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熱牙膠根管充填術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擇80例單根管患牙,實驗組用熱牙膠充填術,對照組用傳統(tǒng)冷側壓牙膠充填術,比較兩組的根管充填效果及術后疼痛發(fā)生率。結果 兩組的恰填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熱側壓牙膠充填術組的欠填率低于對照組(P<0.05),疼痛率無明顯差異(P>0.5)。結論 熱牙膠根管填充術療效優(yōu)于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術,操作簡便,根管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根管充填;熱牙膠;療效
根管治療是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有效的方法。根管治療的關鍵一是徹底清理根管和根管成形,二是嚴密充填和根尖封閉。目前傳統(tǒng)的根管充填方法主要是牙膠尖加封閉劑側壓充填法,存在充填封閉不密合等問題[1]。熱牙膠具有良好地流動性,在主尖根尖封閉的情況下使用熱牙膠封閉側副根管、細小彎曲根管,達到更好的封閉作用。我科在臨床上使用后獲得了不錯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科進行根管治療的恒前牙或下前磨牙(均為單根管)共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齡14~67歲,平均43.6歲。患牙單根管,根尖孔發(fā)育完成,根管無鈣化,患牙無牙周及其它牙體病變。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術前拍攝牙片,常規(guī)上橡皮帳,開髓,10#、15#K銼疏通根管,根管測量儀測量根管長度。機用Protaper鎳鈦系統(tǒng)采用冠向下技術進行根管預備,超聲蕩洗,拭干,放入主尖拍攝X線片測長,封氫氧化鈣糊劑消毒1w。
1.2.2熱牙膠根管充填組:根據工作長度試尖后,主牙膠尖插入根管,熱牙膠機工作尖將其加熱,同時進行垂直向加壓,充填根尖部5mm后,根管熱壓注射充填儀以注入的方式充填根管中、上段,最終使熱牙膠嚴密封閉整個根管。冷側壓牙膠充填組:根據工作長度試尖后,主尖蘸糊劑插至工作長度,側壓,插入副尖,再側壓直至根管腔完全封閉。兩組充填完畢拍攝X線片,記錄充填情況及其術后疼痛情況。
1.3評價標準 根充的標準,X線片顯示,超填:牙膠尖和(或)糊劑超出根尖孔外;恰填:充填距根尖孔0.5~2mm,嚴密封閉根尖孔;欠填:充填距根尖孔2mm以上。術后疼痛通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于術后3d復診檢查評估,根據Negm標準將疼痛分為4級[2]:①完全無疼痛不適;②輕微疼痛,不影響進食和咬合;③中度疼痛,患牙咬物時疼痛;④重度疼痛,患牙根本不能咬合甚至有腫脹。③~④級屬有疼痛發(fā)生。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檢測數(shù)據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術前牙髓活力等構成比均無顯著性差別,術后疼痛的發(fā)生與這些因素無明顯關系。兩組患牙術后X線片顯示的充填情況見表1。
兩組患牙術后疼痛情況比較見表2。
3 討論
根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選的方法,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療的最終步驟,也是最重要的一步[3]。當根管充填不全時,根尖周的組織液、血液或口腔唾液會沿著縫隙進入根管中,為根管系統(tǒng)殘留的細菌提供滋生的空間和養(yǎng)分,造成新的炎癥。理想的根管充填是將根尖區(qū)牙本質牙骨質界以上的區(qū)域嚴密充填。牙膠是目前較理想的一種半固體根充材料,雖然有一定的柔韌性,但是對不規(guī)則根管,側副根管的適應性有限。傳統(tǒng)的冷側壓牙膠根充法充填壓力較大易形成根折;牙膠充填體不能融合成一整體;對側副根管順應性差,易留下死角和空腔等缺點。熱牙膠充填技術是對牙膠加熱,加熱后隨著其物理性質的改變,牙膠表現(xiàn)有良好的流性和粘附性,在壓力的作用下可很好的順應根管壁的復雜變化,更容易壓入側枝根管和根管不規(guī)則區(qū),有效封閉側根管、副根管以及C形根管等,最終達到三維根充的理想效果。
本次臨床觀察可以看出熱牙膠充填單根管患牙的恰填率與超填率和傳統(tǒng)冷側壓法無顯著性差異。在欠填率一項對照組高于熱牙膠充填組,進一步說明牙膠熱軟化后對根尖的封閉性和根管適應性得到很好的提高[4]。
根管治療后疼痛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中超充對疼痛的產生具有顯著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熱牙膠充填的恰充率高于傳統(tǒng)冷側壓法,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熱牙膠充填對根尖封閉的效果更好,避免了欠充或超充引起的根管治療失敗。
綜上所述,熱牙膠根管填充術療效優(yōu)于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術,操作簡便,根管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曉儀.現(xiàn)代根管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43-47.
[2]Negm MM.Effect of intracanal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on posttreatment endodontic pain[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1994,77(5):507-513.
[3]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30.
[4] Goodman A,Schilder H,Aldrich W. The 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utta-percha.Part IV.A thermal profile of the warm gutta-percha packing procedure [J].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 and Endodontics,1981,51(05):544-551 .
[5]Gilhooly RM,Hayes SJ,Bryant ST.Comparision of lateral condensation and thermomechanically compacted warm α-phase gutta-percha with a single cone for obturation curved root canals [J].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 and Endodontics,2001,91(01):89-94 .
[6]貢艷宏,劉衛(wèi)紅.連續(xù)波熱牙膠充填技術根尖封閉性能的評估[J].口腔醫(yī)學,2007,27(3):143.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