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教授師承一代名家石學敏院士,深得其真?zhèn)?。陳教授從事針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近30年,以其精湛的醫(yī)術廣受患者的高度贊譽,參加和主持了10余項各級別科研課題,在核心刊物發(fā)表論文論著30余篇,培養(yǎng)了大量研究生和留學生,在中風(腦血管?。?、顫證(帕金森病)、消渴(糖尿?。?、痹病、痛證、脾胃病的治療方面已形成完整治療體系。3年來筆者有幸跟隨導師學習,獲益匪淺,現將導師針刺治療頸椎病經驗總結如下。
1 頸椎病概述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逐漸加快,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大,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頸椎病患病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過度勞累,頸肩肌肉損傷到慢性勞損,到頸椎椎節(jié)失穩(wěn),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再到頸椎退變,頸椎間盤變性,至頸椎間盤突出[1],最終形成頸椎病。
西醫(yī)常見的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以及混合型。頸椎病常見癥狀為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 常有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一側或雙側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fā)脹、發(fā)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癥狀。也有吞咽困難,發(fā)音困難等癥狀[2]。根據主要癥狀,為中醫(yī)“痹病”“眩暈”“頭痛”等疾病。
針灸具有“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的作用,能夠顯著提升頸椎病患者的療效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
2 陳楓教授臨床治療頸椎病經驗
陳教授臨床經驗特點為針藥并用,治療頸椎病,主要運用針灸治療,也配合使用中藥湯劑,以針灸為主,療效顯著。
2.1針刺取穴 陳教授取穴精準簡練,每次均取完骨(雙側)、風池(雙側)、天柱(雙側)、大椎、頸夾脊、合谷、列缺這幾個穴位,再選取合適配穴。
隨癥配穴:頭暈可選用百會、四神聰、頭維、印堂、率谷、腦戶、玉枕;伴肩膀疼痛可加天宗、肩井、肩外腧、內關;耳鳴者可加用四白、太陽、聽宮;伴上肢麻木可加肩髃、曲池、外關、后溪。上肢痛麻可加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隨癥擇一二配合應用。
2.2操作方法 完骨進針1寸,針尖向鼻尖; 風池進針1寸,針尖向對側目睛;天柱垂直進針1寸;施以捻轉瀉法可舒筋活絡,小幅度高頻率捻轉補法可溫陽散寒補益腦髓。余穴常規(guī)手法。以上穴位操作后均留針30min。隔日針灸,3次/w,10次為1個療程,3個療程為1個治療周期。
3 驗案介紹
張某,男,38歲。主因“頸項疼痛伴左上肢麻木3d”前來就診?;颊?d前因工作勞累出現頸項疼痛,伴左上肢麻木,前來我院?,F癥: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穩(wěn),頸項疼痛,左上肢麻木無力,時有頭暈頭痛,無胸悶憋氣,納可,夜寐欠安,二便調。查:雙側肢體肌力5級,雙病理反射未引出,叩頂試驗左(+)右(-),臂叢牽拉試驗左(+)右(-)。舌紅邊有瘀斑,苔白,脈弦。頸椎X線示頸椎病。西醫(yī)診斷:頸椎?。恢嗅t(yī)診斷:痹癥(經脈瘀阻)。以醒腦開竅,活血止痛為治療原則。針灸取穴:主穴為完骨(雙側)、風池(雙側)、天柱(雙側)、大椎、頸夾脊、合谷、列缺;配穴取百會、玉枕、肩髃、曲池、外關、后溪。完骨進針1寸,針尖向鼻尖; 風池進針1寸,針尖向對側目睛;天柱垂直進針1寸;施以捻轉瀉法可舒筋活絡,余穴常規(guī)刺法。留針30min,3次/w。經三次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好轉,頭暈、頭痛緩解,頸部疼痛及左上肢麻木減輕。繼續(xù)治療。
4 分析
