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治療中,諾和靈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通過隨機數字排列法將選取的60例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觀察組患者諾和靈治療,對照組患者諾和銳泵入治療,對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血糖變化情況及臨床指標進行觀測對比;結果對比兩組治療后各時間點血糖,觀察組在空腹血糖、早餐后2h、午餐后2h血糖指標更低,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更短、低血糖發(fā)生癥狀更低,兩組患者二項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治療中,諾和靈不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對血糖的控制,同時還可有效預防低血糖情況的出現,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諾和靈;效果
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INS)分泌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一種蛋白質、糖與脂肪代謝紊亂的病理狀態(tài)。出現胰島素相對不足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胰島素抵抗(IR),二是相對于過高的血糖,INS分泌異常。在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早期,患者的B細胞通常處于對葡萄糖失去敏感性的狀態(tài)下,進而致使胰島B細胞的功能障礙因此加重[1]。鑒于此,筆者通過為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提供諾和靈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選取60例研究對象,所有對象均來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門診治療的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WHO1999年所擬定的關于糖尿病診斷的相關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確診;其中女性患者34例,男性26例,年齡41歲~63歲,平均年齡為(56.24±1.26)歲,病程為5~9年;根據隨機數字排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將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30例,對比兩組患者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諾和靈進行治療,具體給藥方法為:在三餐前、臨睡前皮下注射,研究中諾和靈的劑量,以0.2U/kg為基礎,并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對劑量進行調整。而對照組患者采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該藥物的全天用量的50%均運用胰島素泵注入到患者的皮下,同時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注射量進行適當的調整。兩組患者均保持原本的飲食方案和運動方案不變。
1.3血糖控制目標 在空腹狀態(tài)下,患者的血糖應當盡量將其控制到7.0mmol/L以內,在晚餐后2h內血糖則控制在10.0mmol/L以內,在夜間10:00后,則應當盡量讓患者的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內,針對上述指標至少應當持續(xù)3~7d。
1.4檢測方法 采用血糖儀(瑞特,型號:GM300)對患者手指末端血液進行采集和檢測,分別在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進餐前以及餐后2h的血糖變化進行測定,同時在睡前(晚上22:00左右)再次對血糖進行測定,若患者表現為病情不穩(wěn)定,那么患者可增加凌晨3:00的血糖檢測。
1.5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對患者空腹血糖或者餐后2h血糖變化進行觀察,同時注意患者是否出現低血糖癥狀,并對血糖達到標準值的平均時間進行統(tǒng)計。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各時段血糖變化情況對比 本研究通過給予兩組患者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通過對各個時間點對患者的血糖測定,根據測定結果來看,兩組患者治療前,各時間點測定結果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測試較之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治療后各時間點血糖,觀察組在空腹血糖、早餐后、午餐后2h血糖指標更低,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糖達標時間為(3.9±1.7)d,未出現低血糖癥狀;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糖達標時間為(12.6±5.3)d,出現5次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為16.67%。觀察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更短、低血糖發(fā)生癥狀更低,兩組患者患者二項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對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諾和靈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臨床效果。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胰島B細胞功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缺陷所致。隨著胰島B細胞的衰竭,其糖尿病病情也會因此隨之加重,這使得胰島B細胞功能出現非常顯著的衰竭,而導致B細胞發(fā)生衰竭的最終原因是患者表現出的高血糖癥狀[2]。為此,要使糖尿病患者體內這種惡性循環(huán)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最關鍵的方法是對血糖含量進行控制,只要患者體內血糖含量逐漸恢復穩(wěn)定,那么即可較好的實現對胰島B細胞功能衰竭時間的延長。
在對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通常采取藥物控制、體育鍛煉以及飲食控制等方法,當前用于該病治療的藥物品種非常多,通常是一種藥物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再通過兩種藥物聯(lián)合給藥的方式來進行控制,甚至還有增加到三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情況,若上述用藥方案均不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那么再經由皮下注射為患者提供胰島素治療,但此時,患者的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已經出現了嚴重衰退,這使得血糖控制起來難度較大[3]。諾和靈是一種糖代謝調節(jié)的重要藥物,該藥物能夠有效使葡萄糖經由細胞膜進入到細胞中,使細胞中的葡萄糖迅速地被氧化分解,并逐漸轉變?yōu)榘被岷椭?,使糖元異生和肝糖元分解得到有效抑制,促使血糖快速下降[4]。另根據結果來看,諾和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未出現低血糖癥狀,這充分表明,諾和靈不僅效果顯著,同時其安全性也非常高。
總而言之,在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臨床治療中,通過運用諾和靈給予患者治療,可快速對血糖進行控制,且不易出現低血糖癥狀,可以說是一種安全性較高、新型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吳昱.胰島素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38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6):57-58.
[2]朱曉,代麗娟,甘露,等.淺談針灸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研究近況[J].中醫(yī)藥學報,2013,41(3):175-177.
[3]魏海清.諾和銳30強化與諾和靈30R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6):156-157.
[4]葉琪,俸東升.諾和銳30與諾和靈30R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9,15(3):11-12.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