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62例于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牙周基礎治療及口腔正畸治療。結果 所選患者均順利完成牙周病前移位治療,牙齒移位患者的復位情況良好,牙齒松動度降低、排列較為整齊、咬合關系顯著改善,患者的牙周膜間隙也恢復正常,其美觀度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結論 通過改善局部因素,口腔正畸可以有效的消除除頜創(chuàng)傷、控制牙周炎、恢復牙齒咀嚼功能、排齊牙列,還能較好的保持患者牙齒的美觀程度,具有療效持久、穩(wěn)定、明顯等優(yōu)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值得在今后的牙齒矯正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口腔正畸;牙周?。磺把酪莆?;臨床療效
牙周炎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它可以破壞牙齒的支持組織,使人的牙齒發(fā)生移位,不僅能夠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還能影響牙齒的美觀程度,嚴重時會出現咬合創(chuàng)傷,進而破壞牙周組織,使患者的身心均受到創(chuàng)傷[1,2]。調查分析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為牙周基礎治療,但是確存在治療不夠徹底的缺點[3]。因此,本研究使用了牙周口腔基礎治療后進行口腔正畸的治療方式,并對所選62例患者進行了對癥治療,所得效果較為理想,現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2例于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女25例,男37例,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51.25±8.15)歲,牙周病病程4~14年,平均病程(6.25±1.15)年;患者的臨床表現為牙間隙增寬、唇向移位、前牙松動,牙齒松動程度為Ⅰ~Ⅱ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臭、牙齦萎縮、深覆蓋、深覆牙合等癥狀;所選患者中多數伴有咀嚼功能下降、牙體呈扇形改變、牙齒稀疏等現象;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牙槽骨出現不同程度的吸收。病例排除標準:合并有肝腎功能障礙、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患者。
1.2方法
1.2.1牙周基礎性治療 首先向患者宣傳衛(wèi)生教育,囑咐他們每天吃飯后要漱口,記得早晚刷牙,接著治療齲齒,一次性的完成牙周潔治及根面平整,最后去除不良修復體及處理牙周-牙髓病變,進而除去局部致病因子,然后配合全身性用藥治療,以有效控制牙周炎,如需必要刻意進行牙周手術;持續(xù)治療時間為2~4個月,待牙周炎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時,方能進行正畸治療。
1.2.2正畸治療 使用方絲弓矯正技術對所選患者進行治療,然后進行磨牙粘結頰面管,注意使用帶環(huán),于前牙稍微靠近齦處粘結處方托槽,用鈦-鎳圓絲作初步的排齊,用多曲唇弓或者澳絲壓低上下前牙,往后持續(xù)結扎尖牙,以增強支抗效果,在尖牙之間掛上橡皮鏈,使前牙內收。依據患者的自身反應及牙周支持組織剩余的多少來適度的加力;正畸持續(xù)治療時間是6~10 個月,正畸治療期間建議患者每3個月接受1次全景片,并仔細觀察牙槽骨的重建狀況,另外患者每個3個月還要接受1次牙周潔治,矯正完成后,使用改良之后的Hawley舌側固定保持器進行固定,并定期來院復查。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覆牙合、前牙覆蓋、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數。
1.4療效評定標準 ①治療失敗標準:治療過程中,無法控制牙周炎癥,患者牙齒出現脫落或者松動,繼續(xù)發(fā)生牙槽骨吸收,并出現繼發(fā)性咬合創(chuàng)傷;經過3年的修復治療,前牙移位結扎絲斷裂或者脫落[3,4];②成功標準:牙齒恢復至正常功能位置,未出現繼發(fā)性咬合創(chuàng)傷,完全消除牙周炎癥,有效控制牙槽骨吸引,牙槽骨或者出現了一定的增生;牙齒松動情況顯著減輕,3年內未出現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甚至恢復了前牙的功能[3,5]。
1.5數據處理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百分率( %) 表示計數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并對數據進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治療前后患者的出血指數覆牙合、前牙覆蓋、牙周袋深度均存在顯著的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僅有牙槽骨高度的差異不顯著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 討論
牙周病多是由厭氧型的牙菌斑感染所引起的,患者的葉舟會受到破壞,牙齦和發(fā)生萎縮出血,牙槽出現骨質吸收,患者的前牙還會出現移位、松動等現象,嚴重時會出現脫落,嚴重影響患者牙齒的面部美觀及正常咀嚼功能,也會他們帶來較嚴重的心理及生理創(chuàng)傷;另外牙齒移位還可以導致牙合創(chuàng)傷,牙合創(chuàng)傷會使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加重,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6]。因而,僅僅針對牙周炎進行治療而忽視了牙齒的正畸治療將無法徹底的治愈牙周疾病。
近些年,隨著口腔學科的逐步發(fā)展,正畸治療已經成為一種臨床治療中廣泛使用的成人牙周疾病治療方式。在正畸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移位的牙齒可以內收,矯正前牙區(qū)咬合功能障礙,進而使牙齒達到正常的覆牙合覆蓋關系、增加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產生新的附著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牙周治療+正畸治療方式治療牙周炎導致的前牙移位,治療后患者的牙齒穩(wěn)定性增加、咬合關系得到改善、患牙松動度降低、牙周膜間隙恢復正常、前牙排列整齊,另外還使患者牙齒恢復了美觀、改善了咀嚼功能;治療前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的覆頜與覆蓋等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P<0.05),這與馬世春、陳秀芝等人[6,7]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對牙周炎患者進行牙周治療后再施行正畸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牙周炎導致的前牙移位患者的牙美觀程度,且具有臨床療效持久、穩(wěn)定等特點,也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嗎,值得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孫建芳.口腔正畸治療前牙移位的觀察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09:16.
[2]邱偉芳,曾冠強,鄧文正,等.正畸治療牙周病50例臨床報告[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01:64-66.
[3]龔雪芬.正畸修復治療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605-607.
[4]程娟.正畸修復治療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臨床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3:538-539.
[5]葛振林,盧嘉靜,祁濤.牙周、正畸聯合法治療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療效觀察[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9,04:229-231.
[6]馬世春.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75例臨床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1,04:645-646.
[7]陳秀芝.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5:169-170.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