《素問,至真要人論》云:“諸痙項強,皆屬于濕,濕淫所勝……病沖頭痛,日似脫,項似拔”。 《政治準繩》云:“頸病頭暈非是風邪,即是氣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閃及久坐而致” “頸項強急之證,多由邪客三陽經也,寒搏則筋急,風搏則筋馳,左多屬血,右多屬痰?!薄秲冉洝吩疲骸靶霸谀I,則病肩背頸項病”?!端貑?至真要大論》說:“陰痹者,腰椎頭項痛,時眩,病本于腎?!笨梢婎i椎病乃是本虛標實之證,虛實兼雜合而為病。其本為肝腎虧虛,標為風、寒、濕邪侵襲及淤血阻滯,同時勞損、外傷等亦是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肝腎不足,筋脈失養(yǎng),或寒濕血瘀等痹阻經脈,不通則痛,氣血不能上榮于頭,則頭暈頭痛,肢體脈絡不同則麻木無力。針灸治療,直接到達疼痛部位,通過穴位疏通經絡原理治療效果較好,大椎激發(fā)諸陽之氣,通經活絡,風池穴、完骨穴為膽經穴位,可疏通少陽之氣,也為局部取穴,疏通經絡清利頭目,風池穴本身便具有祛風散邪之功;天柱穴為膀胱經穴位,膀胱經為巨陽,系陽中之陽,可疏通太陽之氣通絡止痛。頸夾脊可梳理局部氣血,合谷、列缺為遠端取穴,意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后溪為手太陽小腸經的八脈交會穴,通于督脈,與養(yǎng)老為同經穴,循行部位經過肩頸,是治療頭項強痛,肩背痛,目赤腫痛,落枕的常用穴[4],遠端穴配近端穴,頭暈加用四神聰,百會,風池穴能取到事半功倍的療效。諸穴合用共奏舒筋活絡、調和經氣之效,故可用于治療頸椎病,改善患者癥狀。
針灸療法作為治療頸椎病的有效療法,古籍中也多有論述?!端貑?骨空論》“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針灸甲乙經》中更是有諸多描述,“頭痛項急,不得傾側,目眩暈,不得喘息,舌急難言,刺風府主之。”“風頭,耳后痛,……頭項搖瘈痛,牙車急,完骨主之?!薄把?,頭痛重,目如脫,項似拔,……項直不可以顧,……,天柱主之?!薄邦i痛,項不得顧,……引項筋攣不收,風池主之?!薄邦i項痛不可以府仰,頭痛,振寒,瘈瘲,氣實則簫滿,俠脊有寒氣,熱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憋L府、完骨、天柱、風池、大椎,《針灸甲乙經》中提到了諸穴在治療頸項痛中的應用。
5 總結
陳楓教授重視《內經》、《傷寒論》等經典,結合幾十年臨床經驗,總結了行之有效的臨床經驗。形成了以完骨(雙側)、風池(雙側)、天柱(雙側)、大椎、頸夾脊、合谷、列缺這幾個穴位為主的治療頸椎病的驗方。
筆者在跟隨老師學習時發(fā)現,陳教授臨床療效顯著,與其治療時十分重視“調神”有關。針以守神為首務,效以神應為保證,針刺施術務求神應[5]?!端貑?。寶命全形論篇》說:“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針灸臨床工作中,針刺質量的好壞,針刺效果的成敗,“治神”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吧瘛庇袕V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及其外在征象的概括;狹義的神指以情志、意識、思維活動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治神思想在《內經》中貫穿始終?!鹅`樞·官能》指出:“用針之要,無忘其神?!薄鹅`樞-本神》也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边@是說,針刺治療要以神為本。治神,貫穿于針刺治療的全過程,并且關系到醫(yī)患雙方[5]。只有醫(yī)患雙方密切配合,全面治神,做到進針前祥查病情,加以心理疏導;進針時精神專一,令志在針;進針后細察針感,使神現于針;出針后安心養(yǎng)神,調暢情志即重視審神、調神、守神、養(yǎng)神,方能達到提高臨床療效,避免各種針刺意外發(fā)生,使針刺治療獲取事半而功倍的效果[7]。
參考文獻:
[1]曹斌,絡紅劍,戶紅卿,等.臨床常見頸椎病形成過程淺析[J].按摩與導引,2007,23(11):24.
[2]李磊.頸椎病診斷與針灸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5,21(1Z):105-106.
[3]包麗芬.針灸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15):2969.
[4]汪安寧.針灸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2.
[5]申鵬飛.石學敏針刺治神學術思想淺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34(11):1515-1516.
[6]田曉芳,任雪松.針刺與治神學術思想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yī),2013, 31(12):148-150.
[7]邵素菊,邵素霞,李鴻章.\"刺之要,治神而有效\"之我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2:190-191.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