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跌倒往往會導致醫(yī)療糾紛或患者對醫(y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下降;可導致各種不同程度的損傷,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又增加住院費用。為確保住院患者安全,有效預防跌倒的發(fā)生,現(xiàn)總結并分析了我院住院患者發(fā)生跌倒的原因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更好地促進醫(yī)護人員和家屬重視對住院患者跌倒預防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確?;颊甙踩?。
關鍵詞:跌倒;危險因素;預防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見的不良事件之一,是指人體失去正常的姿勢,不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較低的平面上[1]。有報道,每年每例住院患者會發(fā)生1.4次跌倒[2]。研究顯示,超過65歲患者有近30%的幾率發(fā)生跌倒,80歲以上患者跌倒率更是高達50%[2],住院患者受疾病影響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或因病區(qū)環(huán)境、治療、護理等因素,使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跌倒,既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延長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又增加住院費用。
1 臨床資料
回顧我院患者跌倒信息,對我院的數(shù)據(jù)庫資料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主要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主要診斷、護理級別、跌倒發(fā)生時的神志情況、跌倒時間、跌倒地點、用藥情況、陪伴情況、跌倒發(fā)生時的環(huán)境及體位情況、跌倒患者的損傷情況等。
2 跌倒原因分析
2.1高齡及生理因素 有研究發(fā)現(xiàn),65歲以上住院老人跌倒危險性增加,跌倒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80歲以上的住院老人呈高度跌倒的危險[3]。因機體的衰老,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可造成生理性的姿勢控制能力下降,各種感覺、運動、定向、聽力下降,多種器官的衰老和退化,如視力下降、白內障、關節(jié)僵硬等,易發(fā)生絆倒或滑倒[4,5]。
2.2藥物因素 患者服用鎮(zhèn)靜劑、精神類藥品、降血壓藥會影響平衡功能,容易導致跌倒。如:抗精神病藥冬眠靈常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抗癲癇藥易發(fā)生共濟失調;擴血管降壓藥容易導致血管擴張、心排出量減少、腦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現(xiàn)頭昏、跌倒[6]。
2.3病理因素 患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跌倒的比例較高,這些疾病可因病情波動而導致患者腦部供血不足,出現(xiàn)意識喪失而導致跌倒的發(fā)生[7];患長期的疾病消耗、營養(yǎng)物質的大量丟失導致的身體虛弱易引起跌倒[8]。
2.4住院周圍環(huán)境不適應因素 病房、浴室、廁所地面濕滑,鞋底過滑,活動空間過窄,有障礙物,物品布局不合理,光線過暗等均可成為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
2.5護理人員因素 護士責任心不強、知識老化,存在麻痹、省事心理。對患者評估不全面或對有跌倒風險的患者指導不當,不能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有效指導。
2.6心理因素 患者跌倒與平衡信心及跌倒當時的情緒因素有關[9]。多數(shù)跌倒者共同的原因是由于當時太匆忙,或情緒不穩(wěn)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許多患者因久病不愈,怕麻煩別人,遭人嫌棄,有時又過高估計自己的體力,常在不愿讓人幫助的情況下發(fā)生意外跌倒。
3 預防措施
3.1全面細致評估,把握危險因素 對跌倒危險的識別與評估是有效預防與干預的前提,患者入院后護士對患者的資料進行收集,對患者的一般狀況、日常生活自立度、跌倒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10],根據(jù)項目評分判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區(qū)分跌倒的危險度級別。①評價的內容為:患者年齡、跌倒的既往史、感覺功能、機能障礙、行動能力、認知力、現(xiàn)疾患、藥物使用、排泄及其它。②評價的時間:入院、轉入時、跌倒時、病情變化時、慢性病患者1次/w。
3.2用藥指導 使患者規(guī)范用藥,并對用藥后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跌倒的不良反應予以針對性預防,安眠或者鎮(zhèn)靜藥物應盡量放置于床頭,而服用后避免行走,晚上應盡量不去廁所。若患者夜尿頻繁,應在睡前做好便器等準備工作,如果必須下床也應安排專人陪伴;對于使用降壓藥的患者,應預防體位性低血壓[11],在變更體位時,動作應輕柔、緩慢。糖尿病患者應該準備一些巧克力或者餅干等食物。
3.3提供安全環(huán)境,重視設施便利 對有跌倒危險的患者安置在離護士站較近的病室,將自動升降床調低,距地面25~30cm,病床腳輪剎車固定,為方便和保護患者安全上下床,選擇使用各種類型不同的床欄,傳呼器及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隨手可及處,提供適當?shù)闹衅鞑⒎胖眠m當位置、床邊放置坐便椅、病室、走廊光線充足,地面清潔干燥無障礙物,危險地帶設立警示標志,衛(wèi)生間四周有扶手;對于意識不清的患者,使用床邊防護欄、約束帶或專人看護。
