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尋找更加適合婦產科專業(yè)的教學方法。方法 選擇80名7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40人,分別使用傳統(tǒng)教學法及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教學,學習課程結束后統(tǒng)一進行理論考試、臨床操作技能考核及問卷調查。結果 觀察組在學習興趣、理論考試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病歷書寫、與患者交流溝通能力、診斷和處理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臨床醫(yī)學核心能力。
關鍵詞:PBL;案例討論;婦產科學;教學
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對醫(yī)學人才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培養(yǎng)高素質醫(yī)學人才的要求,教學方法的改革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提倡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和啟發(fā)式教學,目的在于減少死記硬背臨床理論,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1]。國內外多所醫(yī)學院校的教育實踐證明,此種教學方法已展現出良好的效果[2]。PBL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把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被動學習方式轉變?yōu)橛山處熞龑?、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掌握知識的主動學習模式[3]。案例討論教學法旨在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臨床實際運用能力。我院婦產科教研室在教學改革中引入PBL教學理念的同時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研究其實施方法及效果,強調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學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廣西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08級7年制學生80人,按照隨機數表法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為40人。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學習基礎等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授課,采用\"預習-聽課-復習-考試\"的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運用PBL 理念,結合案例討論,以\"設問-思考-討論-總結\"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在每一課學習開始前,教師參考教學大綱,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小問題,從臨床中尋找相應的病例,擬好討論提綱。由學生自己去臨床詢問病史及進行體格檢查,收集相關資料( 不能查看已寫好的病歷)。根據教師提供的提綱或自己獲取的資料,預習教材相關章節(jié),仔細思考問題或提出新的問題,課前一周授課教師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授課時教師先介紹相關疾病的概念、病理、臨床表現、最新治療進展等內容,然后緊扣問題進行討論,各組學生討論后匯總意見并推選代表發(fā)言,闡述其對提綱中的問題或所選病例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等觀點。教師主要起啟發(fā)和引導作用,控制討論范圍、節(jié)奏及時間,對一些共性的、較大的分歧或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講解,并歸納總結本課程的重點及難點。并對學生的發(fā)言、臨床思維進行點評,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不足。兩組均使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婦產科學》七年制教材(第2版),均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授課,參考書籍由學生自主選擇。
1.3觀察指標 兩組均在學生實習結束時進行出科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包括基礎理論筆試和病歷書寫2部分) 、實際臨床技能操作(包括診斷和處理、與患者交流溝通能力2部分) ,重點考查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臨床思維和臨床技能及信息管理能力,以及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成績≥90分為\"優(yōu)秀\",≥80~90分為\"良好\",≥60~80分為\"及格\",﹤60分為\"不及格\"。筆試題均由非授課教師從題庫中隨機選擇,操作技能考核則按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進行。由非授課教師對兩組學生采用無記名方式就增加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臨床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等多個問題進行問卷調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筆試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問卷調查結果比較采用χ2檢驗及確切概率法,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筆試考核結果、操作技能考核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問卷調查結果見表3。觀察組在筆試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學習能力、病歷書寫、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及診斷和處理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3 討論
由于婦產科的學科特殊性,服務對象均為女性患者,診療活動常常涉及患者的隱私部位及隱私問題,加之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及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經常拒絕讓見習或實習生尤其是男生檢查,甚至不讓男生觀摩[4],使醫(yī)學生臨床實踐的機會減少,制約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探索一種教學方法來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PBL 是近年來國際上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強調在學習過程中設置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通過讓學生討論后集思廣益,合作解決真實問題和復雜性問題,來掌握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并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目前國外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5,6]。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是被動學習,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學習不積極主動,不易養(yǎng)成思考習慣,也就提不出問題,對理論知識掌握不透徹。而醫(yī)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動態(tài)發(fā)展、不斷深入的過程[7]。我院婦產科教研室采用 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思維,將教科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并融會貫通,活學活用。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引用臨床中的實際病例,以問題為中心,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學習、課前查閱資料做好充分準備。教師課前收集同學們的問題,課堂上在老師引導下進行討論,同學們自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老師最后針對問題結合教材內容歸納總結,講解臨床中遇到此類病例時的處理方式,同時集中解答問題。教師不僅傳授學習方法,而且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提高對知識的吸收率及運用率。運用鼓勵、啟發(fā)等手段,幫助部分學生樹立自信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了教學目的; 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臨床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大多結合臨床實際病例設問,有些問題從教科書及專業(yè)書籍上較難直接找到答案,這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欲望,促使他們主動利用各種學習工具獲取信息,主動與患者接觸采集病史、體檢以獲取臨床資料,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實施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過程中,學生提的問題也能促使老師進一步學習和思考,能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掌握新理論、新技術、新觀點,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組織討論、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臨床思維和分析的能力,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PBL結合案例討論教學法能強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加強學生間的協(xié)作和溝通交流能力,可有效促使學生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顯著提高學生的婦產科臨床實踐能力,提高醫(yī)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能力,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 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J].國外醫(yī)學( 醫(yī)學教育分冊) ,2001,22( 2) : 36-38.
[2]曾勇.國外醫(yī)學( 醫(yī)學教育分冊),2001,22( 2) :41-44.
[3]郭 敏,韓軍.PBL 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 ( 10) :64-66. [4]Jamws D,Michel son MD.Simulation in orthopaedic educa-tion:an over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J].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2010(6):1040-1042.
[5]孫娟,郭蘭青,張瑞芹.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27 ( 4) :425-426.
[6]Onyon C.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J].Clin Teach,2012,9( 1) :22-26.
[7]張家軍,靳玉樂.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12,(3):48-50.
編輯/葉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