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的影響。方法 本文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式護理,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2.4 1.23)d、住院費用(5436.2 578.3)元均小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6.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式的護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治療效果,加速患者恢復(fù)。
關(guān)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護理體會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多發(fā)生于中老年群體中[1]。由于腦出血發(fā)病快、致死致殘率高,因此若不及時治療,則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語言、肢體障礙。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由于該方法引入我國的時間較短[2],因此為了解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文章結(jié)合實例探討了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應(yīng)用效果,具體結(jié)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文章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其中100例患者的年齡在46~75歲,平均年齡為(58.2±2.13)歲。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當天均接受了頭顱CT檢查,并確診為腦出血,并且所有患者無既往病史,均為首次患病。另外,100例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本研究中,我們對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 本研究中我們對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法:首先,醫(yī)院科室領(lǐng)導、主治醫(yī)師、護理人員等組成臨床護理小組,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治療護理過程制定合適的護理標準流程;其次,值班護士按照護理標準流程對患者進行檢查與護理,同時注意及時與患者、家屬展開交流,完善護理工作;最后,進行1次/d護理查房,及時發(fā)現(xiàn)護理工作中的疏漏,并采取合適補救措施以強化護理工作能力。
1.2.3評價方法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小組及時對患者的各項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包括住院時間、費用等;在患者出院時請患者及其家屬填寫醫(yī)院自行編制的\"護理評價量表\",對醫(yī)院護理工作進行評分。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護理評價結(jié)果比較分析 從表1分析中看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2.4±1.23)d、住院費用(5436.2±578.3)元均小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評價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及家屬的評價。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護理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從表2中看出,觀察組中痊愈、護理效果顯著的患者分別為11例(22.0%)、23例(46.0%),總有效率為86.0%;對照組中痊愈、護理效果顯著的患者分別為7例(14.0%)、15例(30.0%),總有效率為70.0%;這說明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方式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十分顯著。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按照時間順序制定護理流程,從入院到出院全過程給患者最好的、最有效的護理照顧[3]。另外,臨床護理路徑綜合醫(yī)院醫(yī)療、護理等各方面的人員、技術(shù),按照完善的醫(yī)療護理標準對患者進行護理治療,因此克服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中護士被動護理的缺點,進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住院成本。
腦出血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快、發(fā)病急以及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4]。因此,臨床中在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還要給予患者必要的護理,從而提高腦出血疾病的恢復(fù)速度,提升護理治療效果等。
本文通過對100例腦出血患者分組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觀察組中痊愈、護理效果顯著的患者分別為11例(22.0%)、23例(46.0%),總有效率為86.0%,高于只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同時,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2.4 1.23)d、住院費用(5436.2 578.3)元均小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評價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及家屬的評價。從兩組分析對比結(jié)果來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方式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快患者恢復(fù),并且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式的護理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方式。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fù),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
參考文獻:
[1]張春麗.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27(7):54.
[2]張紅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yīng)[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3):560-561.
[3]羅鳳云.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yīng)用及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4):747-748.
[4]王濤,高素芳,周偉偉.臨床路徑在腦出血患者應(yīng)用中的護理體會[J].按摩與康復(fù)醫(yī)學(中旬刊),2012,3(11):2489.
[5]徐曉艷,王濤,張順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中應(yīng)用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248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