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凝血檢驗項目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方法 本文選取我院于2010年0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0例接受凝血檢驗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護理組采用質量控制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式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臨床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測效果。結果 護理組的檢測結果準確例數(shù)為130例,檢測結果準確率為92.86%,對照組的檢測結果準確例數(shù)為100例,檢測結果準確率為71.43%,兩組結果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質量控制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對接受凝血檢驗患者有著很好的臨床應用效果,明顯提高了凝血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患者的疾病診斷準確率和后期的有效治療開展都有著很好的臨床指導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凝血檢驗項目;影響因素分析;對策探討
隨著我國臨床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當前臨床開展凝血檢驗工作過程中,由于全自動檢測過程的實施,在檢測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高效率、準確的檢測結果,提高了檢測的準確度和靈活性[1]。但是凝血檢驗項目大多數(shù)都是具有生活活性的大分子,那么在檢測過程中由于時間等因素影響,很容易造成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下面本文通過對280例接受凝血檢驗患者,分別采用質量控制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和常規(guī)方式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對兩組患者的檢測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資料統(tǒng)計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的患者均為2010年0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280例接受凝血檢驗患者,其中男150例,女130例。護理組,年齡17~45歲,平均年齡(30.60±11.80)歲。對照組,年齡18~45歲,平均年齡(30.30±11.40)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清晨進行空腹采血,使用濃度為109mmol/l的枸櫞酸鈉按照一比九的比例進行抗凝處理[2],離心處理10min后,對容易進行分層,然后取上層清液。護理組采用質量控制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式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臨床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測效果。
1.3影響因素分析 ①安裝環(huán)境;②全自動儀器的定期調試和校正;③參數(shù)設置合理與否;④試劑選擇情況;⑤內源性因素影響;⑥空腹采血的血樣采集情況[3]。
1.4對策分析 ①對于安裝環(huán)境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在使用全自動分析儀器的過程中,需要將其遠離熱源,保持在適合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進行操作,其溫度通常情況下控制在15~30℃,同時電壓控制在220V左右[4];②對于儀器的定期調整和校正影響,需要對全自動分析儀器定期由專業(yè)人員進行調試運行,對其有關的指標進行檢驗,確保儀器的良好使用。③針對參數(shù)設置的合理與否問題,由專業(yè)人員對參數(shù)進行合理設計,比如初始計量大小、樣本量大小、反應溫度等進行合理設置,并且定期檢查參數(shù)設置大小情況;④試劑選擇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jù)有關的血凝儀的型號特點等進行合理選擇,選擇適合的PT試劑,并且在其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保存;⑤對于內源性影響因素,患者在凝血檢測前一周時間內,禁止服用抗生素類藥物、抗纖溶類藥物等[5];⑥血液樣本收集過程中,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抽血方式進行樣本獲取。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檢測結果對比 護理組的檢測結果準確例數(shù)為130例,檢測結果準確率為92.86%,對照組的檢測結果準確例數(shù)為100例,檢測結果準確率為71.43%,兩組結果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誤診情況及其原因分析的結果對比 護理組中10例誤診情況原因分析主要有1例安裝環(huán)境因素、2例儀器因、2例血液樣本因素、2例內源性因素、2例試劑選擇因素以及1例參數(shù)設置因素所致,和對照組的40例誤診情況因素原因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只有試劑選擇因素和參數(shù)設置因素的影響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護理組的檢測結果準確率為92.86%,對照組的檢測結果準確率為71.43%。同時護理組中10例誤診情況原因分析主要有1例安裝環(huán)境因素、2例儀器因、2例血液樣本因素、2例內源性因素、2例試劑選擇因素以及1例參數(shù)設置因素所致,和對照組的40例誤診情況因素原因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只有試劑選擇因素和參數(shù)設置因素的影響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采用質量控制的凝血檢驗項目實施檢查過程對接受凝血檢驗患者有著很好的臨床應用效果,明顯提高了凝血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患者的疾病診斷準確率和后期的有效治療開展都有著很好的臨床指導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海燕.凝血檢驗項目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10(01):141-143.
[2]韓作廣.凝血檢驗項目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09):11-12.
[3]賀華榮.凝血檢驗項目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4):396-397.
[4]Jiang He-Chun,Hua Zi-Ch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Molecular cloning of seven truncated cDNAs for human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s with serine protease activity[J].Programme and Abstr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2009(04):163-164.
[5]YANG Hui-min,HAN Li-bei,SHENG Tong,et al.Effects of Replenishing Qi,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solving Phlegm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Blood Coagulation System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Hyperlipemia[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6,11(06):116-118.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