維;田園;荒涼;溫暖
作者簡介:肖嘉鈺,女,1994年12月出生,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西南交通大學2013級本科學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01
田園詩是唐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以其獨特的姿態(tài)在唐代詩壇上久盛不衰,而唐代的許多詩人或是寫出了有關田園的名篇佳作。杜甫和王維便是其中兩位著名的詩人,但兩人雖同處于唐代由盛轉衰的進程中,卻因其二人的生活際遇的不同,使二人在田園詩的表達中形成鮮明對比。如杜甫的《日暮》與王維的《渭川田家》異同并存,其原因當然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杜甫和王維田園詩的相同點
(一)從寫作時間看?!度漳骸纷饔诙鸥υ谫缰轂徫鳀|屯流寓期間,已處于杜甫晚年時期;《渭川田家》也同樣是王維的晚年作品。由此可見,二人創(chuàng)作作品時都已飽經(jīng)世俗的滄桑與磨煉,其想要表達的感情應是復雜的,其思想應是較為成熟的。
(二)從寫作內(nèi)容看,兩首詩均描繪了日暮下的田園之景。杜甫《日暮》中的“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以及王維《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都采用用典的方式寫出夕陽西下,牛羊徐徐歸村,耕作的人們也都紛紛回到家中的情景,這一典故則來源于《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中的“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杜甫和王維兩位詩人運用這一典故,寫出自己觸景生情,雖二人所指的具體內(nèi)涵不同,但均以“暝色起愁”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思歸之情?!度漳骸分械摹笆靼当?,草露滴秋根”以及《渭川田家》中的“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睂懗龃藭r無論是村巷中萬事萬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安歇之處,從而激發(fā)出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強烈的歸宿感。
(三)從寫作手法來看。兩首詩都運用了用典、反襯以及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首先,除了之前所提到的用典的例子外,《渭川田家》中的“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來自《詩經(jīng)·邶風》中“式微!式微!胡不歸?”,王維借此來抒發(fā)自己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其次,杜詩中的“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以燭花閃爍的溫暖感覺來反襯自己孤單零落的荒涼之感,王詩中則以“雉雊”、“蠶”、“田夫”等來反襯自己漂泊無依,只有空羨農(nóng)家閑逸的狀態(tài),抒發(fā)自己渴望歸隱的情懷;最后,兩首詩都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杜甫和王維田園詩的不同點
(一)從詩人角度出發(fā)。兩人生活經(jīng)歷等許多方面的不同決定了兩人對同一題材詩歌不同的著寫和詮釋,杜甫在759年棄官入川,他雖因躲避戰(zhàn)亂而擁有了相對穩(wěn)定和平的生活,但他仍時刻表達出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對農(nóng)民仍然過著苦難的生活的關注。而王維一生官路曲折,深諳世事,對官場上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十分厭惡,晚年對歸隱尤其渴望。他雖有短暫的隱居生活,但卻并未真正觸及到下層勞苦人民真正的生活情境,因此王維筆下的田園詩通常都描繪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景象,令人神往。
(二)從寫作內(nèi)容出發(fā)。前者為五言律詩,后者為五言古體詩,雖然同寫日暮之景,但給人的感覺一個荒涼,一個溫暖,二者截然不同。首先,杜甫的《日暮》描繪的應是荒涼寥落的深秋之景,而王維的《渭川田家》則是繁榮明媚的春天之景。兩詩所描繪的田園風光所處在不同的季節(jié),決定了它們各自不同的感情基調(diào);其次,杜詩筆墨更多地放在日落之后,而王詩更多地描繪了日落之前的景色?!度漳骸穬H首聯(lián)是日落之前牛羊歸來,各家柴門關閉的情景,從頸聯(lián)開始記敘夜晚的景色,清風拂面,月亮高高地升起,“我”孤身一人在這田園中獨自神傷。而《渭川田家》整首詩都在描繪“我”在夕陽斜照時所看到的村落中的一切景象,牛羊結伴歸來,田野間的老人正倚靠在柴門旁惦念著出門放牧的牧童,雞叫聲中麥苗正在成熟,蠶已經(jīng)睡去,桑葉變得稀少,種田的農(nóng)夫扛著鋤頭歸來。王維筆下的這一幅幅畫面給人以溫暖之感,將其自身對田園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其中。
(三)從思想感情出發(fā)。兩首詩雖然抒發(fā)的都是一種“思歸”的情緒,但二者“思歸”的內(nèi)容也是略有差異的。杜甫在《日暮》中因看到牛羊歸圈,柴門閉戶的情景,觸景生情,發(fā)出“江山非故園”的慨嘆,不僅僅表達出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更寫出他對國家的擔憂,隱含著自己渴望再次回到官場從而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渴求;而王維在《渭川田家》中則因看到田園安定和諧的情景而產(chǎn)生渴望遠離官場,歸隱田園的心情。
總之,不論是杜甫《日暮》中的荒涼,還是王維《渭川田家》的溫暖,這兩首詩都已成為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以情為主,景為賓。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蛎C殺冰冷,或溫情平和,二者無所謂對錯,只是不同的人所追求的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個體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兩位詩人的兩篇作品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來到當代人的面前,使人領悟從前的田園帶給現(xiàn)在的人們的荒涼與溫暖。
參考文獻:
[1]陳鴻祥《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頁
[2]顧可久,陳鐵民《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38頁
[3]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二,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頁
[4]王國維《人間詞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