3.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識 健康教育是防止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12],通過發(fā)放圖文并茂的健康知識宣傳單和舉辦講座等形式,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尤其對于個性獨立,不愿麻煩他人的患者,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發(fā)生跌倒的危害性,使患者從心理上接受幫助和主動尋求幫助,從源頭上預防患者跌倒[13]。對有跌倒史心理障礙的患者適時給予心理疏導,避免患者因跌倒時受到的驚嚇和功能的損傷而限制自身的活動,更進一步導致的肌肉萎縮、平衡功能減弱而又增加了跌倒的危險,形成惡性循環(huán)[14]。
3.5做好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害怕跌倒,缺乏信心,使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的危險[15]。管床護士及責任護士對所管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經(jīng)常與患者及家屬交談,及時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預防跌倒,克服懼怕心理,擺脫跌倒的陰影。對于存在跌倒危險因素不愿求助的患者,耐心解釋和教育,讓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幫助其分析可能的誘發(fā)因素,意識到跌倒的危險性,在發(fā)生困難時能及時求助,采取預防措施。
3.6加強對護理人員防跌倒的教育 必須讓全體護理人員認識到患者跌倒的嚴重性,并學會對高危患者進行準確評估,掌握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明確防跌倒護理的基本流程,能夠冷靜應對跌倒患者的處理。重視發(fā)生跌倒的原因,對每例跌倒患者,均應進行分析,力求找出根本原因,制定出針對性預防措施。責任護士則要對患者的自理能力進行全面評估,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映給醫(yī)生,優(yōu)化患者的護理級別,以解決患者的實際需求為主,將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技能和患者的真實情況相互結合,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并用于臨床護理當中[16]。
4 小結
跌倒事件在各醫(yī)院時有發(fā)生,患者在住院期間跌倒,不僅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負擔,更會成為醫(yī)療糾紛的隱患,成為醫(yī)患關系不和諧的因素。因此,對住院患者預防跌倒具有重要意義,其關鍵在于全面的護理評估、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護理對策,通過護理人員、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使住院患者跌倒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維護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謝運娣.護理程序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6):724-726.
[2]Nurmi I,Luthje P. Incidence and costs of falls and falls injuries amongelderly in institutional car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Care,2002,20(2):118-122.
[3]夏文蘭,宋七仙,范建群.住院老年患者跌倒64 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07,13(3):178-180.
[4]岳爽.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傷害風險評估及預見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7):109-110.
[5]易旭林.淺談老年人住院期間的防跌倒護理[J].中外醫(yī)療·現(xiàn)代護理,2010,20:166.
[6]成磊,胡雁.住院患者跌倒預防措施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J].護理研究,2010,8(8B):2899-2940.
[7]郭紅,田軍,萬巧琴.住院腦血管病老年患者陪護人員對跌倒預防知信行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3(46):270-272.
[8]汪春華,常娟,朱江,等.防跌倒護理流程對老年住院患者健康行為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1):2514-2517.
[9]張俊紅,蘇天嬌,王紅菊,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險與預防跌倒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1,5(18):30-32.
[10]吳小梅,王小華,高紅香.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5):1851-1853.
[11]袁瑗,王晶.個體化健康教育在預防婦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9,9(2):50-51.
[12]何華英,尹世玉,劉青青.預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護理流程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0,12(25): 59-60.
[13]陳巧玲.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護理質量控制[J].護理學雜志,2010,9(25):44-45.
編輯/安樺